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短评 > 正文

江小鱼:凯恩斯主义的现实困境

作者:

一位同事原本托我帮忙选购一台商用型笔记本电脑,前几天打来电话,讪讪地说不想买了。近来大家似乎都减少了金钱上的花费,原本想买笔记本的,现在会说台式机也凑合能用;原本想换掉家具的,现在会觉得旧的扔了有些可惜;原本三天两头呼朋引伴吃吃喝喝的,现在忽然觉得家里的饭吃来踏实;原本准备趁假期去国外走走的,现在换成了国内游……

人们减少消费,正是这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阴影之下的结果。不少经济学家撰文说中国经济总量虽然大,但因为人数众多,各项指标摊薄到人头上是很低的。如果我们人均消费额向发达国家看齐,市场将不可估量。这说明中国内需市场的潜力,只要我们扩大内需就可以在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更有人呼吁,经济危机下减少消费是不对的,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促进消费。最新一个例证,是偶尔瞄到MSN上一位朋友的签名是“刻意省钱将加重经济危机”。这种思想为人们所欢迎,是带给了人们愉悦的想像空间:人们多点消费,市场需求增加,工厂不用裁员或者停产,还到处招聘,给员工加薪。而人们收入增加了,当然笑逐颜开。

这种思想深深刻有凯恩斯主义的印记,认为需求不足是经济衰退主要原因,或认为解决经济危机的出路在于扩大需求。凯恩斯主义兴起乃至成为主流,也正和上世纪 30年代发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甚有牵连。凯恩斯主义学说里带有某种“救市”思想,给焦头烂额的人们带来希望。而当时已经有不少经济学家对这种观点予以驳斥,指出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信心不足。

是的,正是由于人们的信心不足,他们才会减少消费而增加储蓄。生意难做,企业利润减少,前景不明朗,人们预期收入减少,因而改变了自己的消费习惯,减少了支出。因此,所谓“内需不足”是果不是因,要增加人们对前景的信心,需要减少市场的各种交易费用,包括降低市场的进入成本,维护公正的市场秩序,减少政府开支,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交易费用降低了,市场会活跃起来,人们的信心才会慢慢恢复,促进内需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事实上,我曾经用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打趣我那位同事,说你现在买电脑,能促进内需,有助抵抗经济危机。他反问了一句“你给钱啊”?我白眼之余,也更明白了凯恩斯主义的现实困境。

--原载:《晶报》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于飞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