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一夜之间 中国多家银行消息传来

近日,中国多家商业银行突然暂停销售大额定期存款。当前,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恒丰银行已停止受理部分大额存单新业务。

据日经亚洲(Nikkei Asia)报道,私营银行中国民生银行5月初停止了新的大面额存单销售。这些固定收益储蓄账户的持有期限为6个月或以上,最低存款额为20万元人民币,约合27695美元。

存款证是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其客户包括公司。

但是,这些产品支付的利息超过了普通储蓄账户的利息,促使一些银行修改销售策略。

中国的银行正在努力增加新贷款的发放,企业和家庭的经济前景都面临着严重的不确定性。

4月份,用于资本支出和购房的长期融资金额同比骤降56%。

据悉,银行的利润率一直在稳步下降。

据国家金融监管局报告,截至2023年12月,所有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率为1.69%,为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

银行业自律机构将1.8%的利润率作为维持银行财务健康的警戒线。

中国四大银行公布的2023年利润率均低于该阈值。

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周一维持贷款优惠利率不变。

作为向顶级企业贷款的参考的一年期利率保持在3.45%。

影响抵押贷款定价的五年期利率仍保持在3.95%。

中国央行的举措似乎考虑到了银行业的现状,降息将刺激融资需求,但也会给整体利润率带来下行压力。盈利下降将给清算不良贷款带来更多障碍。

有分析指出,银行突然取消大额定期存款,是逼着存户购买北京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国的银行数据显示,中国的个人存款总额近150万亿元人民币,北京当局迫切希望老百姓来买国债。如果卖不出去,可能搞成‘爱国债’的形式,逼着老百姓、企业、有钱人买。

据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5月10日发表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4年第一季报告显示,企业和居民的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定期和活期存款比重由2017年的“六四开”升至目前的“七三开”。如今的形势,中共希望老百姓把没有用于消费的存款购买国债,配合政府的意图进行投资或化解政府的债务。如果30年、50年的超长期国债的推销效果不容乐观,最终可能央行出面接盘,也就是印钞,这可能加剧人民币以国债为锚定的恶果,可能带来恶性通胀。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华

来源:FX168财经 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