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油价见负 专家:中国经济通缩压力大增

外电报道,本周纽约原油期货史上首次跌入负值区间,令中共病毒疫情下已不堪重负的全球经济再受重击!对中国而言,外需难振之余,上月按年下降1.5%的工业品价格指数(PPI)还将面临进一步下跌,3月该降幅已经是去年10月以来最大。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接受彭博采访时称,国际石油价格战仍存变数,但海外大面积停摆下需求不足仍将是掣肘油价和其他工业品价格的关键因素,国内需求修复或不足以对冲海外经济剧烈下滑,二季度PPI通缩或将进一步加剧。

尽管低油价并非一无是处,德国商业银行驻新加坡的资深新兴市场经济学家周浩指出,从货币政策来看,油价低带来的低通膨将为激励经济的政策营造较好的空间。但聂文认为低油价的负面影响仍远超正面影响。

高盛最新报告中亦指出,由于 大陆当局为汽柴油的国内价格设定了上下限,即便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也不会转化为国内价格的进一步下调,因此预计中国CPI中的能源组成部分不会下降太多,对家庭消费的提振作用也有限。

华宝信托驻上海经济学家聂文指出,疫情这一全球危机对供给端和需求端都造成了冻结的情况,而过低的油价也不利于全球需求的复苏。

2012到2016年中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制造业复苏缓慢及产能严重过剩等影响,中国PPI在彼时曾连续超过50个月陷于收缩区间;2016年中开始 大陆当局将去产能和去杠杆提上议程。

随着本轮工业品通缩预期上升,生产企业面临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亦会抑制其生产和投资欲望,在此背景下, 大陆亦有望积极进行政策对冲,可能继续进行定向降准等政策,而银行间利率可能继续走低。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楚天

来源:东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