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大地震无法预测吗?——汶川大追问之一

    壹报主人按:
    
    
    这里发表的将是壹报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章。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官方媒体与公开的媒体上开始了一股热腾腾的大合唱:地震不可预测。腾讯等网站还开设“ 脸厚可以预测地震”等专辑。各级官员与专家纷纷出来声称地震不可预测也没有预测。中宣部则规定了校舍建筑质量与地震预报是两大禁区。壹报主人认为这两大禁令是对民族生机的扼杀也是对民族智商的蔑视。
    
    一个民族如果不能正视现实从灾难中总结生存的经验,如何能立于世界之林?
    
    校舍问题,中国的媒体很快突破了禁区。而地震预报问题却被掩盖。
    
    好在中国已有象壹报这样的公民媒体,在万纸沉默时,壹报发表此文进行突破禁区的尝试。血不能白流,我们必须追问,这是新闻界的尊严。
    
    作者钱钢是我在南方周末同事,也是师长,主编南方周末期间(任常务副主编)。他是《唐山大地震》作者,曾在中国地震局工作,主编《中国减灾报》,是个地震通。
    
    这次汶川地震后,我感到这位从容淡定者心中有了强烈的焦虑。他一面几乎天天在报刊上发表如何救灾的文章,献策献计。此后在三个月间,他整理资料,研究地震预警问题。
    
    然而,渐渐地他发现越深入事情的核心,他想说的话在大陆媒体越难说出。
    
    因此他授权壹报在大陆独家发表此文。当然我们已预期风险。
    
    发表此文并不是出于我们新闻职业的骄傲,而是出于一种渺小的卑微感。我们只是这个民族生存长河中的一环,我们敬畏真相,因此不愿说谎。钱钢用他三十多年的新闻经验与智慧延续民族对灾难的真实见证。那些付出青春甚至生命的地震工作者也不会允许三十年的努力被现在的假话掩盖。壹报主人诚挚敬意!
    
    壹报则用公民媒体的新方式支持他的见证。虽然公开出版的传媒无法言说,但壹报也是中国新闻界的一部分,只是先行一步。
    
    我们的目的不是挑衅禁令,冲破禁区只是开始,钱钢指归的是我们这个民族如何在汶川的鲜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地震预警机制,如何打破部门分割,专家隔阂,与不合作的毛病,三十年来我们走过了什么弯路与错路。打破知识的遮蔽,将地震知识交给民众,是反思的第一步,他的立论对民众与政府都是公允的。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对政府决策难度有充分的体会。他呼吁:宽容,减压,政府给科学界减压,社会给政府科学界减压.,他的研究是献给不愿被愚弄的公民,也是献给开明的政府官员的,更是献给那八万死去的生命,这个研究同样是对三者生命的尊重,因为在地震面前我们是共同体,任何明智的人不难明白,在这个多灾国度生存下来的民族靠的不是谎言,自欺欺人,与麻木而是那份执着与清醒,悲天悯人的同胞情怀。
    
    历史不可能倒退,地震不可预测的谎言必须打破,生机则突破谎言之壳而生。
    
    在地震面前,任何政府只能是有限责任,但是在事后谎称地震从来不可预测则是拙劣的不负责任。踹开这扇不可能掩盖的门,我们发出汶川大追问。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于飞

来源:壹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