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2020年4月7日,在北京的一个路口戴着口罩的公安人员。(NICOLAS ASFOURI/AFP via Getty Images)
北京市一名前新华社记者、现执业律师因不明原因,被标记为“上访人员”,到处被拦查。但他投诉了两年,从北京到原属地都无法解决。网民嘲讽“超魔幻”。
11月12日,一名北京执业律师被迫在网上发文维权。此人自称虽然没有北京户口,但已在北京工作十多年,曾任党媒新华社、华夏时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主编,报导过多个“大新闻”。
文章说,从2024年冬季起,他的身份信息突然被标注为“上访人员”,在北京市内多个敏感地点,以及从外地开庭回京的关卡,都会被公安拦查。在走过一个流程,确认他并非访民后才放行。随着审查越来越严,他在北京被拦查的地点越来越多,甚至在家门口坐地铁,都会因此耽误很长时间。
他从公安的设备上看到,自己的身份信息和“新冠疫苗”维权有关。但他从北京派出所到他户籍所在地的公安局,都查不到到底是谁给他标注了“访民”信息,也没有任何一个单位有撤销标注的权限。
他一次次地向北京12345热线投诉,结果都是从12345转到北京公安局,北京公安局询问属地派出所,最后属地派出所给他本人打电话的无效流程,成了一个“死循环”。
他一气之下,到中共国家信访办上访,但临阵又打了退堂鼓,因为一旦走出这一步,他就成了真正的访民,可能被标注的“上访人员”信息就更难消除了。
最后,他被迫在网上维权,恳请北京公安给他解决问题。
讽刺的是,此文引发舆论关注后,就迅速被封杀。原文被标注“违规”。大陆网络上转发的文章,目前也都呈现“404”状态。

公众号发布的原文被删。(网页截图)
网民嘲讽:“效率真高,原文被删,账号都没了”、“还是老套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更讽刺的是主角还是个新华社的记者”、“极权体制下,这种荒谬得不能再荒谬的权力之恶,总会以一种最黑色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来”。
以下是原文截图。








(网页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