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中国动画电影《哪吒2》广受好评,票房更是创新高。然而,一些网民对于电影角色哪吒、土拨鼠的不同遭遇进行反思。微信公众号“第五二六区”便据此发布了一篇评论文章,但该文遭到删除。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道:
这世上最讽刺的莫过于,明明自己身为冻死骨,却总是操着朱门酒肉的心。
在《哪吒2》的影评中,我能记住的留言之一是“开局我以为自己是哪吒,结果我是土拨鼠”。请恕我直言,很多发出这样感慨的朋友,请不要以为自己是土拨鼠。很可能,你们,包括我,连土拨鼠都不如。
在《哪吒》以及一系列修仙类故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设定:妖是由动物修行而成的。修为有成的标志是能获得直立行走的能力、说话的能力,甚至是施法术的本领。作为要素,不可或缺的是天赋和机缘。所谓修行,其实是一个不断吸收能量和不断压缩能量的过程。孙悟空真正的修为大成就是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实现的。
就像其他财富一样,天地之间的“能量”资源是有限的。分配也是极不平均。只有进入修炼“序列”的,才有资格“享利”这些资源。把社会划分为能修炼和不能修炼,其实是把社会阶层简单化。好处是便于管理,害处是让底层绝了进阶的希望!
在这样的世界里要想提升境界,朴素的做法当然是自己努力修炼精进。这时候就看出来出身门第的好处。有头有脸的门阀世家可以挑选天地真气最浓郁的洞天福地。如果还嫌门下弟子进阶缓慢,可以用斩妖除魔的名义把别人辛辛苦苦完成的能量积累炼做丹药服用。至于说土拨鼠这样的,只能被排挤到鸟不拉屎的沙漠里喝汤。但即便如此,一部分特别优秀的土拨鼠还是成了妖。
既然是妖,就意味着也是“序列”中的一员。可以修炼,也可以有抢夺天地能量的机会。尽管电影中并没有提到。但逻辑上讲,土拨鼠们虽然没有什么向上跨越阶层的可能性,甚至只能成为炼丹的材料,但向下同样可以压迫凡人为他们效命。所以说,土拨鼠是“享利”阶层的最垫底层级。土拨鼠之下皆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