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生态 > 正文

外媒 北京空气 美国使馆独立检测:非常危险

——烟雾笼罩北京 空气质量再成焦点

6月18日中午时分,整个北京被烟雾笼罩,天空灰蒙蒙的。能见度下降使得司机不得不在正午就打开汽车前灯以穿过越来越浓的黑暗。度过了4月和5月,北京的这个春天被认为是少有的“蓝天”指数最高的春天之一,而眼前的这一幕不得不让人怀疑:首都的空气污染是否越来越严重了?
    

    
    当然,官方数据是无法圆满回答这个问题的。国家环保总局每天中午都会在网站上发布针对前24小时的空气污染指数,即从前一天12点到当天12点的监测情况。而在18日下午查到的北京空气污染指数只是属于“轻度污染”。
    
    然而,有一个按小时更新数据的监测站却有另外的解释。美国大使馆在北京东部设立了一个独立的监测站,专门记录北京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尺寸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PM2.5的含量。PM2.5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18日中午,该监测站给出的PM2.5小时数据表明,根据美国环保局的标准,当时北京大气中可入肺颗粒物含量已经达到“非常危险”的范围,甚至有几个小时达到了该污染指数的峰值500。
    
    美国使馆已经把相关数据发布在它的Twitter Feed博客上,但由于美国没有对此进行宣扬,所以北京市民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并未因恶劣的天气而提高。“美国驻华使馆设立空气质量监测站是对周边空气中的PM2.5含量进行测量”,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苏珊・史蒂文森(Susan Stevenson)表示,“该监测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使馆人员的健康”。苏珊对此持谨慎态度,她认为针对某个区域的分析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城市的整体情况,但使馆对已经掌握的数据是可以公开分享的。
    
    也许Twitter Feed博客上的言论仅是一家之言,缺乏权威性,但这个平台的受欢迎程度使得它有时也可以弥补官方报告的不足之处。中国环境保护官方机构并不经常发布 PM2.5数据,也没有把可入肺颗粒物的含量纳入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标准。相反,中共政府只是单纯依靠测量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含量来判断空气污染程度。实际上,包括上海、北京在内的很多城市都一直对大气中的PM2.5含量进行监测。《中国日报》也在本月初提到,中共政府正在考虑设立对臭氧和更小的可吸入颗粒的监测标准。
    
    在去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中国环境保护官方机构曾受到各国的质疑。因为在减排任务没有达标的情况下,测量污染的标准被巧妙地转化为对北京“蓝天”数量的简单计算。美国环境顾问史蒂文・安德鲁(Steven Q. Andrews)曾指责该做法降低了测量空气污染的标准,实际上是抛开了对污染指数的综合计算,只停留在是否有“蓝天”这个并不具代表性的现象上。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忠对此言论予以否认。安德鲁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讨论到,中国其他主要城市对“蓝天”数量的测量也同样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年内,北京“蓝天”数量的比例呈下降态势。究竟是该测量方法越来越精确,或仅仅是文字游戏,还未可知。然而,湿热的夏天和时常出现的沙尘暴表明了北京的空气质量会更快地变得更糟。在缺乏实时监控的条件下,官方发布的只是一堆历史数据。就在阴霾过后的一天,也就是19日的下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前24个小时的空气污染指数为159,仍属于“轻度污染”范围。然而只有亲身经历过18日的人们才知道,这远比“轻度污染”严重。
    
    (本文翻译自美国《时代周刊》,翻译:Yvonne)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