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陆丰交警拔枪疏导交通引发警权争议

北京学者陈永苗:陆丰交警拔枪治理塞车和深圳派出所出台文件奖励开枪这两件事均说明了维稳到了极限。“从这两个事件以及其他的类似的事件例如说现在地方可以指挥武警了,以前是直接归中央军委的,但现在地方有处置权了。中央不断地通过各种的办法去鼓励或授权警察持枪、自由裁量使用械具权不断的扩大,警察权不断地放大,是基于一个维稳的目的。这是警察本身的潜规则和上面放权的结果。总体的倾向会滥用警察权、持枪权。不会考虑警察和民众矛盾激化的后果,是饮鸩止渴,为了解决维稳问题会不惜一切代价的。”

图片:广东陆丰一交警因堵车拔枪逼退路人。(微博)

广东陆丰市于清明节当天发生大塞车,有交通警察在闹市拔枪恐吓民众后退,引起热议。而此前深圳市宝安松岗派出所出台文件,其中“击毙犯罪分子最高奖励十万元”的内容遭到民间质疑和抨击。有学者担忧放宽警察的枪械使用权会导致滥用枪支,而一味追求维稳的思想将会激化警民矛盾。

事件首先由网上传出,有网民在微博曝光广东汕尾闹市清明节遇大塞车,有交通警察拔枪恐吓周边人后退,称不退就开枪。

该微博还附上“交警拔枪”现场图。从图片中看到,一交警装束的警察右手举着手枪,枪口朝下指着地面,周边有摩托车和行人,现场交通显得拥堵混乱。该微博被疯转并引发热议。

网友“聚焦佰态”发微博称:在中国枪支是用在抵制暴徒,保护人民财产的。而在广东汕尾交警疑因堵车闹市拔枪恐吓群众。试问:你有什么权利拿枪对准手无寸铁的百姓!谁赋予你的权利!但也有网友认为交警强硬对待违规司机有助于疏导交通。

陆丰警方周日回应称,此事为两摩托车发生摩擦引起纠纷,双方手持扫墓使用的锄头准备械斗,执勤警察拔枪是为制止械斗。

但《环球时报》新浪微博周一晚表示,现场居民称未见械斗发生。

北京律师李伟民周一对记者说:“哪怕是罪犯,罪犯也享有人权,哪怕是杀人犯也要接受司法的正常审判,只有严重危害社会多数人公共安全或抗拒抓捕的时候,这种紧急情况下才能开枪。危害到社会公共安全,这个安全我认为是危及到不特定人的生命和巨大的财产安全才能算,一般的交通拥堵当然是不可以的。”

此外,深圳松岗街道办近日设立治安打击防范奖励办法,对辖区派出所的各项具体打击犯罪工作列出详细奖励标准。其中“依法击毙犯罪分子奖开枪警察5万,奖派出所10万”的内容引发质疑。

李伟民认为,对警察的认可以货币的形式表达,就不免让认可失去了本来的目的和作用。用金钱进行激励,恐将让当地警员失去履职的天性,把责任转化为一切向钱看。

“从深圳这一街道办的规定来看有鼓励开枪的嫌疑。公安碰到应该开枪击毙的罪犯,开枪是公安的正常职责,如果他不开枪击毙的话反而是公安的失职,以政策来鼓励开枪是和法律相违背的。一旦奖励的话马上性质就变了,就像医生救死扶伤是他的天职,不能说医生救了人奖励他多少钱,其实不是这样的,救了是责任,不救要处罚的。”

网友“老那么汉”发文称:“听说过奖励救人的,没听说过奖励‘杀人’的,太‘特色’了!”

北京学者陈永苗周一对本台记者表示,陆丰交警拔枪治理塞车和深圳派出所出台文件奖励开枪这两件事均说明了维稳到了极限。

“从这两个事件以及其他的类似的事件例如说现在地方可以指挥武警了,以前是直接归中央军委的,但现在地方有处置权了。中央不断地通过各种的办法去鼓励或授权警察持枪、自由裁量使用械具权不断的扩大,警察权不断地放大,是基于一个维稳的目的。这是警察本身的潜规则和上面放权的结果。总体的倾向会滥用警察权、持枪权。不会考虑警察和民众矛盾激化的后果,是饮鸩止渴,为了解决维稳问题会不惜一切代价的。国外的警察如果是开枪杀死罪犯的话,要报告还要接受质询,例如在香港,警察开枪要接受质询和新闻的监督,倾向于严格限制而不是鼓励。”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忻霖的采访报道。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