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历史如大戏 传奇皇后的预言兑现 王莽山寨“符命”

——历史原来这样之两汉之间(五) 两汉之间不得不说的事儿

作者:
莽新建国五年(公元13年),就在王莽不知疲倦的折腾中,他的姑姑——汉孝元皇后王政君,走完了自己八十四年传奇式的人生历程。在弥留之际,她应该依然记得,从长辈那里听来的“元城建公”的预言,还有两次未嫁丧夫后,那个算命先生的预测。不过,面对王莽篡汉,以及“具有莽新特色的折腾”,她也许很希望当年“元城建公”的预言没有实现。

传国玉玺上的篆字——“受命于天既受永昌”/网路图片

假皇帝王莽

说完这几个石头的案例,书归正传。这么说,真的是天意要王莽当皇帝吗?这就好像,医术能救人,但也有骗人蒙事儿的假大夫一样,谢嚣上奏的“符命”是否“山寨货”,后来的史实会给出正确答案。

王莽让王舜带着群臣把这事儿报告太皇太后。王政君老太太并非不相信“符命”之事,但是几年来,自己这个侄子的行为,她都看在眼里,老太太深信,这块石头绝对变不成孙大圣。老太太暗想,这事如果不是王莽授意谢嚣干的,那就是谢嚣为了拍王莽马屁自己弄的。她对群臣说:“这是欺骗天下之事,不能做。”王舜听太皇太后这么说,知道她不允许王莽称帝,但自己是王莽派来的,如果没完成任务,王莽不高兴,后果很严重,咋办呢?唉,干脆和个稀泥,他对王政君说,既然已经这样了,也没别的办法,我估计啊,王莽也不敢有啥其他想法,也就是想作个摄皇帝(假皇帝)摆摆派头,您就给他个面子吧。

此时王莽羽翼已丰,太皇太后没办法,只好答应了王舜的馊主意,让王莽坐上龙椅,穿上龙袍,当了“代理国家元首”,改年号为“居摄”。王莽仍按原计划,立刘婴为皇太子,号为孺子婴。王莽的跟班小弟们,自然也都被王莽提拔起来了。

可是王莽不满足于现状,毕竟这个皇帝的称号前还有个“摄”字,待遇虽然和元首相同,毕竟是个“代理”的。王莽开始琢磨,怎么把这个“摄”字去掉,变成真皇帝。

弄“假”成“真”

一天黄昏,一个身穿黄衣的神秘人物来到高帝庙,把一个铜匣子交给一个守庙官员,然后匆匆离去。王莽闻报,立刻来到高庙,让人打开匣子一看,原来是两册图书,大意是说,这两本书是天帝所授,要王莽这个“摄皇帝”转正,当真皇帝,而且还列了几个人名,也都标明了官爵。王莽一看,嘿,手气不错啊,要什么来什么。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那个黄衣人名叫哀章,原本是到长安来求学的,不过这人品学兼差,喜欢吹牛,没什么真本事。他见王莽当了“代理”皇帝,而且还是用“符命”给自己提供的“执政合法性”,他就琢磨着,也伪造一个“符命”,混个“高级公务员”玩儿玩儿。于是,哀章制作了两本“看图说话”,把王莽身边八个大臣,连他自己的名字列了个名单,都写了进去,为了打掩护,他又随便胡编了王兴、王盛两个名字,也给加了进去,趁着傍晚人少,光线也不太充足,就给王莽送去了。因此,这两册图书,是货真价实的“山寨货”。

可是,这“山寨货”来的正中王莽下怀,他回去穿戴整齐,带着这个“山寨符命”,立即去见他的太皇太后姑姑。见到王政君,王莽拿出那两册图书,说这是神明给他的,要汉室禅位给他。王老太太一听,啊,这是咋了?是喝了三聚氰胺奶,还是吃了皮鞋胶囊了,说的这话咋这么“雷人”啊?

王莽见姑姑张着嘴愣在那,也不管老太太怎么想,退回未央宫前殿,发了一个“全国通告”,宣布自己得了天命,应该即真天子之位,改元始建国,这就是西、东两汉之间不被史家认可的“新朝”。满朝公卿多是王莽心腹,纷纷出来给王莽道贺。

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上的篆字——“受命于天既受永昌”/网路图片

这时,王莽想起,传国玉玺还在太皇太后那,马上派人去拿。这传国玉玺原本是秦始皇的,当初秦灭六国后得到和氏璧,秦始皇命人将其雕琢为传国玉玺,其上刻着李斯的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秦二世死后,刘邦入咸阳,秦王子婴献上此玺。后来刘邦把此玺定为汉传国玺,至此已历汉朝十二帝,因为孺子婴还没即位,所以这枚传国玺收藏在太皇太后的长乐宫。

没有传国玺,即使坐上龙椅,也会被人视为“白板皇帝”。尤其在中国传统社会,非常讲究道统、法统,虽然是“兵征天下”,但是如果没有符合礼法的法统传承,即使靠“枪杆子”夺取了政权,也不过是个“山寨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执政合法性,王莽能不急吗?可是,王政君老太太恨王莽篡位,哪肯给他,立马轰走了王莽派来的人。她坐在长乐宫内,回想一生经历,想起自己历经四朝,又想到如今篡位的竟然是自己一直眷顾的侄儿王莽,心里五味翻腾。

王老太太正想的出神,刚被王莽封为太师的王舜来了。之前被王莽派来取玉玺的人,碰了一鼻子灰回去了,王莽不能罢休啊,他知道自己的姑姑比较喜欢王舜,所以把王舜又打发来了。

王政君知道他是王莽派来的,大骂道:“你们父子都是依靠大汉皇室,才有几代富贵。现在竟然趁人之危,抢人家的江山社稷。人混到这个份儿上,死了猪狗都不吃,怎么会有你们兄弟这样的人渣啊!既然王莽说他得了‘符命’当皇帝,自己刻个章儿就得了,这个亡国之玺,他为什么还要?我这个汉家的寡妇老太太,很快就死了,还要这个玉玺陪葬呢,他死了那个心吧!”老太太边哭边说,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王舜也觉的有些良心不安,犹豫了半天才说:“我们也没脸说什么了。但是,王莽一定要得到传国玉玺,您能挡住吗?”王政君见王舜说的确实恳切,想到都怪自己纵容王莽,才造成今天这个局面,如今后悔莫及,老太太一怒之下,把传国玉玺向地上一摔,又骂道:“我已经快入土了,你们兄弟这么干,王家就要被灭族了。”

王舜也不敢接话,连忙捡起玉玺,回到前殿交给王莽,这才发现太后用力太猛,把玉玺摔崩了一角,传国玺自此不再完整。不过,王莽此时不在乎这个,只觉的心里美不兹的,只管找个工匠用黄金把玉玺缺角镶好。

既然把那铜匣子认作了“正版”的“符命”,里边的官员名单自然就不能忽略了,八位大臣无需多言了,两册“看图说话”的“总编”兼“发行人”——哀章也被封为国将。最搞笑的是,哀章为了混淆视听而胡诌的两个人名——王兴、王盛。满朝文武没有这俩人,王莽派人四处查访,很快找到两个姓名相符的人,王兴是守城门的一个大头兵,王盛是个卖包子火烧的。二人糊里糊涂的被召进皇宫,被王莽封为了将军。

此前,王莽在公众面前,为自己打造了一个谦恭礼让的君子形象,“王莽俱乐部”的“会员”们也都把他吹成了周公第二。而今,王莽得势,不仅没有仿效周公辅成王的千古佳话,而且篡位自立,和周公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世白乐天有诗叹曰: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王莽式折腾

不仅如此,自从王莽作了“摄皇帝”,王莽式的“折腾”也随之展开了。

铜钱上的文字为“货泉”/网路图片

首先被折腾的是货币,按理说,改朝换代了,换换货币也正常,问题是,短短几年间,他前后改了五次货币,结果,“金融”混乱了。后来,因为“钱”字里含有“金”和“刀”(戈),王莽认为,这容易让人们想到“刘”字,因为“刘”字中也有“金”和“刀”,所以下令,“钱”不能叫钱,得叫“货泉”。不过这么讲究符命风水的王莽,却没想过,“货泉”也是“祸泉”的谐音啊。后来,成为王莽“祸泉”的,仍然是刘家的人,这大概就是“人算不如天算”吧。

其次,王莽开始闹“土改”,他打着恢复夏、商、周三代时“井田制”的幌子,把全国的耕地都改称为“王田”,不许买卖。而且,把耕地按人口平均,谁家土地多,得把多出的地分给亲戚、邻居,这分明是把那些优秀种田人辛苦积攒的家业,硬给抢了去。

之后,王莽颁布了“五均六管”法。所谓“五均”,简而言之,就是由莽新政府管理商业买卖和控制物价,破坏了市场规律;所谓“六管”,说穿了,就是王莽以国家的名义,把原本属于民间百姓私有的山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加重税负。

此外,还要改地名,首先,把汉武帝十三州恢复成《禹贡》中的九州,其次,就是改具体的地名,全国的地名几乎都被王莽改过,而且不是改一次,有的郡名最多改了五次,最后再“折腾”回来,好像都是为了表示他自己很热爱传统。发个诏书,常常要在新地名后面注释上以前的名字,结果,让大家在地名的使用上也是一片混乱。

若是真的仰慕古圣先贤,继承的应该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而不是用传统的形式装样子。这就好像,有些土匪流氓以为,给孔子立个雕像、建个学校,就可以让自己代表中华文化、变成圣人门徒了。事实上,用传统的形式做包装,用以破坏传统的精神,罪孽更大。比如,用传统的文艺形式,宣扬暴力、仇恨,恰恰是对传统和艺术最大的亵渎。

莽新建国五年(公元13年),就在王莽不知疲倦的折腾中,他的姑姑——汉孝元皇后王政君,走完了自己八十四年传奇式的人生历程。在弥留之际,她应该依然记得,从长辈那里听来的“元城建公”的预言,还有两次未嫁丧夫后,那个算命先生的预测。不过,面对王莽篡汉,以及“具有莽新特色的折腾”,她也许很希望当年“元城建公”的预言没有实现。

但是,历史就像一部大戏,每个人既是戏外的观众,也是戏中的演员,而那个剧本,在冥冥中却早已写好。有智慧者,也不过只能提前预知下几幕的剧情,却不敢,也无力做任何改变。

扬雄的一篇祭文恰好道出了王政君一生的来龙去脉:“太阴之精,沙麓之灵,作合于汉,配元生成。”太阴之精,指王政君是其母梦月而生的,沙麓之灵,说的是她与元城沙麓相合。冥冥中早已安排她成为孝元皇后,无论表面上看来多么不可思议,一切却都那么“巧合”的发生了。

(未完待续)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吴量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