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WSJ:中共外交政策领导人将出现重大调整

预计中国本周将提拔外交部长杨洁篪负责更广泛的外交政策事务,这是中国外交领导人的重大调整之一。目前正值中国与日本的军事紧张形势升温,与美国关系的走向也存在不确定性。

预计杨洁篪将负责更广泛的外交政策事务。

据中国外交政策学者和驻北京的外交人员说,杨洁篪可能接替国务委员戴秉国。他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包括:管理与华盛顿的关系,协调军方和国有企业等利益集团的行为。这些利益集团已经成为影响外交政策的重要参与者,但有时会推动相互冲突的议程。

一些分析人士此前曾预测这一职将由前国际关系专家王沪宁担任。王沪宁去年11月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是即将离任的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一位重要顾问。

10年来,中国一直没有一位政治局委员级别的官员主管外交政策,意味着外交政策在中共最高决策机构中没有一席之位。

据外交人员和中国外交政策专家说,外交部长一职可能由前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接任。这一人事调整是10年一次的广泛权力交接的一部分,将于本周结束,届时习近平预计将出任国家主席。去年11月,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

周六,中共外交部长杨洁篪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新闻发布会。

对于奥巴马政府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的举措,北京方面正在寻求做出回应。很多中国人将美国的重心调整解读为是为了限制中国的崛起。

杨洁篪上周六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欢迎美国在亚太地区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同时美方也应当尊重中方的利益和关切。

杨洁篪还说,中国新任国家主席本月晚些时候将首次以国家元首的身份访问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

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卷入海外战争多年后,开始将战略重心重新放到亚洲这个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中国在亚洲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强势。北京正在东中国海(East China Sea,中国称东海)和南中国海(South China Sea,中国称南海)推进其领土主张,并且与日本、菲律宾和其他美国的军事伙伴发生了一系列的激烈交锋。

外交人员和美国及中国的安全分析人士说,随着中国影响日益深远的利益与美国的利益发生重合,两国政府都迫切希望找到新的途径来避免对抗。

然而,中美两国在新关系的面貌方面却远没有达成一致。很多美国人担心,北京近来的举措表明,其长远目标是取代美国,成为地区主导力量。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中国问题专家兰普顿(David Lampton)说,目前的一大问题是,亚洲的深层安全结构是一系列联盟,而这是在冷战时期考虑到中国而建立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华盛顿如何能与北京进行安全合作?

2012年2月访问华盛顿期间,习近平主张中美之间应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他的访美之旅备受关注。习近平说,这个想法有赖于美国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尊重,同时两国还要加强战略协调与经贸往来。

中国分析人士与西方外交人士说,这句话的潜在意思是,希望美国承认中国日益崛起的力量。

清华大学美中关系专家孙哲说,中国希望美国把它看成是一个平等的伙伴,平等很重要。

美国国务院拒绝评论其所预测的习近平的外交政策。

美国海军军事学院(U.S. Naval War College)研究战略的教授霍姆斯(James Holmes)认为,北京日益膨胀的地区自信与美国19世纪军事实力的崛起类似。

霍姆斯说,二者有明显的相似点,美国当时身处基本不受大国干预的地区,很自然地成为一支主导力量。

他说,如果中国能像1900年前后美国逐出英国那样逐出美国,中国也会成为地区的主导力量。

中共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去年7月与人合写了一篇文章,就习近平所谓的“大国”论展开详述,其中主要是在批评美国应为两国关系的问题负责任。崔天凯着重强调,美国在亚太地区加强军事存在会阻碍重新界定中美关系的努力。中国分析人士和外交人员预计,崔天凯将被推选为下一任中国驻美国大使。

中国已成为国际上的大国,经济利益遍及全球,有大量移居国外的华人需要被保护。但对于美国赋予中国更多国际责任的努力,中国一直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阴谋,意在消耗中国的资源,限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行动自由。

分析人士说,长远来看这一点可能会改变。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前高级外交官、中共外交部下属智库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说: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更加灵活、更积极的外交政策。他说,大国意味着责任重大。

BRIAN SPEGELE/ JEREMY PAGE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于飞

来源:华尔街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