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不再宜居的香港(一):消费降级的餐饮与大量倒闭的食肆

香港一处购物区外悬挂的中国国旗与香港区旗 美联社图片

近几年来,香港的消费降级和治安恶化现象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台就此推出三集系列报道《不再宜居的香港》的第一篇,几位受访香港市民讲述了他们所见的香港餐饮业情况,包括消费降级现象和餐厅的倒闭等问题。

戴维(David)是位港岛居民。二十多年前,本在美国湾区做工程师的他为了照顾父母回港居住。他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但仍能看到在餐饮方面的消费降级现象:“一开始我回到香港的时候,一个饭大概三十几、四十,现在七十几、八十几也很正常,翻了一倍。我自己能负担,但是知道有的朋友有困难。”

居住在深水埗的陶小姐从事设计行业。她表示,近年来,她观察到的现象是:“食肆安静了,以前要排队等位的食肆,现在不用等这么久了。”

尽管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于今年2月公布的数字,在2023年全年,香港餐饮业的总收益价值临时估计为1095亿港元,与2022年比较,以价值和数量计分别上升了26.1%和21.6%,但是在多位受访市民看来,餐饮业的萧条都是很明显的事实。戴维告诉记者,他觉得这种萧条对中下阶层的影响很大:“物价影响到了其他阶层。以前对未来有信心的时候,大家都愿意用钱。以前一顿饭七十几、八十几的时候,大家都很热衷上街吃饭,没问题的。这两年市面萧条了很多,很多做饮食的找不到东西做。”

他表示,他所看到的现象是,有的餐饮业老板说做不到生意,有的仍然说生意很好做。但是:“我认识开公司做洗碗的说,生意大概九分之七左右不见了,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些酒楼有生意但是自己不用洗碗。我这个阶层见到的就是这样,有点古怪的。”

在港岛、九龙都有居住经历,近年来多次往返美国、香港两地的小英(化名)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感受。去年夏天,她在回到香港后看到的情况是:“以前常去的时代广场,很多层全都是食肆,不是大排档,是一家家大餐厅,各种不同的餐厅都有,通常要排队。如果吃饭时间是晚上七八点,要排大长龙。但是现在我们去了,没人排队,觉得少了很多人。”

她表示,她在时代广场注意到,以前她和亲友常去的、比较好吃的餐厅有的倒闭了,有的改成别的了,开着门的也不用预定,可以直接走进去:“有的日式餐厅、特色一点的,直接是没客的,但是当时我们不觉得便宜,只是觉得没客人,觉得消费很差,没有人。当然,这是讲普罗大众去的地方。听说马会这种(高端场所),都是生意很好。”

目前居住在深水埗的陶小姐表示,她的感受是她熟悉的茶餐厅已经倒闭了:“可能我自己有一些熟悉的茶餐厅,我觉得它们很好,但是可能已经没有了,我会尝试去第二间吃,会觉得不是很合自己口味,环境水准都不是很合适自己。”

戴维则告诉记者,目前据他所见的情况是,在繁华的区域,大量店铺已经倒闭了:“眼见以前很旺的区,铜锣湾、湾仔,很多死铺的,租了很久都租不出去。走在街上看,一间店没了变成一个常态,反而见到开的,我们就觉得竟然有家店开了!以前不是这样,以前见到一家店没了会是新闻,现在见到有家店开了反而是个新闻。”

2020年7月13日日落时分的香港天际线(美联社)

消费降级:从茶餐厅到两?饭,再到十元叉烧饭和自带午餐

在2020—2022年新冠疫情流行期间,香港当局曾断续地实行过餐厅在下午六点之后不得提供堂食的政策。当时,不少茶餐厅都在提供有一饭两菜的、粤语称为“两?饭”的廉价盒饭,用于满足外卖需求。然而,在这种封控措施解除之后,这一情况仍未变化。戴维表示:“主要就是这两年发生的事,见到有店在转型,比如两?饭。或者那间店还在开着,但不是以前的高端消费。”

上个月,一间香港餐厅宣布推出价格仅为十元的叉烧饭一事,引起了舆论的热烈关注。据多家媒体报道,提供十元叉烧饭的餐厅排起了食客长龙,一个中午就能出售数百份这种廉价叉烧饭。小英告诉记者,根据她的了解,目前香港在餐饮方面的消费降级现象只怕是更严重:“特别是打工的人,比如中环上班的女孩子,都会带饭,在以前这是很少的。以前通常都是中午去街上吃饭,约朋友一起吃饭,这是很平常的,但是现在为了省钱所以带饭。”

她也表示,有的连锁餐饮店尽管物价没有太多变化,:“比如去麦当劳、美心,差不多是这样的价钱,但是分量少了很多,多样性也少了。”

那么,香港为什么会出现他们所说的这些现象呢?这一问题,我们将会在本系列报道的第二篇中进行展示。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楚天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