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几次百万逃港事件

四次大逃港

1979年"5·6"事件前,深圳还出现过3次大规模逃港事件。也就是说,在中英双方于1951年封锁边界后的二十年里,深圳共出现过4次大规模偷渡。

第一次1957年前后,实行公社化运动期间,一次外逃了5000多人。第二次是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一次外逃1.9万人。第三次1972年,外逃2万人。第四次是1979年。最后这次外逃3万人,对于只有11万劳动力的宝安县来说,这是一次空前的大失血。

解放三十年,深圳市的前身--宝安县的逃港者有多少人呢?官方数据说,历年来参加外逃的计有119274人次,其中已逃出港的有60157人。一名叫刘宝树的本地老人却对上述数字表示怀疑,据他估计外逃成功者至少有30万人,参与逃港者不下100万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公安的主要任务是监视"三偷":偷听敌台;偷窃集体财产;偷渡出境。尽管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对这个问题严防死守,保持着高压状态,但是偷渡之风却愈演愈烈。

发生在60 年代的那次逃港事件,更是波及全国持续3个多月,宝安县公安局事后调查形成的《宝安县有关外流情况综合材料》显示,1961年8月宝安县实行对外开放,放松边防管理。也是这次尝试性的开放,让本只是在宝安一地的逃港事件发展成波及62个县(市)及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全国性事件。

1962年 4月26日开始,在宝安县由东至西150多公里长的公路上,外流群众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如"大军南下",奔向边境线,伺机进入香港。调查组最后形成的报告显示,这几批人大多数是17至40岁的青壮年,有男有女。他们每人均持有一条4尺多长的木棒。他们的总指挥说:"在冲到边界时,不论谁要阻挠我们的话,我们不得退步,要用棍与他们搏斗继续冲过去,甚至开枪也不要后退掉队,谁掉队就要用棍打谁。"

据统计,从4月底至7月初的短短时间里,共十多万人次涌入深圳,最后51395名来自12个省、62个县市的外逃未遂人员被收容遣返。当时宝安实行宽松的边境政策只对宝安县群众,据统计这次逃港群众90%以上不是宝安县群众。这场风波后来惊动了周恩来总理,最后通过强行遣返、凭证明购买到深圳的火车票等措施才逐渐平息。

据深圳地方史记载,到70年代宝安县万丰村的男女青年每晚一伙一伙地泡在万丰鱼塘、石岩水库、求雨坛水库里苦练游泳技术,以备偷渡。到金秋收获季节村里根本没有青壮劳动力,因为不是偷渡成功已去香港,就是在偷渡中死去了。

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蛇口工业区时,一次就发现了400多具偷渡者的尸体。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陈柏圣

来源:互联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