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这么搞下去 以后将是更大的通胀

作者:

10月16日,股市又跌了。现在套路已经非常明显,国家在撑上证50。有了上证50,沪市就相对抗跌。而深市、中小创业板,跌幅都很大。下图就是10月16日的一些指数情况。

大盘肯定是二八行情。

我这里说的“上证50抗跌,大多数股跌惨”,不仅仅是10月16日,而是过去一两年都这样。过去两年,很多股票跌了80%,就连跌95%的也大有票在。

比如,300359全通教育(跌94%),300028金亚科技(跌98%)、300104乐视网(跌93%)、600074保千里(跌97%)、000979中弘股份(跌95.5%)……

相比之下,跌80%都不算什么。如果像茅台(600519)、平安(601318)这种逆势上涨,支撑上证50和沪市的强势股,真是令人羡慕嫉妒恨。

既然大多数散户都没有买上证50,或者买了之后卖掉,去“抄底”其他股票了,那么,绝大多数人都赔得相当惨。

不仅仅是散户,连机构、大股东们,也都赔得很惨。据说今年基金的整体亏损率是30%多,这对基金(包括私募)来说是很惨的,很多私募清盘。上市公司质押股票,说明不能低价获得贷款,加上可能爆仓,所以大股东的日子也不好过。截止10月10日,在3551家上市公司中,已有375家上市公司换了385个董事长,8000多名董事和高管离任,涉及1000家上市公司。

这就有个问题了:既然公司这么惨,为什么拿不到银行贷款呢?非得股权质押,爆仓了也拿不到贷款?

最直接的回答是:很多公司都是垃圾公司,在去杠杆的环境下,银行不给他们贷,怕他们还不上。

不仅不贷,还要抽贷。

对于高杠杆的烂公司来说,尤其是一些心怀叵测的大股东,故意质押股票贷款,拿钱跑路(比如贾跃亭),这么做在很大程度上是合理的。但我们也应看到,很多公司,远没有烂到乐视网、保千里的程度,为什么也拿不到贷款?

一个最著名的例子是海航。

我在今年2月11日写过一篇《大背景下的惊险海航路》,当时它已经出了很多负面新闻,好像危机重重。但如果看基本面,截止到2017年底,海航集团总资产1.5万亿元,总收入近7000亿元,资产负债率59%。这绝对属于适宜水平,70%才是警戒线。更何况,海航在王建的带领下虽然高杠杆前行,但负债率已经从7年前的80%多,降到了2018年初的59%。

59%的资产负债率是个什么概念?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2018年8月底,国企的资产负债率为64.9%,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其中,央企的资产负债率为67.8%,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地方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2.5%,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根据Wind数据,2018年上半年,非金融民营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是56.89%。

再根据上交所9月2日发布的数据,2018年上半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2.22%,略高于民营企业的60.53%。趋势上,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由去年年底的61.60%上升0.62个百分点至62.22%。

资产负债率,就是央企>国企>民企。

看看上面的数字,海航的资产负债率不仅低于国企尤其是央企,而且在民企(如果算是民企的话)中也不算高,为什么海航系那么难拿到低吸银行贷款,导致九月份出现3亿元的债务违约呢?

9月13日,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称,海航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截至9月10日未能归还3亿元贷款本金,海航创新及其担保人海航旅游集团均已构成实质违约。

违约了,确实不应该。但是今年以来,海航系已经,卖掉上千亿资产,偿还了1753亿元的债,但是目前的流动负债仍高达2552亿元。

按说还了这么多债,资产负债率又该有明显降低了吧。

错。2018年上半年,海航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为58.98%,只比去年年底的59.78%降低0.8个百分点。

这是因为,海航为了还债,很多公司都是亏本卖的。今年上半年,光支付的利息就有250多亿。

这样,资产负债率没法降低,也不会有什么利润。

海航已经够努力了,可惜仍然贷不到款,于是不得不继续卖资产。而此时,有钱的大鳄就会来吃肉。

比如,北京海航大厦原定以12.99亿元卖给万科,但在10月15日的海航董事会上被93%的票数否决了。因为海航觉得这个价太便宜!

这块物业目前的账面资产为11.83亿元,万科居然以12.99亿价格收购!这不是白捡便宜、吃肉喝血吗?

从商业上说当然是合理的,谁让万科有钱而海航没钱呢。但是忍无可忍的海航董事会,宁可现金继续紧张,也不愿意以这个价卖掉。

这说明万科太狠了。海航宁可暴死,也不愿意低价卖掉。

除了北京海航大厦,海航还在卖卖卖。

但是海航的资产负债率并不高,为什么一直拿不到低息贷款、借新还旧呢?

虽然个别项目的盈利能力不强甚至亏损,但海航系整体还是不错的,只是由于业务的特殊性,现金流没那么多。这样,一旦银行卡住贷款甚至逼债,海航只能大卖特卖。于是,资产负债率不到60%的海航,还得继续割肉。

早在2017年12月份,海航已经得到了8000亿元的授信规模,主要来自八大银行。

如果海航能顺畅得到银行的低息贷款,何至于此卖卖卖!

重要的是国内有一大帮类似海航的非国有企业,都陷入资金饥渴症。这么搞下去,以后将是更大的通胀。

这是因为:

如果这样下去,想搞死的企业肯定会被搞死,至少也是元气大伤。

大量民企为了生存,不得不大幅缩减规模,减少工资或奖金,裁减员工。

虽然低价收购的企业,比如万科收购海航大厦,可以吸纳一部分员工,但总体而言是“减员增效”。总体来说,他们要的是优质资产,而不是人(虽然人也是资产)。

由此,社会失业率会上升,消费水平明显下降。这会不断形成紧缩循环。

国企和其他民企不可能吸收那么多失业下岗人员,但无数中小民企倒闭或缩小规模后,大量社会闲散人员怎么办?

为了维稳和补贴,国家必然支出更多,包括推进更多的基建工程(修路、修桥、高铁、地铁),这只能靠印钱。提高M2

于是物价大涨。

在价格总体大升的情况下,税收也会水涨船高。

政府一方面会继续增税(别想明显减税,不可能的,否则赤字更高),另一方面,赤字和补贴也会大幅增加。

这就是另一轮更大规模的通胀。

所以,如果这么搞下去,大的趋势就是:在民企纷纷倒闭或重伤、社会消费严重紧缩一段时间之后,将迎来更大一波通胀。

如果考虑到中美关系的前景,恐怕会加剧这种趋势。

实际上,夏天以来,恶果已经显现。乘用车销量连续三个月下降,九月份手机销量同比也减少11.7%。加上楼市成交量腰斩,促进内需的楼市、汽车、手机三大行业,都遇到了严冬。

我相信,可能不少人会认为楼市“不是”内需,而是在“打击”内需。可是这两年政府通过提高购买门槛,强行压住了房价,怎么手机、汽车的销量反而下降呢?大家用钱买汽车、手机了吗?显然没有。

各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因为打压了楼市,地方政府收不上卖地收入和各种交易税费,楼市萧条造成几十个行业也进入萧条,老百姓不富裕,怎么有钱买车?内需不振,缴税也成问题。而国家的税收还在增加,显然是在杀鸡取卵,内需反而更加不振。于是国家不得不进一步提高赤字,也有进一步提高油价和各种税费的欲望。这就是恶性循环。

10月16日有一条重磅财经消息:国务院同意设立海南自贸区!

看起来又是“振奋人心、热闹非凡”。但是,海南离大陆还有一段距离,为什么不在长珠三角、津京唐设立自贸区呢?难道置大陆这么多企业和基建于不顾,在海南再搞一套?

所以这条消息,可能有利于炒作海南股票,但和中国整体经济相比,海南只是很小的一块而已。何况“同意”和“正式实施”,以及“怎么实施”,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要走。总体来看,设置海南自贸区,只是展示一种姿态,一种我国要继续“改革开放”的姿态。算了,这个话题不谈了。刚才说到哪儿了?房价问题,要疏导而不是堵。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如果政府不控制房价,房价继续大涨怎么办?岂不是造成贫富更加不均?老百姓都勒紧裤腰带买房子,“六个钱包”都买房子了,内需怎么起得来?

这是个好问题。

也不是一两句话能回答的问题。

我也不想打哈哈,弯弯绕,先给一个宏观回答:

房价的问题,只能靠疏导而不是围堵。现在这种提高购买门槛、限制个人买房(例如两套以上不能再买)、政府不断加大税费,想从中捞一笔的做法,就是“堵”。“堵”能成功吗?历史上治理水患,“堵”从来没成功过,“堵”的结果就是暂时成功之后,是更大的水患。所以治水都是靠疏导。同样,要解决房价高企问题,必须加大住房供应,而不是通过日益复杂的规定,把这个市场做僵做死。

但仅此还不够,必须把中国的广大农村和城市化,乃至更广泛、更深远的文化传承问题,通盘考虑。

说了这么半天,我回答了吗?

宏观上算是回答了。但具体措施呢?没有。

这就是领导的回答方式。嘴上天花乱坠,但没有可执行的具体行动计划,哈哈哈哈!你们看看最近几年是不是这样?“既要……又要……”,一二三四五,全是宏观的。怎么做到呢?不知道。

我不是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这需要一篇文章,而且必须和中美关系、中国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回到本文开始的话题。如果这么搞下去,不仅经济会遭到重创,而且刘士余说的“股市春天”到来之前,还得经过一阵酷冷的严冬(现在已经很冷了!)。那时即使来了,大多数企业也死了,或者早已被国资低价入股,来个大规模的国进民退。10月份深圳不是出政策了吗?200多亿元要入股本地优质上市公司,避免爆仓。虽然国务院已经多次出台文件并喊话,说要支持民企,支持实体经济,但是目前来看,绝大多数民企,很难拿到低息贷款。如果优质民企能拿到低吸贷款,怎么会丧失股份?

如果这么搞下去,等这轮民企元气大伤,优质民企又被国资入股或控股,民企老板还有多少积极性?那时,整个经济的活力会比过去低得多。于是为了维稳和补贴,还得印更多的钱。

所以,邓元杰要大声疾呼:先从重点民企开始,真金白银地给他们提供低息贷款吧!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秦瑞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