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中共测试高超音速导弹 或变新版“卫星时刻”

《金融时报》近日报道,中国在8月测试了一枚具有核攻击能力的高超音速导弹,震惊国际社会。有分析指,这一事件或许会成为新版“卫星时刻”。

金融时报》近日报道,中国在8月测试了一枚具有核攻击能力的高超音速导弹,震惊国际社会。有分析指,这一事件或许会成为新版“卫星时刻”。

《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报道引述五位得悉这次测试的人说,中共军方发射了一枚火箭,该火箭携带一个高超音速滑翔器,在低轨道空间飞行,然后向其目标巡航下降。报道亦引述三位消息人士指出,这枚导弹落点与目标相差大约20英里,并未命中攻击目标。但有两人说,这次试验表明,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取得进展,美国对此感到意外。

但中共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对此极力否认,坚称这只是一个航天器。

时评人唐靖远表示,中共的这个新式导弹是抄袭前苏联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构想,当时被命名为部分轨道轰炸系统(Fractional Orbital Bombardment System, FOBS)。

因为在1966年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了《外层空间条约》,依照该条约,部署任何轨道武器都属于被禁止的范畴。当时苏联狡辩说,这个FOBS系统的飞行轨迹通常不会绕地球一周,因此属于“部分轨道”。

后来由于美苏谈判达成了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以及当时的技术限制,苏联最终放弃了这个计划。

唐靖远指出,如今中共炒苏联冷饭的举动涉嫌违反了国际公约,在空间轨道领域挑起了军备竞赛。由此就不难理解赵立坚的反应了。

大陆粉红自媒体称,中共测试的武器让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变成了一堆昂贵的废铁。

唐靖远认为,恐怕未必如此。中共的测试可能说明其初步掌握了FOBS的技术,但这很可能成为中美新冷战阶段的新版“卫星时刻”。

他解释说,“卫星时刻”是指苏联在1957年先于美国发射人类首枚人造卫星,美国受到刺激,因此大力赶超,并成功在此后数十年持续科技领先。

唐靖远指出,中共的炫耀还可能是促成澳、英、美三国联盟AUKUS同意联手开发高超音速武器的最直接因素,对中共来说,恐怕太空之利尚未得到,海底优势倒有可能先失去了。

另外,这次测试意味着中美战略威慑的局面可能被打破,所以美国有可能会采取更为积极的姿态防止中共入侵台湾。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韵

来源:希望之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