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风险无处不在 信托引爆金融危机祸在5月?

中诚信托被指未及时履行告知义务风险控制成“摆设”

2014年01月16日

1月31日中诚信托30亿元矿产信托兑付大限迫近。但是,早在2012年第2季度危机就已“潜伏”,43.8亿元回购保证金风控设计已成摆设。投资者指责中诚信托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1月31日中诚信托30亿元矿产信托兑付大限迫近。但是,早在2012年第2季度危机就已“潜伏”,43.8亿元回购保证金风控设计已成摆设。投资者指责中诚信托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

浙江某位买了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的投资者王先生表示“中诚信托根本没有履行及时告知义务,2012年第2季度就没向账户存钱了,我还是从媒体得知买的产品要出风险”。

1月15日,从内部人士拿到的一份2011年当时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产品推介材料发现,该项目当时分别从股东会层面、董事会层面、经营层面、证件保管、银行账户监管等5大方面进行风险控制。其中,最关键一步是银行账户监管要求。

推介材料透露,自信托成立日至信托终止日之间的每自然月25日,振富能源公司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向回购保证金监管账户中分批存入回购保证金,回购保证金账户的资金仅用于中诚信托认可的支出。初步计算,如果整个信托产品运行顺利的话,从2011年2月1日成立日至33个月后的2013年的10月,融资方振富能源公司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共计应向回购保证金监管账户累计存入43.8亿元。

但根据2013年10月10日中诚信托发布的季度管理报告,截至2013年9月30日,信托专户共计收到振富能源公司划付的内蒙古煤矿100%股权处置所得价款71154500.00元。报告同时披露,自2012年第2季度开始,振富集团实际控制人王于锁、王平彦和振富能源公司一直未按照其与受托人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向受托人支付股权维持费,亦未按照受托人向其发送的通知提前支付股权转让价款。

“手中无粮”的中诚信托被迫在2013年12月20日发布《2010年中诚·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临时报告》表示,不能够满足全体优先受益人当期预期信托净收益总额。

对此,某信托业内人士表示,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产品先前的5大风险管控措施根本没有执行到位,尤其是最后一步的40多亿元回购保证金风控设计分明变成一个“摆设”。这样一来,一旦出现事故,相关利益方必将相互推诿,处理起来很麻烦。


2014年信托兑付5.3万亿金融危机祸在5月

今年到期信托总量对应2012年二季度到2013年一季度的发行量是5.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整整高出1.8万亿元,5月份是到期,高达1.7万亿元。

中诚信托30亿本金都可能血本无归,接下来的就是新华信托的18.5亿高远置地案。

查阅上述信托公司2010年关于上海录润置业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的产品说明书不难发现,该信托计划分两期募集总计约8.5亿元,于2011年1月10日成立,期限3年;然而到今年1月10日到期兑现的信托,却意外地被推后了。

在邹蕴玉跑路传闻发生后,高远置业还被曝出此前向包括五矿信托、中泰信托、国联信托在内的数家信托公司进行融资,涉及资金约10亿元,这几家信托公司因此也受到牵连。五矿信托正在密切关注该案件的进展情况。

高远置业的资产却早已经被普陀法院、浦东法院等6家法院进行了6次轮流查封,信托公司能否拿到高远置业的拍卖款,仍是未知数。五矿信托相关人士则告诉本报记者,高远置业已经将合计2800万股东方证券股权质押给公司,并在上海市工商局办理了相关股权质押登记手续,质权无瑕疵。公司对该标的物价值已进行了独立合理的调查评估,在慎重评估该款产品兑付风险后,出于对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提前终止该款产品,并向全部投资人兑付了信托利益,并未影响投资者的权益。

2013年一季度之前发布的产品中,流入房地产的规模高达6480亿元,流入基础产业的规模9316亿元,这些表面上包装的都是基础产业,实际也多是房地产和高利贷,流入实业的规模8052亿元(实业的收益远不能满足信托年利率超8%的下限,这些实业实际也多是高利贷),流入证券市场的有4434亿元(包括阳光私募);而这些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一般都是8%-11%左右,如果在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信托全部兑付,规模就要超过7000亿元。国内众多的房地产企业能不能有这么庞大的资金兑付,已经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信托公司对产品有刚性兑付潜规则,但是近几年信托大发展,尤其是房地产信托,管理的资产规模早已经超出信托能够刚性兑付的能力,全行业2356亿元的权益却要承载6400亿元的到期融资类信托,兜底显然会力不从心。”

信托行业的创新已经开始走入灰色地带,作为向私人客户募集的资产管理门类,此前信托产品一直有着较高的认购门槛,单一认购少则100万元,多则300万元以上,但是近年来信托产品的投资门槛呈急剧下降之势,20万-50万元屡见不鲜,最低起始金额竟只需要5万元,门槛降低固然可以加速信托项目的融资进程,但也把信托产品的风险向更广泛的人群转移。

信托业还有一些100%会违约的矿产信托,这些信托规模小,但是危害很大,会是信托业整体崩溃的导火索,

矿产资源信托替补效应显现,相关矿产资源信托产品的发行数量迅速提升,据用益信托网显示:2010年,集合类矿产资源信托融资128亿元,2011年融资规模343亿元。2012年上半年,矿产信托融资263.78亿元。

但是从2012年下半年市面上却很难再见到矿产资源信托,2013年上半年信托公司共发行矿产能源信托产品更少,募集资金只有29.7亿元。因为大家意识到矿产信托风险太高,但是已经晚了

有色、煤炭和钢铁这些矿产的大客户近些年都面临产能过剩的困扰,同时还面临环境治理的紧箍咒。钢铁价格、煤炭价格,有色价格大跌,矿产资产迅速贬值,资金链断裂层出不穷。在2010、2011年看起来很不错的矿产信托,在2014年都成了地雷,这些地雷大多是3年期地雷,到了要爆炸的时期。

5.3万亿信托只是冰山一角,银行的不良贷款远高于信托,信托这个小火药桶肯定会引爆银行这个核弹级的金融危机。

周彦武的博客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郑浩中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