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美籍华人在上海去世,留下数百万银行存款被“收归国有”,引发热议。上海资料图。
一位美籍华人在上海去世,留下数百万银行存款。近日上海浦东新区法院作出判决,因这位老人没有子女,其遗产全部“收归国有”,引发热议。
综合大陆媒体报导,1930年出生于上海的刘老先生,1948年赴美国留学后加入美国国籍。
上世纪80年代,刘老先生捐款100万元以父亲之名创办上海“刘湖涵教育基金会”,还在故乡南浔设立个人慈善教育基金,向湖州市图书馆捐赠大量古籍珍本。
刘老先生晚年回到上海定居,2023年初在上海病逝。他终身未婚,没有子女,也没留下遗嘱,留在数家外资银行的数百万存款成了“无人认领”的遗产。
刘老先生去世时,他的堂侄孙刘某为其垫付了办理丧事的费用,但刘某没有继承人身份,也无法查询老人的遗产金额,更找不到要回垫付费用的对象。
针对刘老先生的巨额遗产,上海浦东新区法院作出判决,由刘老先生生前居住地、逝世地的上海某区民政部门担任遗产管理人。
判决生效后,上海某区民政部门将先启动公告程序,排查刘老先生是否有未了的债权债务,用遗产优先清偿。
若公告期满无相关主张,民政部门会启动“认定财产无主”程序,法院将发布长达一年的公告,寻找可能遗漏的继承人。一旦公告期满仍无人认领,这笔数百万的遗产可将收归国家所有。
这位美籍华人在上海去世,数百万遗产被“收归国有”的消息,引发大陆网友热议,不少网友提出质疑:
“美籍华人国籍应该是在美国吧,遗产应该归美国所有吧?”
“人家是美国人,为什么不给美国呢?”
“归国家所有,国家哪个部门?明确干什么用?公示公开透明吗?老人病逝前应该把遗产明确捐赠给谁,起码知道谁受赠了,用途是什么。老人不留遗嘱,遗产就不清不楚的归所谓的国家所有。不太合理。”
“美国人在华的遗产也能收归国有?”
还有网友嘲讽,“就算有人继承,子女没发现的钱,时间久了也都被行长划走了!”
“如果贫穷无人赡养,归谁管?”
“你就直接说给红十字得了,大家都知道的。”
“厚颜无耻到极点了。”
独居老人遗产被中共政府“收归国有”并非仅此一例,今年2月,上海一位独居老人在家中离世,430万元存款和房产无人继承,法院最初判决其所有财产收归当地民政局所有。
一直照顾的老人的堂弟不服判决,起诉民政局,最终获得130万元遗产,其余仍归民政局所有,该案也一度引发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