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路透社报道 转基因种子公司与中共国家农业机构“紧密合作”

路透原文:

中国应用玉米技术革新促高产

2012年 11月 12日 星期一

新玉米杂交种将提高中国单产,从而减少进口

* 种子公司推出新品种,农户采用新科技

* 中国玉米单产为每公顷5吨,相当於美国一半

* 东北部分杂交品种单产达到美国水准

路透北京/新加坡11月12日电---中国农民正使用单产量更高的种子和现代科技,这种转变降低了该国成为长期玉米进口大国的可能.

中国2011-12年度玉米进口量创下550万吨纪录高位,扶助芝加哥交易所指标玉米期价年内稍早涨至每蒲式耳8美元--是过去10年均值的两倍多,同时也带来这个全球第二大玉米消费国大量依赖海外进口的可能.

但是,作为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中国也一直在追求自给自足,政府已经批准更多杂交玉米种的使用,并向国营农业机构划拨更多资金.

使用新种後,中国东北部分玉米产区的单产已经追上美国中西部地区.後者单产约为中国平均每公顷5吨水平的两倍.

根据美国农业部预测,今年中国玉米产量料将达到2亿吨的纪录高位,进口料将大幅下滑.

"我认为,如果技术落实到农户,未来七到十年内,供需缺口可能会降到接近于零."孟山都中国玉米事业部总经理Diego Diz称.

分析师表示,若中国进口大幅下降,美国和阿根廷等主要出口国可能找不到现成的堪比中国的市场,因其它地区需求很少或没有增长.

"考虑到中国为提高单产做出的努力,可能不会成为主要玉米进口国."渣打银行大宗商品分析师Abah Ofon称,"但他们仍将在时机有利时买进,例如价格较低的时候购买美国玉米."

**更加集约化**

孟山都(Monsanto)(MON.N: 行情)、杜邦(DuPont)(DD.N: 行情)、Pioneer和Syngenta AG(SYNN.VX: 行情)等种业公司,及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将推出更多抗旱、抗虫害和杂草的杂交品种,侧重於适合机械化收割的强韧根茎和更加集约化的种植.

Diz表示,加强对病虫害和田间杂草的管理可提高单产收益,并称让农户不要过早收割玉米,可使单产进一步提高7-10%.

"中国的玉米种植方式正处於转折点,"德国种业公司KWS SAAT AG(KWSG.DE: 行情)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海泉表示.

中国肉类需求激增,衍生出可观的玉米饲料需求,从而带来巨大的挑战.

"未来15年,中国每年新增玉米需求将达8,000万至1亿吨,"Syngenta亚太地区玉米营销主管Hardeep Grewal表示,"这意味着单产必须增加50-60%."

黑龙江的农户表示,得益於早熟种子的优势,当地玉米种植区域已进一步向北拓展,使得在较短的生长期内实现高产.

"种植玉米的回报较好,农户愿意在机械设备方面投资更多,"共青农场的技术人员周长春表示,"在早熟种子的帮助下,过去四至五年内,玉米产量已开始改善."

**单产仍有差距**

当地农民与一名驻北京的美国谷物业官员称,先锋良种国际的"先玉335"杂交玉米种在该地区颇受欢迎.该官员指出,早播品种单产量比其它杂交种高10-20%.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全球玉米项目主管B.M. Prasanna称,"云瑞8号"杂交种每公顷单产约为7.5吨.该品种可抵抗玉米穗腐病和仓储害虫,并有良好的抗旱性.

该中心正与中国种子公司和国家农业机构紧密合作,创建了一个拥有2.7万人工培育及野生玉米品种样本的基因银行.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番兴明称,在高密度播种的情况下,"云瑞47"单产可达每公顷14吨,与美国玉米最高单产量一致.

杂交种使玉米种植变得现代化,因部分种子公司保证有95%的发芽率,意味着农户不必每洞撒两到三粒种子,以求至少一粒发芽.

"这些种子对中国来说是革命性的,即便价格更高也受农户欢迎."上述美国官员表示.因未被授权对媒体发言,其拒绝署名.

播种密度较五年前上升约一半,至每公顷6万株,但仍低於美国约8万株的水平.播种密度对产量有直接影响.

新品种还可以减少化肥使用,提高用水效率,这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东北部地区也很重要.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Aqueduct Water Risk Atlas,到2025年,中国东北部大多数地区都将严重或极端严重缺水.

中国农业部长周五谈到,水资源短缺是该国自给自足能力面临的威胁之一.(完)


先玉335被指惹祸转基因玉米(图)

2010-09-22 01:02:00 来源: 河南商报(郑州)

漫画/王伟宾

山西、吉林两省动物出现异常现象:堆积如山的玉米不见老鼠光顾,母猪产崽减少……异常的背后指向了同一个事实:它们几乎都吃了同一种玉米——先玉335。先玉335也因此被质疑是转基因种子。

21日,美国杜邦公司声明,否认先玉335是转基因玉米。

消失的大老鼠

一直深受鼠患之苦的山西农民刘旻,现在却为当地老鼠绝迹而感到不安。刘旻是山西晋中张庆乡农民,家里种了十来亩玉米。“过去,家里的老鼠经常是蹿上蹿下的,需要买剧毒的农药。从三年前开始,我突然发现即使不放老鼠药,也少有老鼠吃家里东西了。”刘旻说。为此,刘旻决定观察村里的老鼠情况。他跑去问贩卖玉米的,他家里堆积如山的玉米也不见大老鼠光顾,偶尔只看到小老鼠。即使是小老鼠,也是呆头呆脑,看上去还不会分辨方向。

今年五月,记者在晋中八个村庄走访,进一步印证了刘旻所说的动物异常情况,并发现了当地另外的怪事:母猪产子少了,不育、假育、流产的情况比较多。村民张健红养了近十年猪。他说,以前他家养的二十多头母猪,一窝最多能生16只,从来没有低过10只的。也就是在四年前,他发现母猪生的小猪越来越少。

地处吉林省榆树市西北部的弓棚镇,是全国闻名的生猪集散地。不过,当记者今年七月底到该镇调查时,发现这里很多村子的养猪业已经变得萧条。

除了老鼠和猪以外,记者还在晋中发现羊和狗出现了异常的情况。杨村的一位养羊专业户介绍,以前母羊一胎能生两三只。但是,现在只有一只,最多时两只。一名狗贩子也与记者聊起,现在狗经常出现肝腹水或肾腹水情况,剖开肚子总会有很多水。他说,他现在一般不收购肚子大的狗,因为这些狗会亏本。

玉米惹的祸?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出现异常的动物,几乎都吃过同一种玉米——先玉335。在记者调查的所有养猪户中,他们均表示,自从家里种了先玉335,这些玉米就成了猪饲料。而猪出现异常,也都是在以这些玉米为猪饲料之后。

晋中的羊虽然不是直接吃的先玉335,但主要饲料是当地用玉米做完醋以后的玉米渣,就是当地俗称的“醋糟”。刘旻告诉记者,正是种了这种先玉335玉米后,他发现老鼠逐渐减少了。

记者在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新农村九村采访时,发现了一家母猪没有出现异常情况的养殖户。她从去年开始养母猪,目前保持十几头的规模。她称家里的母猪一般都有12头的产子率。这位养殖户介绍,她喂的是自家种的玉米,主要是国产的“信誉1”,她没有种过先玉335玉米。

有专家告诉记者,先玉335在2004年正式推产,2006年开始普及。5至6年的时间,老鼠可以传递20代以上,猪可以传三代,而这个时长仅为人的生命周期的十分之一。因此,老鼠表现突出,而人却不会出现严重的反应。

转基因疑云

“农民的观察也往往高于科学家的发现,许多线索农民更能够提供,而实验室里的一些数据,相对于现实问题,是显得苍白。”对于刘旻的怀疑,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认为,暂时虽不能完全肯定先玉335是转基因玉米,但是从种种迹象看,这个玉米很可能是“有些手脚”的。

根据中国农业部门的公告,先玉335是美国先锋公司选育的杂交玉米。其母本为PH6WC,父本是PH4CV,均为先锋公司自育。先锋公司在接受采访时称,先玉335“不含转基因成分,为非转基因玉米新品种”。记者就此向多位专家求教,大都称不了解或者难以证实。

后来在一位海外读者的协助下,记者终于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官方网站上查到了关于“PH4CV”的信息。PH4CV的类别编号包括 “800/302”,在美国专利法的规定中,“302”即指“基因修饰”。长长的专利资料文件显示,PH4CV的开发,包括了使用BT和HT转基因技术 ——这是用于大宗农作物仅有的两类转基因技术。

“如果是这样的话,山西、吉林等地的各种动物异常反应,就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因为世界各地独立试验均揭示,转基因食品喂养动物,会出现肾脏和肝脏损害,生殖系统出问题,免疫不正常。而这种大面积、多地区类似的异常反应,也绝非仅仅是环境因素改变而形成。这意味着转基因玉米正在我国进行着实实在在的非模拟检验。”一位业内人士说。

公司否认“转基因”

先玉335在国内的主要生产企业是上市公司登海种业 、敦煌种业分别与美国杜邦先锋合资的子公司。据悉,敦煌种业推广范围主要是东北三省、内蒙古、宁夏等北方春播玉米带。登海种业推广范围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等黄淮海地区夏播玉米。

21日,针对“先玉335”是转基因玉米,并将种植“先玉335”与动物异常相联系的报道,美国杜邦公司声明表示,“先玉335”不是转基因玉米。

杜邦公司声明称,“先玉335”的父本是PH4CV、母本是 PH6WC。其父本PH4CV获得了美国专利。该专利文件的内容完全没有涉及PH4CV与转基因有任何相关性,而是说明PH4CV属于自交系。自交系本身不属于转基因材料。 该专利在“权利要求”中提及转基因,其目的是为了明确该专利的相关应用和保护范围可以应用于转基因的研究,而该专利本身——“先玉335”的父本 PH4CV并不属于转基因材料。声明还称,在中国,有关转基因玉米的进口、试验与销毁是需要经过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专家们的严格评审和农业部的审批来进行的,未经农业部批准,决不会把任何转基因材料释放到田间。

但声明没有对报道中提及的动物异常现象作出任何正面回应。

(据《国际先驱导报》、《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郑浩中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