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关于烟花爆竹过去的回忆

作者:

已经有很多年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了。近几天看到一则消息,提到要对“全面禁售禁燃烟花爆竹规定”作出修改。

我是1950年代出生的人,在我的印象中,过去的人家都不怎么有钱,自然也就没有多少闲钱购买烟花爆竹。逢年过节,如果有商户人家燃放鞭炮,会有围观的小孩,等着燃放之后,从炮仗碎屑中,寻找漏爆的鞭炮,兴高采烈地重新燃放一次。

很少有小孩能大手大脚的购买鞭炮,随心所欲地燃放。普通人家过年,就是比平常日子吃好一点,穿好一点,玩好一点。

后来我下乡当了知青,在农村待了十年,我所在的村子,没看见谁家过年有放鞭炮的。

1978年恢复高考,我离开农村,进入大学读书。第二年过年,我去成都,发现省城年味比地方浓厚。许多公园都在搭台唱戏,公园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我站在人民公园的露天戏台前,看了一折《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这一年过年的高潮,是青羊宫的灯会。从未见过那么多各种形状的灯,椭圆的,长方形的,或是龙灯,鲤鱼灯,聚集在一个巨大的园子里,发出璀璨的光芒,琳琅满目,争奇斗艳。有一种走马灯,描绘有民间故事、历史人物,在不停的旋转中寓教于乐,讲述着流传久远的文化。

杜甫草堂的甬道旁,禁绝多年的交谊舞又重现于世。不过搭配比较奇特。一个老头领着一个姑娘翩翩起舞,老头显然是过去就会跳的,姑娘却是新学。曾经的断代,需要经过传承才能连续。更多的游人,是用了好奇的目光,从旁观赏。优美的舞姿,自由开放的心态,呈现出浓浓的年味文化。

1983年我去了渡口,这地方当时还不叫攀枝花,才第一次见识了移民城市的年味。大年三十晚上,所有的鞭炮都集中在午夜12点同时燃放。而且燃放的地点,不是在空地,而选在楼房的过道中,目的是形成巨大共鸣。所以一到12点,像重庆一样属于山城的渡口,山上山下、楼上楼下,乒乒乓乓、轰轰隆隆、哐……嘣……如同第三次世界大战打响,其场面惊心动魄,震耳欲聋。遥远一看,所有的楼房都在闪光,如同遭遇爆破。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我吓了一跳,久久不能平静。后来有了经验,每逢除夜,只要还差5分钟到12点,我就将门窗全部关闭,窗帘拉上,虽然不能完全隔绝音响,但至少可以降低音量。

更疯狂的举动,是大年初一,一大早你还在熟睡中,楼道中突然“轰”的一声巨响,连床都震动了。然后是又一轮鞭炮齐鸣,如同昨晚的爆竹阵仗,震耳欲聋,远近呼应,响成一片。

实话说,我不喜欢这种年味。还记得那年从青羊宫看了灯会回城,因为时间已是半夜以后,公交车已经收班,回盐市口只能步行。我和父亲一路走来,沿途会碰到比我更喜欢年味的小孩,手里举着烟花,不停的晃动,划出一圈圈的光亮。偶尔,也点燃一个鞭炮,砰的一响,年的味道,就在这光亮的晃动中,鞭炮的响声中,让你浓浓的感受到了。很自然地就联想到古人的“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然而后来,这鞭炮的制作,渐渐在往战场音响的效果靠近,甚而至于号称10万响、20万响、30万响。虽然并非真正这么多,但分贝量确实大得惊人,而且持续时间有好几分钟。特别是它结束时的最后一响,那真是有点地动山摇,如同炸弹爆炸。

坦率说,我不反对放鞭炮,虽然我这辈子没放过一次鞭炮。但把鞭炮制造得如同炮弹,这是有失传统年味的。现在的城市人口密度这么大,楼房这么密集,不像过去的平房,更不像过去一家一户,钱不多,只能买三五个炮仗,都是单响的,那不也是年味么?现在倒好,一千响、一万响、十万响、二十万响,还要拿到楼房过道来放,人口密集处来放,这已经不是传统年味了。

作为一种纠偏,近年来禁放烟花爆竹,似乎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其实我们仍然可以放鞭炮,就放那种单响的,也可以放魔术弹,放烟花,放小蜜蜂。需要做的,就是制定严格的规范,控制住厂家的生产,不让超过标准的鞭炮进入市场。总之,适度就好,既延续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民俗,又尽可能的避免了环境污染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这几年,乡下的年味是如何一种情景,我不是很清楚。有朋友抱怨说,他妻子家兄弟姊妹八人,过年每家吃一天,要走八天。小孩子更是多到成群,有几十个,每人200元压岁钱,一轮下来,6000元一月的工资还刹不住。至于炫富、赌博、攀比、传销,在乡村好像有点大行其道,这就与传统年味相去甚远。据闻有个外出打工的青年,过年投身赌博,一夜之间输了3万块钱。原本想赢别人,结果输了自己,心情定然非常沮丧。何苦来呢?

对于过年,我已经没有了儿时的盼望。年味渐淡,似乎越行越远。但我仍旧喜欢过年,因为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儿媳,会回家团年。大家聚在一起,叙叙话,便是一种天伦,一种年味。我们不再因为饥饿而盼望过年,也不再因为想穿新衣而期待过节。只要愿意,可以常常吃过年的饭菜,穿时髦的新衣,花自己想花的钱。如果再放上一点儿鞭炮,岂不就是中国人祖祖辈辈有过的年味吗?

2023-12-29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吴量

来源:青衣仙子的二维空间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