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美国与中俄交恶“去全球化”浮台面 国际贸易正瓦解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面临的制裁几乎扼杀俄国际贸易能力;华尔街日报报导,这也标志着国际贸易“去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凸显,19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乐观氛围,从历史的漫漫长河来看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全面制裁,大大增加了俄国对外贸易的难度。图为俄罗斯国旗前的马士基航运公司货轮模型。(路透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面临的制裁几乎扼杀俄国际贸易能力;华尔街日报报导,这也标志着国际贸易“去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凸显,19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乐观氛围,从历史的漫漫长河来看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欧美的制裁包括停止购买俄罗斯能源,还有大幅切断俄国金融业的跨境支付能力,无不加大俄国对外贸易的难度;现在美国国会也在酝酿起草决议,敦促政府应致力将俄国逐出世界贸易组织(WTO)。

这些行动并不只是针对入侵行为的孤例,前世贸上诉机构法官、乔治城大学国际法教授詹妮弗·希尔曼(Jennifer Hillman)说:“我们所熟悉的、以世贸为内核的国际贸易体系正在瓦解”。

事实上,最近十几年来,全球化趋势就一直在慢慢消褪:2008年时,出口贸易贡献全球31%的国内生产总值(GDP),2020年降至26%;2010年时,牵涉到关税及贸易壁垒的国际贸易额为1260亿元,到最近几年,此数字已高达1兆5000亿元。

全球化一直受到诸如就业流失、未必符合国家利益等批评,前总统川普2018年发动对中国贸易战后,去全球化趋势浮上台面;新冠疫情下,美国高度仰赖外国生产的医疗用品及芯片更让此说备受讨论。

以世贸为内核的国际贸易体系,其实也不过是1995年冷战结束不久后才成形的态势;达特茅斯学院全球贸易史教授欧文(Douglas Irwin)表示,当时的思维是“从‘一个世界’看一切”,仿佛全世界都将在世贸的架构下,紧密地链接在一起。

在冷战后的乐观氛围下成立的世贸,不但没有逐出会员国的纪录,甚至根本没有创建相关制度;而随着美国与中国、俄罗斯的关系日趋恶化,这种思维已备受挑战。

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EI)成员史剑道(Derek Scissors)就说,当时的氛围“既特殊且天真”,很快就禁不起检验,一个全球性的贸易体系“恐怕只是一时的幻想”。

展望未来,希尔曼推测,全球将会出现更多由各个志同道合的国家组成一个集团,有些可能类似美墨加协定(USMCA)那样明文公诸于世,也有可能是无形但事实上存在的集团。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楚天

来源:联合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