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警告:小心这次中共连本钱都给你吞掉

——北京发超长期国债 分析:中共没打算还本

中共财政部5月13日称,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约1,385亿美元)。官媒报导称,除专项用途外,其资金还将用于解决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 有分析指,1万亿元对目前的经济困境犹如杯水车薪,其主要目的是维持地方政府的基本运营,未来数年,恐成常态化。此外,在当前政治与经济的乱局之下,发行20、30年,甚至50年的超长期国债,中共根本没有还本的打算。

中共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约1,385亿美元)。图为中共央行资料照。

中共财政部5月13日称,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约1,385亿美元)。官媒报导称,除专项用途外,其资金还将用于解决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

有分析指,1万亿元对目前的经济困境犹如杯水车薪,其主要目的是维持地方政府的基本运营,未来数年,恐成常态化。此外,在当前政治与经济的乱局之下,发行20、30年,甚至50年的超长期国债,中共根本没有还本的打算。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期限分别为20年、30年及50年。早在今年3月的中共“两会”期间,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强已在报告中称,从今年开始将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连续几年”及“超长期”成为国债发行的关注点,其中,长达50年的还债期限引发各种议论。

专家:主要是维持地方政府运营

旅美华裔经济学者李恒青对大纪元表示,1万亿人民币对目前糟糕的中国经济根本起不到实质作用,发债的主要目的是维持地方政府的基本运营。

“现在中国经济垮塌的速度惊人,过去两三年各种手段都用了,就是不见好转,现在从中央到地方,中共政府的财政收入的来源基本面临枯竭,特别是对地方政府来说,土地财政占据其财政收入的30%、40%,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实际上很多地方政府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1万亿的国债对当前的中国经济问题犹如杯水车薪,发国债的主要用途是给地方政府发工资。”李恒青说。

北美投资顾问Mike Sun也质疑中共声称的发国债刺激经济的说法,他对大纪元表示,“20年、30年、甚至50年的超长期国债,可谓开了先河,今后数年这样发债将成为维持地方政府运营的经济支撑,同时发行超长期国债将成为常态。”

Mike Sun解释,“1999年开始实施房改政策后,在过去二十多年,地方政府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是出卖土地的收入,即所谓的土地财政,但是房地产爆雷后,宣告土地财政走到了尽头,现在地方政府无其它财政收入填补这一巨大空白,只有靠发债来维持地方政府的运营,而且未来数年基本都需要依靠。”

针对发行超长期国债,中共国务院旗下的《经济日报》5月13日发表文章,一方面称,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特别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强调要把政策工具用足、用好,特别是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

另一方面,文章又承认不少地方收支矛盾还较为突出,声称为了确保基层(地方)“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按时足额支出,中共中央将把超长期国债的资金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

“超长期”是以时间换空间

中共这次超长期国债的最长还债期限长达50年,引起专家的关注。美国经济学者黄大伟对大纪元表示,中共的地方政府债务巨大,财政面临空前困境,中共政府试图借助超长期国债,“以时间换空间”的手段让老百姓买单,化解地方政府天文数字级的债务。

中共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具体有多少债务,是中共的一个秘密。黄大伟说,高盛估算中共地方政府债务高达90多万亿元人民币(超过12.5万亿美元),美国财长耶伦估计有60多万亿(超过8.3万亿美元),而中共宣称是30~40万亿(约4.2~5.5万亿美元)。

“这样巨额的债务,显然中共政府是无力偿还的,目前应该有十几、二十万亿(约1.4万亿美元以上至2.8万亿美元)的债务需要偿还。如何还债?我曾推测中共政府会以发债的形式偿还,估计它趁现在利率低,大概一年发12万亿元(约1.7万亿美元)、用五年时间偿还60万亿的巨债。”黄大伟说。

黄大伟表示,中共现在发行超长期国债,二三十年的已经非常夸张了,还有50年的,相当罕见,相当于“以时间换空间”来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但是这类超长期国债投资价值并不大,因为通货膨胀的风险巨大。回顾一下50年前的人民币、或者美元的购买力与现在的相比,其差异是数量级的。

分析:中共希望百姓买单没打算还本

中共公布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安排是,5月17日发行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5月24日发行20年期,6月14日发行50年期。其中,2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两批,分别分3、4次发行;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三批,每批分4次发行;5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一批,分3次发行。

值得注意的是,6,000亿元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从5月17日开始发行,到11月15日结束,历时约半年,发行次数共12次。

李恒青表示,6,000亿元的数目占据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大部分,历时半年有两个目的,一是分散大量发债对市场流动性的挤压影响,二是花时间慢慢渗透,让老百姓买单。

“中国的银行数据显示,中国的个人存款总额近150万亿元人民币(约20.8万亿美元),中共迫切希望老百姓来买国债。如果卖不出去,可能搞成‘爱国债’的形式,逼着老百姓、企业、有钱人买。”李恒青说。

据中共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5月10日发表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4年第一季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贷款余额近人民币250万亿元、存款余额近300万亿元。

报告称,今年3月底在约296万亿元(约41万亿美元)的存款总量中,居民占49%、企业占27%、政府占14%,较疫情前的2019年分别为:上升7.1个百分点、下降4.2个、下降3.3个百分点。

报告还称,企业和居民的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定期和活期存款比重由2017年的“六四开”升至目前的“七三开”,认为“居民消费有待恢复、总需求不足,存款主要留存在居民部门(城乡居民和个体经营者),没有进一步通过居民部门支出转化为企业存款”。

李恒青表示,中共希望老百姓把没有用于消费的存款购买国债,配合政府的意图进行投资或化解政府的债务。“但问题是,在当前政治与经济的乱局之下,发行20、30年,甚至50年的超长期国债,其实中共根本没有还本的打算,另外,谁能保证中共政权在这期间不会倒台?”

黄大伟警告,30年、50年的超长期国债的推销效果不容乐观,如果市场反应冷淡,最终可能央行出面接盘,也就是印钞,这可能加剧人民币以国债为锚定的恶果,可能带来恶性通胀。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方寻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