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警告:夏威夷灾区面临更大次生灾害威胁 连喝水也不安全(图)

——警告:夏威夷灾区面临更大次生灾害威胁

▲夏威夷毛伊岛野火已经酿成89人死亡,成为美国现代史上最惨重野火。(图/路透,下同。)

夏威夷野火震惊全球,美国普度大学(Purdue University)环境土木工程教授惠尔顿(Andrew Whelton)指出,火势扑灭后,除了断垣残壁、碎玻璃、外露钢筋等可见危险以外,化学危害也将存在于空气、水体、土壤、残存建筑物之中,尽管肉眼无法察觉,但其危害范围恐怕远超灾区,并且持续多年、挥之不去。

惠尔顿指出,火灾产生黑烟,即燃烧不完全的迹象,而塑胶、油漆、垃圾、水管、建材等物质,燃烧后可能产生成千上万种化学物质,甚至释出有毒气体及粒子,一旦进入空气,恐于降雨后落至地面渗进土壤,或者被人体吸入。举例而言,苯、铅、石棉、多环芳香烃(PAH) ,都是火灾后在灰烬、河流、供水系统中的常见化学物质。

如果人体接触高浓度化学物质,恐怕造成立即性伤害,例如恶心、呕吐、晕眩、红疹及呼吸道问题等。夏威夷州公卫官员建议,若想要返回查看房屋残骸,记得穿着包覆脚趾的鞋子、N95口罩、耐化学手套等防护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建筑物被认为结构上很安全,也可能带有污染,因为粒子及烟雾可以透过裂缝、门窗及其他入口进入,附着于物体表面,或者渗入织物等,需要专业修复公司清洁或去污。

此外,野火也会导致水污染,塑胶管线或供水系统建材加热后,可能分解并释出化学物质,水压失衡也导致污染物更容易进入管道,这些都是简单冲洗无法除去的。事实上,毛伊郡11日已对受灾最严重的上库拉(Upper Kula)及拉海纳(Lahaina)发布“水源不安全”警告,要求居民只能喝瓶装水,以避免有害化学物质风险。

惠尔顿认为,为了因应上述污染,灾后重建过程之中,水源及土壤的检查与检验至关重要。他建议设置控制屏障,避免污染水流入海洋,伤害环境与水生生物,也呼吁对残骸进行特殊处理,切勿随意弃置。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冬琪

来源:ETtoday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