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难忍清零政策 网民质疑为何不学国外 上热搜

2022年3月11日,上海市民在一家医院排队接受核酸检测。

越来越多中国人亲身感受到中共官方推行的COVID-19清零政策的痛楚,认为控制措施不应该比疾病本身对人民更有害。

在中国国内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一个关于中国为什么不能像其它国家一样放松对COVID-19限制的问题成为周三(3月23日)的热门话题,已经获得超过5亿浏览量。

微博是受到中共官方严格审查的社交媒体。这个帖子链接到周二(22日)中共国家卫生委员会COVID-19专家小组负责人的采访,该采访强调中国必须“坚持”清零政策。

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共政府流行病学家梁万年说,必须坚持动态清零这个总方针“不动摇”,同时等待一系列事情的发生:海外疫情下降,病毒变异变得不那么危险,以及更好的有效药、特效药和疫苗出现。

他说:“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我们会综合考虑中国疫情的态势……,然后采取更多适应的措施来应对这种疾病。”

美国有线电视台CNN报导说,对那些数着日子等着被解禁的中国人来说,这样的官方答案可能不会让人放心。对清零政策何时结束,中共卫生官员一直含糊其辞,中共的极端疫情政策没有设置“出口”。

但是在经历三年无休止的核酸检测、隔离扫码生活后,中国民间对中共当局疫情政策的反应已经发生了显著转变。

就在2021年夏天,上海传染病医生张文宏建议中国最终需要找到一种跟病毒共存的方法,还受到了猛烈的带民族主义色彩的网络攻击。

但现在,中国大陆网络上流传着对清零政策的公开质疑,目前中国大片地区因为清零政策、正对民众的正常生活强行设置各种限制,看医难、吃饭难成为普遍问题。

在北方的吉林省和河北省,有四个城市、至少2500万人被封锁,还有其它省的大量民众遭受封区、封市,包括富裕的一线城市上海和深圳

哪怕在这两个公认的拥有相对不错基础设施的城市,社会媒体上的民众投诉也在表明,那套确保当地居民获得所需日常生活物资的系统正在失灵,人们担心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封区或延长封区时间。

“我怎么能买到杂货?……孩子的药买不到……连医院预约都拿不到,我们怎么能拿到网上下的订单呢?”一位社交媒体用户写道,他所在的上海社区已经封锁了15天。

另一个人抱怨说,她在听了政府关于供应充足、无需囤积的保证后,现在却没有吃的了。她说:“他们说有充足食物……但他们没提没有足够的人去运送食物。”

周三,上海卫生部门回答了嘉定区市民报告购买杂货难的问题。官员们表示努力确保供应。但他们还说,如果发现阳性病例,一些社区的控制期可能会延长,因为需要重新开始排查和筛查工作。

一位社交媒体用户本周在微博上写道:“负责人真的没有仔细研究这个问题吗?里面的人付出的代价是无休无止的。”他所在的上海小区可能会延长封锁时间。

上周,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承认严格的清零政策是有代价的。他称,在控制病毒方面应以“最小的代价”寻求“最大的效果”。自那时起,中共官员们改称,他们将确保疫情管控方法和限制具有针对性。

中共国家卫生委员会高级官员焦亚辉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当局调整了大规模核酸检测措施,不再涉及整个城市,而是根据病毒出现的地方,针对特定的社区或区域。

Loading...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方寻

来源:大纪元记者王祥综合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