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共国为什么缺乏百年老店,百年企业,百年建筑?【阿波罗网报道】

阿波罗网林亿报道/周日,知名推特账号“老满频道”发文称,中国虽然是基建大国,但是在工程领域,无论是技术上、材料上还是管理上,对于全球来说都没有什么显著贡献,与基建大国的地位毫不匹配。举例的话,就高楼大厦的幕墙使用的螺丝,这玩意进口货的质量就吊打国产。在管理领域就更惨烈了,中国式的总包和分包转包模式,无法应对精细工程的需要。但凡成品具有艺术性或者美学方面的考量,就不是中国任何一家工程公司可以承担的业务范畴

这是因为,中国任何一家工程公司,为了极限性的缩减成本,现在都是轻资产模式,除了极少数的管理人员,他们不再培养和雇佣技术工人,精细的手艺和高端的施工工艺,不再代代相传。所有的一线工人都分散到大大小小的包工头手里,干几年就各自散伙,精细的手艺不可能传承得下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所有的公共建筑,最终的完成效果基本上都大同小异。中国一二线的城市面貌因此千篇一律。偶尔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建筑,成本全都大幅超出预算,而这是不可容忍的,事后追责让负责人后悔不已,并在行业内口口相传,因此越来越没有人愿意创新。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最简单的大路货,或者说标准化设计大行其道,反过来又强化了以极致的成本管控为方向的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技术进步和艺术性的提升,总归是需要成本支持的。严厉的成本管控当然压制了所有方向上的进步,这是毫无办法的事。

所以,中国式的基建大国,始终都是低水平上的重复建设。无非如此而已。

很多网友对上述现象非常认同,有的还是感同身受。

”赞同!从具体的角度来看,中国建筑工程系统性质量是经不住时光的冲刷,新建筑在25-30岁时所有构建材料、工艺、连接件等包括水泥砂浆、钢筋混泥土都开始材料衰败寿命周期,维护成本陡然上升!有一些气密水密封堵材料更是会在10-15年就正常开始材料衰惫。而快速设计极速施工等环节造成这一切无可避免!”

“中国不可能存在百年建筑,在欧美这是不可想象的。”

“最后都是几乎毫无专业培养可言的农民工负责实施的,我一直好奇还有没有建筑公司养建筑工人的,目前看来是没有了。”

“这就是包工头经济,一切都是为了压低成本。洼地的特点就是做题家+包工头。”

“工程行业,工业产品,都是不断的设计产品,发现缺陷,改进缺陷的过程。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地专心做产品,不断的积累,才能赶上和超越老外。这个积累周期可能是几十年,上百年。霍尼韦尔,艾默生都是100多年历史,施耐德西门子都有快200年的历史。”

“今天中国工程承包模式是2000年左右固定下来的,任何工程都要先来个总包,而这个总包基本都是央企国企,先由他们扒层皮,而之后一级分包,能拿到这一级分包的仍然是国企央企,然后就这样层层分包,到最后真正干活的包公队手里,油水都没有了(接下)。”“我们的基建工程只生产两样东西,一是垃圾建筑,二是建筑垃圾。”

“这就是大国制造业的缩影,大国就是一个简单的组装厂而已,没有比较高的技术含量在里面,有的话都是外资投资的时候带过来的技术,自主研发的很少,因此只要科技脱钩,大国的生产技术就只能停留在这个阶段甚至倒退。“

阿波罗网杨旭表示,赚钱,而且要赚快钱,不肯坐冷板凳,是中国人的普遍心态,所以无论是教育还是科研,工程还是产品,各行各行都很难出精品。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阿波罗网林亿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