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最顶尖、最伟大、最具远见的人物,常常难逃悲剧的命运。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深植于中国政治结构与社会心理之中。不论中国当权者或民众普遍都是邪恶者与愚蠢者,容易被流言与权力操弄,真相往往被情绪与误解所掩盖。
明末名将袁崇焕(1584-1630)便是最典型的例子。他一生忠诚报国,率领关宁铁骑,英勇善战。当年努尔哈赤侵明之势汹汹,之前大小战役八十余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无一败绩。袁崇焕督师凭借坚守与谋略,以红衣大炮重创敌军,使努尔哈赤身负重伤吞下生平唯一的败仗,抱憾而死,又屡挫其子皇太极的进攻。若非其坚守边防,明朝的国门恐早已失守。
然而,皇太极深谙人心之弱,设下反间之计,挑动崇祯皇帝的疑虑。崇祯性情多疑,未经详查便将忠臣定罪。袁督师被凌迟处死,身受3543刀之刑,痛苦至死,其忠诚与悲壮令人动容。更令人痛心的是,中国民众被谣言所惑,误以为他是卖国汉奸之徒,竟争相食其肉,此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凄惨的忠良悲剧之一,可见中国人普遍愚蠢、邪恶。直到142年后(1772年,乾隆49年),真相才被昭告,袁崇焕的名誉方得以恢复。
历史的残酷不止于此。为中国国家与民族图存的政治家,也因理念不合愚蠢大众的想法而被误解、诋毁,汪精卫先生便是其中一例。其悲剧命运同样源于中国民众与社会舆论的普遍愚蠢与政治判断的短视。
中国伟人袁崇焕先生被凌迟处死与汪精卫先生被挫骨扬灰,证明了中国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的社会,中国人普遍邪恶与愚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