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专家解密巨额地方债定时弹未爆玄机

中国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在土地出让金减少的情况下,将引爆地方债务危机,地方债务研究专家、广东当代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正浒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实际地方债务的数据比官方公布的10.7万亿元还高的多,而最令人担心关注的是巨额地方债将危及银行不断增加的坏帐,他对此加以解析偿债风险背后玄机。

中国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在土地出让金减少的情况下,将引爆地方债务危机,地方债务研究专家、广东当代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正浒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实际地方债务的数据比官方公布的10.7万亿元还高的多,而最令人担心关注的是巨额地方债将危及银行不断增加的坏帐,他对此加以解析偿债风险背后玄机。

2011 年6月,审计署发布了“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披露,截至2010年底,经审计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本级及所属市(地、州、盟、区)、县(市、区、旗)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万亿元。地方债务研究专家、广东当代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正浒表示,地方债务的周期大多数是三年,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是偿债高峰期,偿债风险十分严峻。

节目长度:5分18秒  下载mp3(16k) | (128k)

杨正浒(录音):地方债形成于2008年刺激计划,规模相当大。但是我们看到的实际数据要比这个高的多,这几个月已经很难拿到数据了。根据国家审计署的结果,全国的情况呢是东部地区的风险水平要低,比中西部要低很多。我调查的几个城市,原比现在已经披露的全国平均水平要严重得多。我们在统计部门在总结这些数据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水分,它这个数会根据政绩偏好来做一个调整。越往后呢我们做研究呢,拿到这样的数据就越来越困难。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 2011年12月28日,全国13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8,634.4亿元,同比减少13%。杨正浒还指出,中国城市大都有政府性的债务,这些城市也都承诺要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共有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个县级政府,债务总额高达2.54兆元。”

杨正浒(录音):地方政府的收入里边,有关土地出让这块减的比例已经很大,政府的收入还在飞速增长,远远高出于增长率的增长,但是政府这么高的负债水平,最后呢还是要转移到纳税人。全国财政收入上收到中央的财政收入比较多,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把这个钱再返还给地方,返还过程就是一个钱的重新分配的一个过程。这个分配过程当中,有一些灰色部份会在自然损耗,地方政府最后可能会无力偿还债务。做出这个判断呢,是因为中国财政里边,中央和地方的收入里边之间相互非常不匹配。相对于当地方政府的捉襟见肘,中央财政显得非常的宽裕。

据业内人士评估,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是根据项目进度发放,这样的话,这些债务规模的高峰应该在2012年中到来。从审计署披露的情况看,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2011年、2012年到期偿还的占24.49% 和17.17%,2013年至2015年到期偿还的分别占 11.37%、9.28%和7.48%,2016年以后到期偿还的占30.21%。杨正浒解密,巨额地方债务将危及银行体系引发金融风暴未爆的玄机,在于政府出手很多化解还债负担风险的策略,短期内不至于直接就变成坏帐,但是债务危机宏观上是拖延恶化的。

杨正浒(录音):很多人担心的就是,地方政府出现大面积的债务违约,造成银行系统的风险水平上升了。这是一个直接链条,这边风险上升还不了钱,马上把导致银行的坏帐水平增加,危及到中国的银行体系。当这件事被大家盯着的时候呢,他们就会用各种的工具和手段呢,使这个数据看上去不会这么难看。这个债务里边,有很多化解风险的方法,原来没有抵押的,去拿土地或者房产作为抵押,用土地资产作为抵押,不至于直接就变成坏帐了。还有东部地区呢现在已经慢慢的尝试让地方政府直接发债,就原来的债务周期呢就比较短,三、五年的债。如果把它短期变成十年时十五年的,那么它里面偿债的额度呢就变得比较少。

杨正浒此前曾对珠三角一些城市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做过深入调研,并发出警示:尽管珠三角城市的负债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不多,但在一些地方,地方政府的债务率基本上超过100%,部分已经过200%,值得警惕。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夏雨荷

来源:希望之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