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危机降临? 诺奖得主:战火对粮食冲击更大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在最新一篇评论俄乌战争的文章中指出,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经济的制裁显然已产生严重影响,但任何对侵略者的制裁都必须付出代价,世界经济难免会受到重大冲击。问题是:有多严重?

克鲁曼在纽约时报专栏中指出,「普亭震撼」带给世界经济的冲击「很糟,但并非灾难性的」。具体来说,这波震撼似乎不太可能像1970年代重创世界经济的「石油震撼」一样严重。

如同1970年代的情况,世界经济此刻承受的打击也来自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俄罗斯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大国,而俄罗斯与乌克兰是小麦主要出口国。所以,俄乌战争正对能源和粮食价格产生重大冲击。

先谈能源。目前为止,欧洲对俄罗斯施加的制裁显然避开石油与天然气出口。美国虽已宣布禁止从俄国进口石油,但此举无关紧要,因为美国大可转向他国进口石油,俄国石油也仍能销往别处。但市场反应俨然像是全球石油供应都将受阻似的——或许是担心未来进一步的制裁,也可能因为全球能源公司唯恐遭到抵制,而「自行制裁」、自动避免采购俄罗斯原油。事实上,壳牌(Shell)已为日前以折价买进俄国石油的行为公开致歉,并表示不会再犯。

因此之故,原油实质(经通膨调整的)价格近来飙涨,直逼1979年伊朗革命期间所见的价位。

克鲁曼对这波油价飙升的幅度表示「有点讶异」。没错,俄罗斯是石油主要产国,但充其量只不过占全球石油生产11%左右。相形之下,1970年代波斯湾产油国开采的石油则占全球产量三分之一。

更何况,俄罗斯想必会另寻出路,在西方制裁的同时,仍能售出一部分数量可观的石油。

再者,当今世界经济不再像昔日那么倚赖石油。今日的「石油密集度」(oil intensity)——每1实质美元国内生产毛额(GDP)消耗的石油桶数——只有1970年代水准的一半。

至于天然气,欧洲仰赖俄罗斯大量供气,但天然气消耗量与季节性因素的关联性很强。随着欧洲冬季进入尾声,俄罗斯万一「断气」的冲击,要到今年年尾才会很显著,但欧洲也有充裕时间准备因应措施以减轻冲击。

因此,整体而言,普亭侵略行为导致的这波能源危机虽然严重,但或许不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克鲁曼认为,粮食冲击可能比能源更严重。在俄乌开战前,俄国斯与乌克兰合计占全球逾四分之一的小麦出口。如今俄国遭到制裁而乌克兰是战区,小麦价格狂飙不令人意外。俄军在乌克兰边境大规模集结之前,小麦每英斗价格不到8美元,如今已飙到大约13美元。

在欧美富裕国家,这波价格飙涨虽痛苦,但大致而言仍在可忍受范围之内,因为相对而言,食物花费只占先进国消费者整体支出的一小部分。但在经济较不宽裕的国家,粮食却占家庭预算支出很高的比率,因此所受的冲击严重许多。

最后,俄乌战争对经济政策有何影响?油价和粮价狂飙,势必会推升通膨率,让已经居高不下的通膨更令人不安。美国联准会(Fed)是否会为抑制通膨而大幅提高利率,进而打击经济成长?

克鲁曼说:「或许不会。」Fed长久来聚焦的不是「标题」通膨率,而是「内核」通膨率,剔除了波动大的食物与能源价格——这种做法向来禁得起考验。「普亭震撼」给粮食和能源价格带来的影响,正是Fed平常时会忽略的事件。投资人似乎也这么想:市场对未来数月Fed利率政策的预期看来一动也不动。

克鲁曼的结论是,整体而言,俄罗斯带给世界经济的冲击很糟糕,但或许也没有那么糟。倘若普亭吃定全世界会受他勒索,或许他又再次严重失算。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楚天

来源:世界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