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裴敏钦:中国 搭便车的大国



想想这些。

在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对其义务范围内排放目标的反对致使一项国际协议流产,而该协议本应是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努力的里程碑。

随着世界缓慢地从经济危机中复苏,中国的汇率政策成了重新平衡全球经济的障碍。尽管西方反复敦促中国升值人民币,中国仍固执己见。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不仅正在威胁西方脆弱的复苏,也在威胁全球自由贸易。

在制裁伊朗这一中国主要的能源供应国的问题上,中国一而再地强硬否决西方实施更加严厉制裁的提议。相比于由德黑兰核武计划引发的军事冲突导致的潜在灾难性后果和核武器在中东的扩散,中国似乎更关心本国的经济利益。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之所以不愿承担维护和平与发展的相应成本,是因为从人均的角度来看,中国还是一个穷国。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一个能为改善自身形象投入450多亿美元举办奥运会的国家不应以国家贫穷为借口。

中国政府不情愿承担起更高成本的事实很可能有更深的政治根源。尽管认识到自己的国家利益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安全体系以及西方支撑起的自由贸易体系中获益良多,中国的精英们还是没有认识到融入这一体系的价值。西方关于民主和人权的承诺正是中国执政党公开反对的。虽然美国主导,这一全球安全的基石,被中国精英视为地缘政治的现实,在他们眼中却不具有合法性。这正是北京力图(至少在口头上)促成“多极世界”的原因。

中国领导人没有认识到成为更积极的全球公共产品上的贡献者在政治上的有利一面。只有那些迎合国内(而且越发表现为民族主义)呼声的人才能在中国得到礼遇,大多数的中国官员不愿被人看作西方的跟班。因此,中国的言辞和行动都反映了一种人格分裂∶中国享受着当前的国际秩序的现实利益,却拒绝承担自己应承担的成本。

免费得到国际公共产品的同时还收获他人的敬意,这样的日子就要结束了。世界对中国所抱幻想的破灭已清晰可见。就连跨国公司,对中国低估本国货币、贸易保护主义的横行也难掩愤慨,公开地表达它们的不满。如果北京仍不改变现行的汇率政策,西方国家已开始征收针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税,并考虑采用其他报复措施。此外,中国在人权方面所受的压力也在积累。由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缺乏合作意识,中国的形象已大打折扣。北京最好心中有数。

(原文发表于2010年1月22日《新闻周刊》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