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习近平比川普更需要马斯克?

—洪耀南:马斯克能拯救中共政府效率吗?

作者:

美国总统川普(右)任命的“政府效率部”负责人、世界首富马斯克( Musk)。图:翻摄自“X”@Kunluntalk

2025年1月20日,川普在第二任期的就职典礼当天,迅速签署行政命令,成立了“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简称 DOGE),并任命特斯拉 CEO伊隆·马斯克为主管。这一举动震惊了美国政坛,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根据马斯克的构想,DOGE的核心目标是削减2兆美元的联邦支出,虽然他坦承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削减可能约为1兆美元。为此,DOGE采取了一系列激进改革措施,包括:裁减9,500名联邦政府员工,削减人事开支;推出“买断”计划,约77,000名政府雇员自愿离职,获得8个月薪资作为补偿;加强政府支出的审查机制,以提高行政效率。

然而,这场改革并非毫无阻力。联邦法院陆续收到针对 DOGE的诉讼,政府雇员工会也强烈反对,认为大规模裁员会影响公共服务品质。尽管如此,川普政府仍在推动变革,试图以“企业式管理”取代传统官僚体系。

中国的财政压力与政府低效率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行政效率问题更为严峻。根据中共官方数据,目前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公务员:约800万人;如果加上机关事业单位合同人员:约4,835.9万人;如果再加上国有企业员工:约7,900万人;如果再加上退休及离休人员,总数远超8,000万人。

换言之,中国至少有8,000万人直接受到政府财政支持,这还未计入政府补贴的其他领域。2021年,中国的全年税收收入为17.2万亿元,其中7.04万亿元用于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支出,占比接近40%。如果再考虑到公立机构的运营成本,财政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近年来,中国虽然多次进行“大部委改革”,试图透过合并部门、精简人员来提升效率,但成效有限,越改膨胀越大。另一方面,反腐运动年年进行,贪腐案件却层出不穷,涉案金额屡创新高,让人怀疑所谓改革是否真的有效。

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比川普更需要一个“马斯克”来进行政府效率改革。然而,即便马斯克亲自前往中国,也难以突破中国的体制障碍。

马斯克能拯救中国政府效率吗?

如果中国要效仿美国成立“政府效率部”,是否可行?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原因有三:

官僚体系的根深柢固:中国特有的潜规则,中国的政府结构不同于美国,拥有庞大的官僚阶层,许多部门设立的目的并非提高效率,而是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与监管。简单裁员,将导致社会稳定问题,甚至影响党内政治平衡。

市场经济受政府高度控制:马斯克的创新能力来自于自由市场经济,但中国的市场环境受到政府严格监管,企业要想发展,必须与政府维持良好关系,受到中国政府监管,这使得真正独立的创新型企业难以出现。

资讯管制与缺乏透明度:马斯克的经营风格强调资讯公开,例如他在 Twitter(现 X)上与员工直接对话、批评美国政府政策,甚至与股东争论。但在中国,这样的做法不可能发生,因为资讯管制与言论审查会限制企业家的发声空间,甚至可能触犯“泄密”相关法规。

这些因素使得中国难以培养出像马斯克这样的企业家。即便有类似的创业者,也会面临与政府博弈的困境,最好的结局恐怕是像马云一样淡出,甚至选择离开中国市场。

中国政府效率改革,已落后于越南?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政府改革已逐渐失去动力。相较之下,越南在近年来的行政改革显示出更强的执行力,其政府持续推动精简机构、加强反腐,并吸引外资,某些层面甚至已超越中国。随着中国财政负担日益沉重,政府的低效率问题若无法解决,将影响经济发展,甚至威胁到政权的稳定性。习近平需要马斯克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在当前的中国体制下,马斯克式的改革恐怕无法实现。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新头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5/0216/2176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