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不再有中国冲击 纽时:美国拥抱廉价中国商品时代已终结

美媒《纽约时报》的专题报导中指出,21世纪前20年中,大量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迫使一些美国工厂倒闭,大约有100多万美国工人失去工作。虽然沃尔玛和亚马逊等折扣商店与电商靠销售低价商品大赚其钱,但美国人终于做出反抗。在工厂倒闭、工业萧条和工资长期停滞的刺激下,美国人在2016年选出川普总统,与中国开打贸易战。4年后,他们又选了另一位拜登总统,让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变本加厉。

美国拥抱廉价中国商品时代已终结,不会再有第2次“中国冲击”了。(图/Shutterstock达志影像)

在21世纪的前20年里,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货架上的许多消费品价格愈来愈便宜,这些商品让欧美国家的人民失去了许多工作机会,但也让他们以极低的价格享受来自中国与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商品,这些商品从服饰、球鞋到家用电器与电脑,几乎无所不包。不过,西方世界拥抱中国廉价商品的时代似乎已走到尽头。

美媒《纽约时报》的专题报导中指出,21世纪前20年中,大量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迫使一些美国工厂倒闭,大约有100多万美国工人失去工作。虽然沃尔玛亚马逊等折扣商店与电商靠销售低价商品大赚其钱,但美国人终于做出反抗。在工厂倒闭、工业萧条和工资长期停滞的刺激下,美国人在2016年选出川普总统,与中国开打贸易战。4年后,他们又选了另一位拜登总统,让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变本加厉。

川普和拜登采取了一些相同的行动,用提高中国商品成本来重振和保护美国工厂,加税是最常见的手法。从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税率,就知道廉价中国商品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民主、共和两党都在竞相切断与中国的联系,议员们抨击中国漠视劳工权益、窃取知识产权,以及用政府补贴企业来抢占美国市场,国会两党对此采取了越来越强硬的立场。

报导指出,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政治问题会对政府决策带来什么样的新时代,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戴维.奥托尔说,“旧的共识被打破了,新的共识还没有形成”,他警告,消费者和选民“不可能两全其美,必须要做出取舍。全世界都一样,如果想让美国在这些技术领域保持并且重新获得领导地位,你就必须付出更多,即便这样也不见得一定有用。”

报导说,尽管拜登和川普都支持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但内涵上有所不同。川普认为除了提高关税之外,还要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并禁止部分商品进入美国。拜登则认为川普的方案过于宽泛、成本太高。他希望利用关税和其他法规,在清洁能源和半导体等战略产业周围建立一个保护性堡垒,同时对这些行业提供大量的政府补贴。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莱尔.布雷纳德表示,“我们从过去吸取了教训。在美国,不会有第2次‘中国冲击’。”

许多继续支持减少对华贸易限制的经济学家批评了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计划,认为这些做法会提高物价,还会减缓经济增长。切断来自中国的竞争,可能会迫使企业和消费者把钱花在昂贵的国内商品上,而不是花在能够创造新产业和新就业机会的新型创新产品上。

“在这些方面大规模过度支出,会损害我们的生产力,”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曾在前总统布希任内领导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的格伦.哈伯德说。拜登的前助手珍妮佛.哈利斯说,如果拜登不能迅速压低美国商品价格,选民们就会感到不满,并影响拜登连任的机会,新关税带来的价格持续上涨也会损害他的支持率。

学者们认为,政治问题给新时代的美国对华政策带来了不确定性,美国选民对这种政策兴趣不大,从经济角度讲,回到以前的对华贸易时代已经不可能。虽然贸易政策设计不当会带来经济危险,但总统们可能会继续推动这些不当的政策。例如最近的研究也发现,川普以关税为中心的做法并没有成功地将许多工厂工作岗位带回美国,但这项政策似乎为川普及其政党赢得了更多选票。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楚天

来源:中时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