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李静:从邓丽君到伊能静

人道是,严控南方周末炎黄春秋;群魔乱舞,精英拍案,卷起千堆雪。

李承鹏韩寒等作家、名人和普通线民以社会良心自任,为形势严峻的敢言媒体背书或现场声援;力挺《南方周末》的企业家李开复、地产大亨任志强等名流,被当局〝请喝茶〞——这种〝脱敏〞对于李开复、任志强来说是好事,原来说真话不难,也没那么可怕。任志强如同雷根总统呼吁戈巴契夫推倒柏林墙一样呼吁:〝改革就是要不断的推倒挡在前进路上的墙,填上坑洼的不平,闯出一条前人未走过的新路。不调整政治体制,就无法适应民众权利的诉求,更无法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南方已远,远得我看不清那方的真实!〞集歌手、演员、作家、主持人、编剧等多种身份于一身,号称全能女神的台湾艺人伊能静,尤其引人注目,不仅声援南周,还讽刺助纣为虐的《环球时报》是权贵利益的看门狗,鼓励人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沉默的好人也许会变成邪恶的同盟。〞影星李冰冰在印有《南方周末》刊标的照片上写下意味深长的祝福:〝周末不是周末,周一却还是周一。早安,南方无暖气,大家保重。早安,严冬里期待春天的到来。〞

1月16日,台湾记者提问:伊能静发表涉及南周的言论,是否影响她在大陆的工作?国台办新闻发言人回答:台湾的演艺人员应遵守法律。

被禁言、被删微博、被喝茶、被取消新书签售会、被威胁〝遵守法律〞的伊能静,微博粉丝暴涨至680多万!民心所向,一目了然。

伊能静、柯蓝、任泉、陈坤、陈数、姚晨、马伊琍、李冰冰等当红明星对《南方周末》的支持,任志强对时政的关注,或可称之为〝伊能静现象〞,社会良心不再局限于作家、诗人、教授、律师,而是扩展到演艺界和商界名流。微博时代,伊能静、姚晨们的微博粉丝动辄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影响力远远超过一般的传统媒体。因为他们,这个严酷的冬天有了一丝春意,依稀让人想起了传奇巨星邓丽君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1989年5月27日,为支援大陆争取自由民主的学生运动,香港〝歌坛大姐大〞梅艳芳组织《民主歌声献中华》24小时大型募捐演唱会,百万人冒雨观看,港台200多位当红影视歌星参演;邓丽君不顾家人的反对,在脖子上挂了一块写有〝反对军管〞的牌子,毅然出席并演唱了《我的家在山的那一边》。〝六四〞大屠杀之后,邓丽君说:〝我回大陆演唱的那一天,就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那一天!〞学运领袖吾尔开希回忆邓丽君:〝1990年六四周年祭,在巴黎曾与她见过一次,一首《历史的伤口》因泣不成声而中断。中断后,她拿起麦克风,带着哭腔仍然坚定地说:‘不要向专制妥协,不要向暴政屈服!’〞

1991年,邓丽君告诉友人,她拒绝到大陆演出:〝我跟他们说了,六四不平反,我就不去大陆。〞一些同行的表现令邓丽君十分失望:〝哼,都公开发过誓,那些港台唱歌的,梅艳芳他们。可现在有几个人没去大陆?说话不算数!〞在金门劳军期间,邓丽君向大陆喊话:〝亲爱的大陆同胞们,你们好,我是邓丽君。我希望大陆的同胞也可以跟我们享受到一样的民主跟自由,唯有在自由民主附设的生活环境下,才能拥有实现个人理想的机会;也唯有全体青年都能够自由发挥聪明才智,国家的未来才能充满光明和希望。我希望很快地能够再回到金门,跟金门的弟兄们见面;当然,还有跟沿海的大陆同胞们通话。在这里祝大家身体健康,民主万岁!谢谢!〞

在华人世界家喻户晓的邓丽君是北京当局非常重要的统战目标,1981年当局就开始通过各种管道邀请邓丽君赴大陆演出。心系国家大义、〝六四〞惨案的邓丽君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成为唯一一位从未进入大陆为专制政权贴金的港台巨星。

由于在华语歌坛无可撼动的地位和巨大的人格魅力,屡屡发表反共言论的邓丽君,不仅未被封杀,去世之后,央视还多次播出纪念邓丽君的专集片。

〝回忆大饥荒、批评政府、反对砸同胞的日系车、认为宪政是个好东西〞的敢言作家李承鹏,近日在新书签售现场被人袭击和扔菜刀,新书销量加倍增长,排队参加新书签售会的读者一眼望不到头,寒风肆虐的北京街头上演热销的童话。

〝你的暴怒,让我懂得自己正确。你的掩饰,让我相信自己正直。你的疯狂,让我看见自己清醒。被遮盖的眼依然能透进光,被捂住的耳朵会因为安静而听的更细微,被缝合的嘴能学会语言之外的表达,被捆绑的双手会悟出自由,被掩埋的死亡将永远存活。〞伊能静不仅敢说,而且说得很好,让当局十分难堪。北京被大雾笼罩的照片正是当局心态的某种写照,套用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说法,可以说当局现在是〝黑雾黑烟愁煞人〞。

有人说,被取消新书签售会的伊能静是在炒作。网友〝Kielboat〞分析说:〝有人将伊能静的表态与售书联系在一起,不以为然。不,这很好,一个自由的市场最终决定一切,当聪明的艺人已经意识到自由市民是他或她的最大市场时,一种新的政治消费主义就形成了,跟拒买环球时报广告商产品一起构成新的政治消费主义选择和运动,改变这个社会。〞

时代不同了。南周诸君敢于奋起抗争,引发全社会的声援和世界关注,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南方周末》在大陆传媒界是一块金字招牌,旗下的编辑、记者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甚至,这种抗争和人格魅力于无形中成为资历的附加值。就像艾未未把借款搞成一次轰动网路的行为艺术,借贷双方都获得了成就感和抗争的乐趣。

这种〝附加值〞业已体现于伊能静、李承鹏身上,民众的支持让他们知道吾道不孤,对他们的任何打压都会激起更多的同情、更多的反抗、支付更多的成本,以至于打压成为不可能。如同《南方周末》事件,不是每个帮凶都有美好结局。

〝每个女人都是一颗钻石,一定要经过无数切割才会发光发亮。切割,英文叫做Cut,也代表伤害。经历过无数伤害的生命,才会闪闪发光。〞伊能静的自信、从容,给予人们的启示是:体制没有那么强大,每个人都可以是一颗钻石。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就是体制,改变自己,就是小小地改变了体制的一部分。

——原载:《中国人权双周刊》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