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杜耀明:一场咨询,浮露特区施政变化的四点线索

作者:

动用大约六千亿公帑、填海造地一千公顷的“明日大屿”计划完成公众咨询,不过特区当局的咨询表现惨不忍睹,看来新香港新人士新作风之下,常识已成历史,过往广邀公众参与的咨询工作,变成处处设防的操作。

当局今次咨询民意的做法,给十一个民间团体评为“三无咨询”,即一无主动公布咨询何时开始及以何方法进行,二是无引发公众关注及表达意见,三是无公信力——因为当局只注重其认定团体的意见,其他则视为噪音。因此今次咨询,可谓是自咨自询。

特区当局的问题,其实比这些批评还要严重,因为咨询根本没有依法行事。根据《明报》报道,负责咨询公众的顾问公司,在其签订的招标文件中清楚规定,顾问公司需要主办及参加的“公众参与”活动,包括工作坊、公众论坛、焦点小组会议、实地考察等等,并须向不同群体解说计划及回应公众的意见。

这些有关“公众参与”(public engagement)的规定,过往香港一些大规模公共建设计划如“西九文化区”,都有类似安排,以体现施政开明及问责原则。今次较特别之处,相信是由于填海计划规模庞大,其影响跨越不同世代,因此要求顾问公司提出建议,以引发年青人及专业人士参与其中。Public Engagement一词,参照过去的做法以至字典的解释,是指主办者设法引起市民兴趣或动机,从而参与其中,绝非守株待兔,而Public除了人人有份齐参与,还有公开的意思。

反观今次所谓公众参与的活动,既有违引发参与的要求,也不符公众及公开的原则。顾问公司并没有举办公众论坛,也不见有什么活动引发年青人参与,这首先是违反了招标文件白纸黑字的法律规定。不论是顾问公司违规而当局庸懒躺平,因此不作追究,还是当局主动要求顾问公司不遵守规定,以削弱公众参与,同样视合约以至法治为无物。

其次,官方主动咨询的“公众”乃经过过滤及收窄,仅限于官方认定的团体,如六个专业团体、商界组织、法定机构等。个别团体或界别人士如获邀的话,亦可参加闭门咨询会。其他团体不获邀的话,则与一般市民命运相同,在官方眼中都不属于受尊重的“公众”,无权参与会议,更不要说向官员当面痛陈利害,引起公共讨论。

其三,官方态度不仅是守株待兔,看来更尽力避免市民注意。民意咨询原来在去年底开始,但由于政府并未公布公众参与的计划内容及方法,知情者不多。三星期后,当局为今次咨询设立网站,不过公众两天后看传媒报道,才知道一般人只可经网站向政府表达意见。当局从来没打算按顾问合约条文的规定,提供畅所欲言的公众论坛,并当场对公众意见作出回应。

其四,咨询期差不多完结,官方才澄清咨询原来是立场先行,是不容讨论应否推行填海工程,只可探讨如何做得更好。一些民间团体经过深入调查全球200个大型填海计划,写好一份五万多字的研究报告,指出多项原因导致近八成计划是烂尾收场。对此,当局只懂破口大骂,却没有据理反驳。也尽管不少专家学者从城市规划、气候变化、财政能力等等角度,摆事实讲道理,探讨“明日大屿”的潜在风险和危机,结论是不建为妙,但政府索性笑骂由人,不加回应。

由始至今,官方人为地扭曲“公众”和“参与”的定义,只限政府认可的团体或人士,才能有闭门面谈的难得机会,与官员讨论如何做好填海计划,其他人等则只可通过电邮向一个官方未公布的网站提交意见,将参与贬低为表达一己意见的机会而已。最后,咨询结束,官方无须公开收集所得的意见书,看来既没耐性也没理性去解答市民的质疑,否则不会遇到民间的调查报告也随意指骂为“企图抹黑”。

一场不伦不类的咨询,见证掌权者又要公众参与的美名,却又目无公众、贬视参与,他们敢于践踏法律尊严,却怯于展开公共议题辩论。不过,纵使多么碍眼,都无碍他们掌握权位,定夺香港未来发展,这一切正是眼下香港“由治入兴”的一幅政治浮世绘。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江一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