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联博:中共封城加剧全球通胀 程度胜过2020年

分析师表示,与2020年相比,中国最近的新冠疫情封锁对全球通胀的风险更大。(Shutterstock)

资产管理公司联博(Bernstein)的分析师表示,与2020年相比,中国最近的疫情封锁导致全球通胀上涨的风险更大。

美国财经新闻CNBC报导,联博分析师们在4月8日的一份说明中说,这是因为自病毒大流行开始以来,全球变得更加依赖中国商品。

2021年,中国在全球的出口份额上升到15.4%,至少是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

在过去几周里,中共政府通过封锁和旅行限制来对抗疫情,外国商界领袖称这些措施比2020年初更严格。居家令和病毒检测对上海等沿海经济中心的影响尤其严重。

联博分析师们在一份报告中说:“我们认为,中国封锁的宏观影响可能相当大。”

报告说,与大流行前的水平相比,上海的出口集装箱成本高出5倍,空运费高出2倍。报告还指出疫情封锁对供应商的交货时间有类似压力。因此,会有更高的通胀“出口”到国外,中国的大型贸易伙伴会特别受到影响,但同时这也会推迟中国自身的需求恢复。

由于供应链问题,中国电动汽车公司蔚来汽车在上周末宣布停产,周四(4月14日)恢复了部分生产。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表示,公司位于上海郊区和北方吉林省的工厂至少在周四前仍处于关闭状态。特斯拉的上海工厂已停产近三周,彭博社说,若按照每天约2,100辆的生产速度,大约已损失电动车产量达39,900辆。

联博说:“鉴于最近的这些封锁是在全球供应链已经紧张的情况下发生的……我们认为,与我们在2020年看到的情况相比,这次封锁对全球通胀和增长前景的影响可能要高得多。”

联博的分析还发现,海外对集装箱、船舶、稀土和太阳能板的大部分需求都是来自中国制造,还有相当部分的手机和电脑。

早在深圳封城前,一些经济学家就曾警告说,即使封锁只持续很短的时间,深圳供应中断及其后续影响,都可能会在封锁结束后持续数周的时间。

上海封城后,北美财经专家张经伦3月30日对大纪元表示,深圳封城的影响仍在持续,上海又开始封城,中国两大经济中心封锁所造成的物流中断和交货延迟,可能会加剧全球的通胀压力,特别是美国。

同一天,一些经济学家和企业高管告诉《华尔街日报》,中国反复爆发的疫情和不断变化的公共卫生政策所带来的物流问题,对企业造成压力,使得已在物价飙升中挣扎的全球经济,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

美国财商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李松筠对大纪元表示,中共“清零”政策不仅对民生造成极大干扰,还导致生产停滞、消费疲弱,让已经放缓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而且冲击全球供应链,导致货物供应短缺和延误,并进一步推高物价,加剧全球通胀压力。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楚天

来源:大纪元记者张婷综合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