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俄乌战争导致国家悲剧,西方何时出手成悬念

七国集团内部就持续向基辅提供军事援助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这与美国对乌方提出的要求提供空防系统和进攻性的战斗机要求暂时态度犹豫,是相似的。在俄乌战争陷入战略相持的情况下,西方还没下定战略决心,是否不惜一切代价陪基辅玩到底。

俄罗斯发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已逾81天,这场被俄方刻意“矮化”的战争最终脱离了莫斯科舆论控制的轨道,变成举世皆知的谎言。

俄乌局势的发展不仅出乎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预料,而且也是克里姆林宫始料未及的,目前尚无有效的资料证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月21日和24日作出两项重大决定前的决策过程。

现在看来,普京当局最初的想法是,通过宣布对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引发乌克兰内部政局巨变,俄军趁机对乌战略目标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得到乌上层亲俄势力和亲俄民众的欢迎,里应外合之下,控制基辅重要地点及最高当局,随即以对乌克兰重要城市的全线攻击,占领其全境所有重要目标。

在此基础上,以“去纳粹化”和“非军事化”为口号,更迭乌克兰政权,扶植亲俄政府,解除乌克兰军队武装,进而并吞从乌东南到马里乌波尔一线,与克里米亚半岛相连,最终纳入俄罗斯版图,同时在乌克兰国家层面,修订加入北约的宪法条款,将其纳入俄罗斯的势力范围。

第一阶段战争的两个部分——“闪电战”和全面攻势相继以乌方抵抗强劲、西方外援逐步到位而迟滞不前,且因战线拉得过长,导致俄方损失惨重,后继乏力,乌方伺机展开反攻,乌首都附近俄军有被全歼危险,遂以和谈为契机,决定进行战略退却,收缩战线于乌东和乌南地区,专注于打通乌东和克里米亚两地,使战争转入第二阶段,克里姆林宫期望短期内夺取乌东南部,并与克里米亚半岛连成一线,制造赢的格局,以提振民心士气。

然而第二阶段仍未达预期目标,不仅在乌东南部的作战行动严重受阻,进攻迟缓,而且为向5.9“卫国战争胜利”77周年纪念阅兵式献礼而发动的对马里乌波尔市的强攻,也未赢得决定性战果。

近日,在乌军对俄军轰炸逾两个月的哈尔科夫市展开反攻情况下,有迹象显示,继俄方从第一大城市基辅周边撤军后,俄前线部队正在从这座乌第二大城市大规模撤离部队,乌军乘胜对俄方占据的伊久姆发起反攻。

总体来看,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俄方始终未能在乌克兰战争前线取得重要突破,无差别轰炸使乌军民死伤严重,甚至使一些城市变成废墟,但在所有战略性城市,俄方均未赢得胜利,进攻停滞不前,相反乌方扭转战局后展开局部反攻,收效明显,首都基辅和哈尔科夫周边的情况鼓舞了乌克兰朝野坚定抗俄的意志。

这就使从战争之初以来启动的和平谈判自达成“伊斯坦布尔共识”后就再无有意义的进展,尽管双方都曾表露和谈意愿,但在战场上形势发生逆转的背景下,让基辅接受俄方开出的条件以达成协定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而俄方同样无法接受两个结果:在乌克兰战败,或者按照乌方新的条件达成协定。

早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为恢复乌俄会谈提出了先决条件——俄军全面撤退到2月24日前的俄乌边界线外,并确保不消灭仍残留于马里乌波尔市的乌军和平民。

在后者基础上达成俄乌协定,将使克里姆林宫无地自容。

同样,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最近也已表明,它不会接受在乌克兰战败的结果。

我们此前判断的俄乌战争进入战略相持的状况已经持续了接近两个月,俄方进攻缓慢,但在一些地区仍在持续;乌方展开反攻,取得一些战果,但战争形势仍未全面扭转,持久战格局已然成型。

第二个方面,由于战争拖的时间超过预期,俄方保持后续跟进能力面临挑战,为求速战速决,或者寻求重大进展,双方的战斗将更为血腥和残酷。

乌方承认,近来战场上的伤亡变得更严重,乌克兰国会议员乌斯蒂诺娃近日在美国的德国马歇尔基金圆桌会议上说,乌克兰前线现在犹如地狱,“我们失去的士兵比战争开始时要多得多”,同时,乌方认为,俄方阵亡官兵高达2.5万人,远高于西方的估计——1.2万人。不管怎样,随着战争的延长和取胜的欲望满足更紧迫,战场上的牺牲将愈益扩大。

在此背景下,和平谈判暂时不会变成现实选项,俄乌战争任何一方快速取得质的突破,关键取决于它们能否取得战略级别的外援,并阻止对方获得同类外援。

正当俄乌战局陷入胶着,双方战略相持局面暂无动力改变之际,西方在将访问基辅变成一股风潮之后,一些关键国家正寻求推动莫斯科以谈判途径解决问题,从连任后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到德国总理朔尔茨,相继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电话会谈,再到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通话,都敦促莫斯科尽快停火。

这些举动显示出西方的核心成员希望在当前局势下谋求管控危机,并以建设性方式解决问题。担心触怒莫斯科导致更大危机的意识,在主要大国那里仍是一个现实课题,比如马克龙就强调,假如希望莫斯科和平解决问题,就不要激怒它,但正如奥斯汀所称的,尽管他在与莫斯科进行接触,但并不意味着美国(西方)对俄乌战争的政策发生了改变。

刚刚举行的七国集团外长会议重申了继续推动对俄煤炭和石油减少进口或实施禁令,致力于确保食品、能源和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并在“必要”的情况下,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和防务援助。

从中可以看出,七国集团内部就持续向基辅提供军事援助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这与美国对乌方提出的要求提供空防系统和进攻性的战斗机要求暂时态度犹豫,是相似的。在俄乌战争陷入战略相持的情况下,西方还没下定战略决心,是否不惜一切代价陪基辅玩到底。

另一方面也说明,美国拜登当局及其主要盟友对克里姆林宫的情况是掌握的,对其下一步可能采取的步骤和措施,是了解并作出相应预案的,即便是出现极端情况——比如动用战术核武器,它们必定预备了反应机制。

乌克兰方面在战争相对顺利,扭转局势的情况下,希望一鼓作气,不仅击败莫斯科,而且加强对乌东地区的主权,进而收回克里米亚地区。总体上,西方希望在现有的支持下,乌克兰靠自身做到这些。

可以说,假如它们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那么需要莫斯科有了新的动作,或者俄内部出现重要变化。很大程度上,美国及其关键盟友的态度是,必须要等待普京当局先行动,然后它们作出反应,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就好比尽管拜登当局早已洞悉莫斯科会入侵乌克兰,但在战前并无实质动作一样。

不管怎样,离俄乌战争现阶段的战略相持局面出现重要变局的时间不会太远了。全世界都很担忧,如果关键性的外部力量不及时介入,俄乌战争将造成更大牺牲——事实上这场战争对俄乌来说,都正在变成罕见的国家悲剧——尤其对于莫斯科而言,也许因为这场战争,它要付出几代人的代价。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江一

来源:亚欧视点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