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产经评论:保护主义再抬头 市场动荡难猜透

自2008年金融海啸后,全球倾力放宽货币政策,扭转了历来的金融市场逻辑,致使期间不少“熊市论”皆无实现,令“今次不同了”的解读大行其道,投资者渐渐地潜移默化,由当初诚惶诚恐,不相信资产升浪,到目前不少人反过来认定“救市论”可让价格急弹,故有指散户近期依然是愈跌愈买。然而,今次又会否不同了?

诚然,今次与过往的环球状况截然不同,世界已由具默契的“泛全球化”,变成各家自扫门前雪的“保护主义”,尤其当基本维生的物资短缺,各地分化的速度就必然加快,反映着过往跨国巨企赚尽全球金钱再派股息、回购股份来推高股价的时代过去。正因它们的生意是“跨领域”,其失势显然是世界大事,因预示货币流转的速度放慢,这是经济学上由一元变多元的概念,愈多人能愈快地运用手上的货币,才能让愈多的地方经济受惠,带旺各行各业,衍生所谓“经济乘数效应”。

简而言之,跨国巨企因其品牌价值昭著,具有加快各国货币流转的魅力,如今则因“保护主义”兴起而减慢了流转的速度,如是者,今次经济面临的衰退殊不简单,复原的速度也绝非2008年美国次按之役可比拟。正因世界各自为政或无奈陷入防疫封锁,“L形衰退”恐是最终的事实。

以上的判断绝非危言耸听,撇除贸易和能源争端不提,单是储粮已可印证“保护主义”会拖垮全球,亦是情非得已。对政府来说,民众一旦不满食品价格飙升,会带来政治风险。为此,多国已祭出禁止农产品出口的命令,例如全球最大棕榈油出口国印尼已限制相关产品输出国外;俄罗斯密谋以农产品作为持久战的筹码来箝制欧美制裁;世界第5大牛肉出口国阿根廷限制出口。不过,举凡政府干预只会预示别国粮价居高不下,甚或食品种类大减,民怨焉能不生?当权者若因而将矛头指向他国,就恐引发热战。

当瘟疫、战争、饥荒夹杂在一起,投资者就须认清事实,别以为今次资产洗牌抛售潮只是过眼云烟,数月后能复常!若回看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跌浪可达数十年,直至战争结束为止。

以史鉴今,除非新冠病毒、由俄罗斯发动的东欧战争,以及接下来大规模饥荒真正过去,否则本轮资产跌浪难言见底,投资者亦毋须估底,须知道过去逾十载所谓“便宜”是建基在没有上述3大利淡因素和“全球化”之上,故目前最好的做法是储足弹药,以免机遇真正到来时望门兴叹。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楚天

来源:东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