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 国际娱乐 > 正文

李小龙逝世35周年:一个功夫传奇的诞生

  1、李小龙逝世35周年祭:“龙”的传说   2、李小龙的电影之旅:一个功夫传奇的诞生(组图)   3、“龙之恋”——李小龙的爱情与家庭(组图)
李小龙肌肉造型
李小龙古装造型
李小龙西装造型
李小龙经典POSE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李小龙

  1973年7月20日,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骤然离世,死因众说纷纭,给世人留下无尽的哀伤、疑问与追忆。

  今时今日,“李小龙”这三个字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他是伟大的武术技击家、功夫片电影表演家、截拳道的创始人;他是几代青年人的偶像,也是中国人的骄傲;他不只是一个纯粹的人,更是一个交织梦想与奋斗、涵盖成功与死亡的英雄神话。

  虽然李小龙不是最早进入好莱坞的华人,却是最早成为国际巨星的功夫演员,以至于之后成名的李连杰成龙,都难免会被拿来和李小龙进行比较。从电影成就而言,他们也许超越了李小龙,但在很多影迷的心目中,李小龙的地位永远无法替代。因为李小龙仅用4部半电影就完成了自己的巨星梦想,而李连杰和成龙从中国打入好莱坞,都用去将近20年的时间,仅凭这一点,足以说明李小龙之伟大。

  在李小龙逝世35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再度回顾这位功夫巨星的传奇人生,共同感受那永远不灭的“龙”的精神。


李小龙的电影之旅:一个功夫传奇的诞生

李小龙幼时与父母的合影

  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出生在美国旧金山,李小龙的祖籍是广东,父亲李海泉是粤剧名伶,因为躲避战祸而举家迁往美国。旧金山又被华人称为三藩市,所以李小龙出生时被父亲取名为“李振藩”,这个名气后来也未被李小龙弃用,他日后开设的多家武馆就是以“振藩”为命名的。

  襁褓中开启电影人生

少年李小龙

  1941年,李海泉看到粤剧在美国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还是决定回香港发展事业,而尚在襁褓中的李小龙也被父母带回了香港。回港后,父亲就带他一同参与了粤剧影片《金门女》的拍摄,这是李小龙首次在大银幕上亮相,而且还是在他毫不知情的前提下,我们也很难把这部作品称之为他的银幕处女作。但无论如何,李小龙注定了今生和电影结缘。

李小龙《细路祥》剧照

  在《金门女》中牛刀小试之后,其后李小龙又在父亲的带领下,参演了《富贵浮云》、《梦里西施》等影片,但都是龙套角色,不被人注目的一类。 1946年,5岁的李小龙正式出演了粤语电影《细路祥》,这部电影也普遍被看作是李小龙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银幕作品,他还是这部儿童电影的男一号,也正是在这部漫画改编电影中,小小年纪的李振藩被漫画原作者袁步云送了一个艺名,名为“李小龙”,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偶然得之的艺名竟然在日后响彻五洲。《细路祥》辗转到1950年才得以公映,李小龙随即也成为闪耀一时的银幕童星。

在香港演出《雷雨》

  很多观众都误以为李小龙毕生只完成四部半电影,其实完全不对,李小龙少年时期在香港就参演了多部文艺经典,比如《人之初》(1951)、《危楼春晓》(1953)、《雷雨》(1957)、《人海孤鸿》(1960)等影片,大部分影片李小龙都是担任重要角色,有时还是男一号,这些作品现在看来,已经是那一时期香港电影的代表之作,所以李小龙对于香港电影的贡献早在50年代就已经开始。

李小龙和叶问

  李小龙少年时期拍摄的这些影片,大多是在他寒暑假期间拍摄完成,所以也未曾耽误过他的学业。李小龙从小对武术有浓厚的兴趣,稍大之后也开始习武,但一直没有正式拜师学艺。1954年,在机缘巧合之下,李小龙拜在当代咏春拳宗师叶问的门下,开始了严格的武术训练,叶问也就是李小龙的授业恩师。

李小龙练功

  1959年,业已成年的李小龙动身前往美国求学读书,因为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李小龙在美国出生虽然拥有美国国籍,但18岁后必须定期在美国居住一段时间,才能保留国籍。而关于李小龙此次远赴重洋的留学原因,还有很多传言,较为严重的就是李小龙得罪了香港的黑势力,迫不得已才奔走美国。但不管怎样,李小龙的美国求学之旅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发展的轨迹。

 勇创好莱坞

  来到了美国,李小龙并未享受什么特殊待遇,他和其他华人留学生一样,都要为生活与学业而奔波忙碌。他先是在旧金山生活了几个月,其后又到西雅图投奔父亲的一个好友,这个朋友开的是一家中式餐馆,李小龙就在餐馆中洗碗端盘。

李小龙在美国读书期间

  1960年,李小龙进入西雅图爱迪生职业学校的高中部,在那里完成了高中学业。而也就在此时,李小龙主演的电影《人海孤鸿》正在香港热映,他虽然在香港已负盛名,可是父亲为了让他能够学会自强自立,还是坚持要求他在美国学会一技之长,将来才不愁没有出路。

青年李小龙

  1961年,李小龙进入了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系哲学科。李小龙同时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热爱的武术事业,他一面勤学苦练,另一面也开始向当地华人和美国人传授中国功夫,把自己的武学理念带入了美国人的思想文化之中。1962年,李小龙正式在西雅图唐人街成立了一间“振藩武术馆”,这是他作为武术家而迈出的坚实一步。

李小龙和妻子琳达

  1964年,李小龙从华盛顿大学肄业,同年他与恋人琳达在华盛顿大学举行了一个简朴的婚礼。婚后的李小龙仍然以开馆授徒作为自己的主业,但从小就在大银幕拼搏的他,怎么也不甘愿放弃自己的电影事业,尤其是在美国这样的电影王国,如果不在美国汲取一下电影养分,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

  1965年,李小龙成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签约演员,这也标志着李小龙正式进入好莱坞的影视界。但华人演员在好莱坞立足谈何容易,就算是公司想要捧你,还必须要找到合适的剧本才可以,因为美国的观众一时还难以接受华人演员在影视剧中担当主演,华人演员多数都是在电影中出演反派角色,并且结局都没有好下场。李小龙坚信自己不会随波逐流,他希望中国功夫能够在美国银幕上发扬光大,所以他坚持不在电影中出演任何有辱华人的角色,为华人演员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青蜂侠》中的造型

  1966年投入制作并开播的电视剧集《青蜂侠》,是李小龙在美国早期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在这部动作剧集中,李小龙饰演男二号加藤,是青蜂侠的得力助手,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武者,这个角色为李小龙在美国打响了一定的知名度。其后李小龙参与了好莱坞多部影视剧的拍摄,有时也在电影中担任武术指导,比如《破坏部队》的影片,但他在好莱坞始终得不到重用,成为男一号的希望非常渺茫,此时的李小龙又一次陷入了人生发展的艰难处境。

  1970年,李小龙回港探亲,此行彻底扭转了他的演艺生涯,让他在转瞬之间成为举世瞩目的巨星,也让他在最辉煌的时刻骤然陨落,成名如同一把双刃剑,终结了李小龙短暂的一生。

  香港有了李小龙

  李小龙在1970年回港造成了很大的轰动,这不仅因为他早年在香港的童星经历,更是由于他此时已在好莱坞打拼出一些成绩,作为一名从好莱坞归来的华人明星,李小龙一家受到高规格的礼遇,此刻的李小龙是满怀欣喜的,他没想到故乡的同胞们对他寄予了这般的厚爱,他发现自己还是深深爱着这片土地。

李小龙和邵逸夫、罗烈(左起)

  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李小龙透露了自己愿意回港发展,这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香港制片公司开始纷纷向李小龙发出邀请,但李小龙自己心中有数,他当时唯一期待加盟的电影公司,就是堪称香港电影霸主的邵氏。邵氏的领导者邵逸夫也希望李小龙能成为自己的签约演员,双方也进行了合作的洽谈,但邵逸夫坚持不肯给予李小龙更多对影片的控制权力,也不想给李小龙更高的片酬,双方最终不欢而散。

李小龙和邹文怀

  1971年5月,此时正处于危机之秋的嘉禾公司瞅准了苗头,嘉禾的老板邹文怀是从邵氏分离出来的,手下人马虽然众多,但独缺能够引起万众瞩目的大明星,邹文怀看准了李小龙必定会在香港影坛掀起风浪,特意派人到李小龙的美国家中拜访,开出了很高的条件,并答应李小龙日后还可以让他成为电影导演,完全掌控影片的拍摄权力,这使得李小龙心花怒放,双方一拍即合,不久即签下合作《唐山大兄》、《精武门》两部影片的合同。

李小龙和导演罗维在《唐山大兄》片场
《唐山大兄》主创合影

  1971年7月,李小龙从美国飞往泰国曼谷,投入到电影《唐山大兄》的拍摄工作。该片的导演罗维当时已经是著名的大导演,是嘉禾的台柱之一。女主角由身材高挑的苗可秀担纲,韩英杰任武术指导,电影在曼谷全程实地拍摄。在好莱坞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的李小龙,对于香港电影人的工作方法一开始还很不适应,香港电影的拍摄机制善于灵活多变,剧本也时常更改,这些不同还可以忍受。但香港武打演员过于做作的武打招式,令李小龙嗤之以鼻。他在镜头前的表演讲求逼真激烈,懂得给观众制造难以想象的视觉冲击力,他完全懂得打才会让观众叹为观止,所以他在镜头前凌厉的腿功令到武师们苦不堪言,纷纷抱怨从来没有碰到过这么演戏的明星。

著名的“李三脚”

  《唐山大兄》就是在不断的磨合中完成,影片于1971年10月30日在香港全面公映,首轮即创下319万港币的票房收入,成为当时港产片的历史总冠军,新的电影天王就此宣告诞生,而李小龙在片中出神入化的“李三脚”也被人称颂至今。

  行至巅峰 骤然陨落

  从好莱坞归来的李小龙,为香港影坛带来的全新的电影制作风气,不再拘泥于一格,敢于将电影视野拓展到欧美地区,动作电影的制作风格也力求逼真写实。这些做法与当时墨守陈规的邵氏大相径庭,这也是为何邵氏最终走向没落,而李小龙却超越时代的原因。

  《唐山大兄》初战告捷,李小龙在香港已经无人可以匹敌,邵氏与其它电影公司没有一个动作明星可以和李小龙相提并论,虽然此时李小龙回港也仅仅是完成了一部作品而已,但这一部作品也足以令到他傲视群雄了。嘉禾也凭借李小龙的成功而起死回生,嘉禾与李小龙都没有就此止步,双方又抓紧投入到了《精武门》的拍摄当中。

拍《精武门》时和导演罗维 

  以武术家陈真的经历为蓝本的电影《精武门》在1972年顺利公映,影片不久之后即创下443万港币的巨额票房,再次刷新了李小龙本人的票房纪录,此时的李小龙进入了自己电影事业的全盛时期,不单是香港,李小龙在整个亚洲地区都掀起了功夫电影热潮,在日韩及东南亚等地,李小龙成为青少年的新一代的偶像。

  1972年5月,永不停歇的李小龙率领剧组浩浩荡荡地来到意大利首都罗马,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第一部导演作品《猛龙过江》的拍摄。这是一次极端疲惫的拍摄经历,即使强如李小龙,他也险些为高强度的工作压垮。李小龙的妻子琳达回忆道:“人们都无法想象他为这部电影付出了多少。”身兼编导演和武术指导四职,李小龙的忘我工作终于成就了这部精彩绝伦的《猛龙过江》。

《龙争虎斗》的幕后照片 

  《猛龙过江》与1972年年底正式上映,仅香港一地就拿下530万港币的票房收入,创下票房纪录的新高峰。李小龙的事业已达如日中天的地步,美国华纳公司适时找到嘉禾,希望能够合作一部李小龙主演的影片,华纳负责一部分出资和在美国的发行工作,这是李小龙打入美国主流市场的重要一步,由华纳和嘉禾联合制作的《龙争虎斗》于1973年7月26日上映,首轮公映之后创下330万港片的票房成绩,虽然表现略有回落,但并不影响李小龙成为国际影坛的巨星,《龙争虎斗》成为李小龙第一部在美国大规模公映的影片,他终于实现了迈入好莱坞一线的梦想。

李小龙葬礼现场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女星丁佩的家中突然晕倒,送往医院急救后不治身亡。翌日,邹文怀和李小龙的妻子琳达向新闻界发布了李小龙的死讯,举世震惊。一条东方影坛的巨龙就此长眠,是令无数观众难以接受的现实。7月25日出殡当天,葬礼现场人潮涌动,警方出动了大批警力才控制好现场。

李小龙出殡场景 

  关于李小龙的死因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人们不仅仅是将矛头指向了风暴中心的丁佩,还不断猜测他突然暴毙的种种离奇死因。死因猜测流传较为广泛的有:①旧伤复发、②练功过度、③滥用药物、④黑帮仇杀,这四种说法,虽然每一种似乎都能拿出依据,但始终没有公案。直到后来,李小龙的老板邹文怀张开金口,李小龙的死因终于真相大白,原来在李小龙病发之前,他本人已经患上了脑肿瘤,李小龙在病发当天头疼得很厉害,于是吃了几片阿司匹林,没想到引起药物过敏,一代巨星就此驾鹤西去,留给世人无尽悲伤与遗憾。

遗作《死亡游戏》
  李小龙《死亡游戏》中的替身唐龙

  李小龙死前还有遗作《死亡游戏》尚未完成,不过他已经拍摄了38分钟的动作场面,根据他留下的剧本,嘉禾公司邀请韩国演员唐龙完成了补拍工作,虽然把李小龙这部雄心大作改得面目全非,但是毕竟完成了李小龙一件未竟的工作,对影迷来说也是一件幸事,至少我们能够看到李小龙在大银幕上的最后演出。


李小龙的爱情和家庭:红颜知己

李小龙的妻子:琳达·艾米莉

李小龙和妻子琳达·艾米莉

  李小龙的妻子琳达·艾米莉是他在华盛顿大学期间的同学,两人的感情经历也颇为坎坷。在大学期间,李小龙原本交往了一个日裔女孩艾美,两人郎才女貌的恋情在大学中也倍受瞩目,琳达在李小龙和艾美交往时就认识了他们,后来琳达还参加了李小龙创立的“振藩国术馆”,向李小龙学习功夫,可以说,一开始李小龙和琳达是师徒关系。

  后来李小龙和艾美分手,琳达逐渐走入了李小龙的生活中,两人在1963年正式开始交往,并与1964年走入婚礼的殿堂,琳达成为李小龙相伴一生的爱人。

李小龙与妻子琳达、儿子李国豪

  李小龙的妻子琳达为了家庭而放弃了学业,她始终追随着李小龙不离不弃,她并没有奢求李小龙日后成为一名国际巨星,她只是祝愿李小龙能够成就自己的理想,李小龙的快乐与成功是她人生中最大的幸福,这是一个深深爱着李小龙的女人,她一直承受着很多压力,但她对李小龙的爱却从未改变,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真爱相伴一生。李小龙死后,琳达有过再婚,后来与丈夫感情失和而离婚。琳达还与李小龙的众弟子在美国成立了截拳道总会,以此将李小龙的武学发扬传承。年近七旬的琳达现在居住在美国西雅图。

“龙”之子:李国豪

李小龙怀抱儿子李国豪

李小龙对儿子寄予很高期望

  1965年,琳达为李小龙诞下一子,李小龙为儿子取名为“李国豪”,从名字上可以看出,李小龙对儿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李小龙训练儿子

李国豪遗憾早逝

  李国豪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父亲的武术训练,李小龙很明确地想把李国豪培养成自己的武术接班人。李小龙的英年早逝为李国豪留下了弥补不上的成长缺憾。

  成年之后,李国豪凭借父亲的威名,顺利进入好莱坞发展。一开始李国豪只能在《小东京杀人事件》、《龙霸天下》等低成本影片中崭露头角,1993 年投入拍摄的《乌鸦》耗资1400万美元,李国豪视该片为自己的发轫之作,不料因为一次枪械道具的走火,导致李国豪意外身亡,巨星之子还未升起就宣告陨落,这是李小龙传奇的悲哀延续。

李小龙的爱女李香凝

  1969年4月,李小龙的爱女李香凝出生,她比哥哥李国豪小5岁,两人都是李小龙和琳达的心肝宝贝。3岁的李香凝即失去了父亲的疼爱,他对李小龙的认识都是听旁人的描述和影像作品的纪录。李香凝大学期间专修表演专业,同时也接受过系统的武术训练,是一名文武兼备的女艺人。1998年,李香凝应嘉禾公司之邀,回港拍摄了动作片《浑身是胆》。同年,李香凝还参演了好莱坞大制作电影《刀锋战士1》,在片中出演了一个配角。现在的李香凝仍然活跃在艺坛,她最近参与制作了电视剧《李小龙传奇》,她是该剧的制片人之一。

苗可秀与李小龙多次合作,曾传出绯闻
  苗可秀与李小龙亲密合影

  李小龙的红颜知己并非只有琳达一人,成为香港动作巨星之后,李小龙的绯闻就未曾间断过,许多当时的知名女星如苗可秀等都曾经与李小龙传过绯闻,但最让人无法忘怀的,自然还是丁佩。

丁佩与李小龙
  丁佩近照

  丁佩当时是香港的电影明星,但还不算大红大紫的那种,李小龙便是在她的家中暴毙,这也让她终日活在他人的指责目光之中。1975年,丁佩在邵氏的资助下,主演了传记电影《李小龙与我》,讲述她与李小龙众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电影主要希望为丁佩平反,但收到的效果甚微。

  为了缓解压力和痛苦,丁佩还一度沉迷于毒海,在吸食了一年大麻之后,丁佩被诊断出患有轻度精神分裂症。在经过艰难的戒毒之后,丁佩又结识了当时的武打新星向华强,两人于1978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女,不过这段婚姻也未能维持多久,丁佩和向华强最终还是分道扬镳。向华强日后凭借雄厚的实力,在香港影坛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丁佩之后则一直独身,近年来潜心佛学研究,据称丁佩一直在筹备自传,准备将她与李小龙的情史原原本本地公诸于众,不知她将如何书写那一段备受关注的感情往事。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紫薇

来源:新浪娱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