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战国柳叶青铜剑仍锋利:重庆考古新出土

重庆市昨日首次在主城区发现新石器时代文物,包括石斧、石锛等。同时发现的柳叶青铜剑刀刃仍非常锋利,上面有清晰的虎纹斑。专家认为此发现有助于研究巴人尚武的习俗。
    
    
    昨日,江北区鱼嘴镇大坝村,考古人员正在研究才出土的战国柳叶青铜剑。记者 陈诚
    


    
    江北区鱼嘴镇大坝村,考古人员展示新石器时代石斧。记者 陈诚 摄
    
    重庆商报报道,昨日,江北区鱼嘴镇大坝村,考古人员正在研究才出土的战国柳叶青铜剑。记者陈诚摄
    
    12月15日报道 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主城及周边活动!昨日,市文物考古所在江北区鱼嘴镇大坝村有重大考古发现,石斧、石锛等新石器时代人类工具现身,这是我市主城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物。该所专家汪伟推断,大约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在主城定居,把古人在主城区域生活的时间提前了约2000年。
    
    
    
    菜地下挖出四千年前石器
    
    
    
    鱼嘴镇大坝村位于长江北岸,本月,市文物考古所专家在该地的朝阳河嘴遗址发掘出7座汉墓,墓主可能为富贵人家,里面有银簪、陶盆、陶猪、陶炉等常见的随葬品,还有上百枚汉代“五铢”钱币,保存完好。而更让专家惊喜的是,在挖掘地附近的菜地下深处,发现了具有新石器时代陶片的地层,夹带有当时的石器用品,专家推测这里属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存。
    
    目前发现的陶片尽管数量不多,但从烧制的火候来看,应该是新石器时代的器物,约有4000多年历史。
    
    
    
    石斧上有“省力”设计
    
    
    
    同时还发现了石制的“刮削器”,据推测,这也是新石器时代至东周期间的器物,边缘被打磨得光滑且坚韧,适合切肉、剥树皮。
    
    在一把石斧的一侧,还能看到特制的凹槽,“古人的设计很巧妙,使用时把手握在凹槽处,就能节省不少力!”据推测,这把凹槽设计在左边的斧子有可能是专供“左撇子”使用。
    
    而一个陶制的网坠也十分精巧,网坠呈暗红色,长约5厘米,中间有一小孔,“鱼网就是从孔中穿过,依靠它撒入水中后仍能浮起来。”汪伟表示,网坠的发现,说明朝阳河嘴上的先民对于渔猎非常重视,而遗址又正好靠在长江边上,对研究当时人类的生活状态有重要意义。
    
    同时,还发现了用于伐木、掘土的石锛、石铲,专家说,从目前的情况看,估计还会有更多的文物出土。
    
    
    
    特别关注
    
    主城首现新石器时代遗存
    
    人类活动时间提前2000年
    
    
    
    据考古所专家汪伟介绍,这些陶片有可能是新石器时代碗或水壶的残片。“此前,我市主城区出土的文物多是汉代以后的,这是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他说,以前对于我市主城区先秦人类的记录大都来自于史料记载,而这次首次用实物证明了在主城地区确实有人类活动的迹象,而且据推断,在主城其他地方很有可能还能找出新石器时代的遗迹。汪伟推断说,这意味着大约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在主城定居,把古人在主城区域生活的时间提前了约2000年。
    
    
    
    战国青铜剑仍锋利
    
    有助于研究巴人尚武习俗
    
    
    
    考古专家在距离新石器遗存约1公里外,还发现了做工精美的柳叶青铜剑和矛,都是战国时期巴人所使用的兵器。柳叶青铜剑虽然已不太完整,只剩下10多厘米,但刀刃仍比较锋利。据推测,完整的一把剑大约长60厘米,墨绿色的剑柄形似柳叶,上面有清晰的虎纹斑。“当时巴人都以白虎作为图腾,因此这些虎纹斑是他们所特有的符号!”而具有规则的虎纹斑是怎样印制在剑上的呢?现在还是一个谜。
    
    而另外一支巴人矛保存完整,上面还带有巴文化所独有的弓耳环。
    
    文物专家介绍说,巴人在战国时期主要就使用戈、矛、剑和钺四种武器,“短小的巴人剑主要用于远距离投掷或近距离格斗,巴人矛用于远距离攻击!”专家认为,这两件巴人武器的发现对深入研究巴人崇尚习武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