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 热门明星 > 正文

猛料:姜文曾与刘晓庆同居三年

姜文和周韵

姜文是个爷们,他体格壮、脾气大、有主张有见识,江湖上还传说他只愿意接受女记者(美女更好)采访,这些显然都是媒体和公众眼里的姜文,但是在他的恩师、中戏表演系博士生导师张仁里来看,姜文就该是另外一副模样。前段时间,张老师拿出家中正宗的茅台酒请姜文和同学刘斌等人吃饭,席间,张老师问:“周韵呢,怎么不叫过来?”姜文说:“在家带孩子呢。” 张老师当然不清楚,周韵除了带孩子,此时也正孕育着她与姜文共同制造的另外一个小生命。

“敢做姜文导演的人还真没几个”

1980年,姜文刚入学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的时候,有老师嫌姜文体型不够好,声音也不理想,形体和声乐老师就问当时负责表演考试的张仁里,如果您觉得可以,我们就打及格,让姜文通过。张老师认准姜文是个好苗子,就说:“留下吧!”这一留下,才知道意义深远,姜文成为张老师平生最得意的弟子,张老师专门著书阐述“姜文现象”,认为姜文是演艺圈难得一见的天才。而对于后来不少人来说,姜文或许就成了难搞的大腕。

大腕前科一   搬梅兰芳的名字才能说服姜文

姜文在表演上的想法很多,经常不按照常理出牌,他问张老师,能不能在排戏中模仿经典的前辈表演,比如于是之,老师说可以的。于是,在排练《茶馆》时,姜文立马活脱脱变成翻版“于是之”,肢体语言和台词风格无不神似,但是与整台戏比就显得抽离了。但是张老师还不能直接指出来,于是回家默默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到了关于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例子,梅兰芳饰演过洛神,而很多后辈就模仿梅兰芳,于是有人指出他们都没有真正地去塑造洛神。于是,张老师抽一天晚上的时间来到姜文的宿舍,宿舍的男生们正在玩闹,张老师又不想当大家的面说姜文,于是就叫出来聊,当说完心里想好的理由后,姜文不吭声,转身就回到宿舍。第二天,姜文版“于是之”没有了。这件往事让张老师深感,要想当姜文的老师很不容易,得有足够充分的理由去说服他接受自己的观点。

拍摄《有话好好说》的时候,姜文不时说自己有想法,张艺谋也顺着他的意思。

张仁里

大腕前科三   姜文为周韵与陈逸飞发脾气

巧合的是,姜文的恩师是张仁里,而就读中戏表演系高职班的周韵专业课老师也是张仁里。张老师说自己没有给他们牵线搭桥、制造认识的机会。两人是在当年陈逸飞执导电影《理发师》中认识的,张老师说:“两个人可能第一次聊天的时候,姜文说自己的老师是我,周韵也说是我,于是两人就算认识了。”后来,张老师打电话给姜文,让他多照顾下小师妹。张老师透露,姜文对周韵很上心,曾经为周韵的化妆而发脾气,让化妆师重新来,否则就不用演了。结果,陈逸飞被气得够呛,作为导演的他干脆撂挑子不干了,自己飞回北京好几天,整个剧组当然就停下来了。张老师说,整个剧组不少人都是姜文拉过来的,所以大多数人都听姜文的,陈逸飞没什么权威。

张老师还说,当年张艺谋拍摄《有话好好说》的时候,姜文时不时说自己有想法,张艺谋也顺着他的意思,结果搞得其他演员都紧张起来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姜文一改戏,他的角色肯定出彩,这样的话,其他演员的角色相对来说就弱了。

在不久前吃饭的时候,张老师批评姜文:“大家都说你霸道,你作为一个演员,就得听导演的,怎么能霸道呢。”姜文不做声,不过私下张老师还是认为,姜文太有个性了,在中国,敢给姜文做导演的还真没有几个,姜文不是不讲道理,是太讲道理了,你的道理必须比他高明,他才会听你的。

张老师解读姜文电影 “疯妈”有他母亲的影子

年代情结 姜文有很浓重的革命情结、“文革”情结,虽然他未必全部经历过,但是他却有一种本事让别人相信他经历过。曾经有一个美国演员跟他聊天时说过,皮鞋磨擦地面的沙沙声,都将成为个人记忆的一部分,都是有意义的。

行为艺术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片末,姜文找来同学刘斌等人扮演长大后的自己,在《太阳照常升起》中,让自己的儿子也出镜,有一些行为艺术的意思。

鬼子 姜文曾经对张老师说过,以前中国电影里的日本鬼子全都是一个样儿,只表现他们有多么坏,但是却没有深刻地展示出他们骨子里的武士道精神。他希望自己导演的《鬼子来了》能够塑造一个全新视角的鬼子。

疯妈看完《太阳照常升起》后,张老师的理解就是两个字“无奈”。一个女人一生只爱一个男人,却最终得不到他,是无奈,是客观上的无奈。一个男人对自己的妻子不够关心,结果妻子跟别的男人跑了,这是主观上的无奈。人生中就是有太多的无奈,张老师认为电影中的“疯妈”其实有姜文自己母亲的影子。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于飞

来源:南都周刊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