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1周10大惊奇:下周之后 全世界前景更悲?图

《1周10大惊奇》自10月16日起每周高呼小心,换来的部分劣评是“乱讲、唯恐天下不乱、靠吓”等。事实胜于雄辩。港股本周跌穿2万2,距离坊间的年底目标2万3以上又远了,转軚之声不断。回顾《1周10大惊奇》自年初推出至今,绝不是每周喊惊,分别在3月28日及10月2日指出,股市有上涨或反弹空间,你当时信几多?下周之后会否更惊?

1、新债王:美下周倘加息 全球进入新时代

下周是联储局议息的大日子,经过多番磨难,或许正式加息0.25厘。这会否一如市场预期,消除不明朗因素,明天会更好?

去年底已预言油价将见40美元,并会发生灾难后果的“新债王”冈拉克本周向未经历过加息周期的年轻基金经理表示,要警惕加息之后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据调查,目前有2/3基金经理未经历过加息周期。

冈拉克警告,现时有两项特别令人担忧的金融指标:垃圾债和杠杆贷款。今年以来,追踪垃圾债券的JNK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包括券息在内的回报率为-6%。在这种情况下,联储局还打算加息,简直“不可思议”,因随时引发大规模“爆煲”,他预言一旦加息,1年之内将掉头再减。

另外,杠杆贷款指数在最近几个月也暴跌,该指数追踪级别最低的借款公司贷款,这意味信贷市场面临很大压力,市场缺乏流动性。

2、华尔街预言家:美下周倘加息 明年悲惨世界

“新债王”靠吓?那以下人兄更“靠吓”。过去一直批评联储局主席耶伦是“财演”的欧洲太平洋资本行政总裁、有“华尔街预言家”之称的Peter Schiff本周预言,如果联储局下周加息,这不是货币紧缩的开始,而是“终结”!

他说:“正如我前两年说,2013年联储局停止量化寛松(QE)后,货币紧缩已开始。如果真的依照经济数据决定利率,下周是不能加息,因零售、制造及服务业PMI,也显示美国经济加快衰退。至于11月所谓的强劲非农就业报告,在21.1万份新增职位中,包括了31.9万人做兼职,因他们已找不到全职工作,数据显然充满水分。”

Schiff续称,历史告诉你,自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平均每逢6年就陷入衰退,2015年很快过去,意味美国经济复苏将迈向第8个年头。今年“垃圾债”回报率先自2008至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录得负回报,这是经济衰退的先行讯号。若联储局坚持加息,不要以为世界更美好,反而明年全球将更痛苦。

3、金融异象:PMI出现灾难预警讯号

Schiff提及PMI数字,究竟有几惊吓?原来美国制造业及服务业PMI已出现异象,对上两次出现时均是坏事的开端。

德银指出,现时两个PMI指数相距9点,历史上有如此大的距离只出现过两次,分别是2000年12月至2001年2月、以及2005年8月。当年出现此异象后,一切都开始转坏,每次PMI背驰,最终都是服务业PMI跟随制造业PMI。换句话说,如今制造业率先收缩,恐怕服务业也不会好景。

德银表示,此前两次事后都证明是经济衰退开始,现时油价寻底,恐怕制造业PMI进一步下滑。(本文附图)

4、金融异象:全球1万亿美元垃圾债高危

上述两位人兄均提到“垃圾债”,究竟有几大镬?据报道,现时企业盈利开始下滑,但借贷杠杆仍高,加上美国或即将加息,对债市而言不是好消息。瑞银发表报告指出,现时有高达1万亿美元的“垃圾债”陷入“危险区域”。美银美林报告指出,“垃圾债”孳息已升至平均17%,为2009年以来新高,较欧债危机最差的时候更劲。

有俗称“央行中的央行”的国际清算银行(BIS)表示,市场现时处于“令人不安的平静”状态,亚洲多个国家或地区、包括“金砖四国”在内的偿债保障比率(Debt Service Coverage Ratios)大升。偿债保障比率是负债总额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比率,该比率愈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愈强。

BIS指出,市场现时较2013年联储局“缩减恐慌”(Taper Tantrum)时更脆弱,除美国将加息外,美元强势将影响新兴市场的偿债能力,而且环球经济并不比2013年理想。

5、金融异象:标指连续26日未试过两连升

除PMI及“垃圾债”,图表有否启示?现时美股出现一个异象,就是标指自11月初以来未试过连升两日,此情况截至本周四已持续了26个交易日,根据往绩,这是不祥讯号。

有分析员指出,此异象在20年以来仅出现过几次,是“严重熊市或巨大调整”的讯号。在今年初时,亦曾出现过连续29个交易日美股未实现两连升,结果8月狂泻。若今次再跟历史,之后是向下炒。(本文附图)

6、商品泡沫破灭 大镬过07年次按

本周商品市场大冧,油价走势再度惹关注,被视为“商品界雷曼”的嘉能可(00805)又成为焦点,违约风险暴增。据外国传媒报道,若果说2007年美国楼市泡沫破灭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能源与大宗商品泡沫破灭将带来更毁灭性的影响!随着联储局加息在即,投资者十分担忧亚洲通缩。野村预计,人民币、马元、新台币、菲律宾比索会在明年贬值。

数据显示,今年将是自2008至2009年美国次按爆煲引发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最缓慢的一年。其中俄罗斯正深陷经济增长低谷;作为大宗商品重要供应国巴西,已跌入自19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萧条”;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委内瑞拉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评为全球最差经济体;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不得不在2007年以来首次借助债券市场渡过财政难关。

值得一提的是,油价仍没有见底迹象,意味灾难威胁仍未解除。

7、港人悲歌:供子女读书要700万

本港经济受外围影响,恐怕凶多吉少。港人平日为生活奔波劳碌,无论你是90后年轻单身族,或已成家立室,本周有两个调查均极具启发性,不可不看。

现今女性撑起半边天,却要为退休而忧,如为人父母更要为教育操心!大新银行(02356)调查501名流动资产最少达50万元的家长显示,家长认为培育子女成才平均需280万元,若要出国留学,成本更大增2.5倍至700万元。70%家长认为子女获高收入工作,或有充裕的经济能力方属“成才”;70%家长期望子女入读知名学府,有54%指会考虑安排子女海外读书。

调查又指,子女开支占平均家庭总收入32%,多用作正统教育、补习及兴趣班等。有56%家长更打算在子女大学毕业后提供财政资助,当中80%指会资助子女置业。

培育子女成才开支庞大,但有73%家长仍未预备足够金钱,51%认为尚欠100万至400万元。

8、港人悲歌:“女人40”愁更愁

当子女慢慢长大,工作妈妈又要为自己烦恼。富达国际调查显示,本港女性对退休生活感悲观,尤以40至49岁的“女人40”群组最为担忧及欠缺准备。专家认为或与本港楼价高企有关,置业困难令她们担心一辈子要负担沉重租金。

富达国际访问1,000名40岁或以上的香港女性,结果显示处于“女人40”阶段、年龄介乎40至49岁的女性对退休生活最为担忧,只有27%人有信心决定何时退休、22%人表示无退休储蓄,及28%人无信心退休生活美满。

9、现时是否买港楼良机?美楼神也沽

总结港人的两大烦恼是置业及子女教育。相信现时最令人关注的问题是:究竟是否买楼良机?以下就有一个美国楼神例子。不要以为与香港无关,两地楼价走势其实差不多,港息又跟美息,2008年港楼跌也是美国拖累。

美国芝加哥地产大亨、被誉为楼市“山姆大叔”的Sam Zell于07年美国楼市处于高峰时(当时港楼也处高位),以390亿美元高价狂沽540幢高级办公楼。现时Zell重施故技,狂沽近3万个单位!有分析员表示,Zell的讯息很明确,就是楼市到了沽货时候(香港楼市资深投资者现时也沽港楼)。(本文附图)

资料显示,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是08年危机以来最火爆的投资领域,股价自09年3月以来已累涨286%,高于标指同期的209%,主因是联储局大规模放水和超低利率。不过,标普REIT指数现时表现较标指差,这是09年以来第2次,首次出现在2013年,当时联储局停止QE。Zell选择今次联储局加息前逐步减持,意味楼价确实危危乎。

10、一定要读大学? 恐37岁仍未还清“大学债”

家长一定要花700万送子女读海外大学?现时专上教育虽然普遍,但要获得大学学位反而愈来愈昂贵,读大学变得不划算。此观点连著名大学毕业生也梦寐以求的华尔街大行高盛亦认同。

高盛报告指出,对许多学生来说,最好不要再读“野鸡大学”,尤其是排名在倒数25%的学府,因平均来看,毕业生收入甚至连高中生也不如。即使能进入排名中等的大学,也需要慎重考虑,因平均回报正在下降。

高盛发现,在2010年,一位普通大学毕业生需工作8年,才能收回获得大学学士学位的成本,即年届30岁才能还清“大学债”。随着大学学费不断上涨,收回成本所需的时间也愈长。高盛预测,今年大学毕业生需到31岁时才能收本;2030年则需达33岁;2050年更需到37岁。

若纯以投资回报来说,如果高中学业成绩不甚理想,不妨考虑先在“社会大学”打滚。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楚天

来源:东方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