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揭秘元宇宙之二:“元宇宙”是否有未来?

作者:
Meta之元宇宙,则是在这种窘迫下,另起炉灶,期待自己全权打造一个封闭的、用户的隐私乃至生命都完全在手的新平台.....(网络图片)

截至目前,Meta除了完成1.1万人的大裁员,该公司亦冻结了员工招聘。相比本年初市值,Meta股价已下跌逾67 %,稳稳迭出头部企业之列。Meta之主要业务Facebook,作为世界性的网路社交平台,曾是世界上没有挑战者的巨无霸。顶峰时期,月度活跃用户愈30亿人次,每日活跃用户愈20人次。

但是随著新千禧时代年轻人的成长,Facebook社交方式迅速显得老化。年轻人被以图片、短视频为主的新型社交平台所吸走。Facebook等等所有社交平台均以免费提供为主、且提供各种吸引用户的网路社交功能。用户以无金钱成本获得的便利,但是平台可以获取自己的习惯、好恶、观点等等个人隐私。

用户在不知不觉间、或不以为意中奉上自己没有标注价格与价值的隐私,这样才能让Facebook这样的平台将这些隐私打包变现。平台将积累的隐私梳理分析,售卖给商家做精准广告定位用途,用于推送商品广告。价值交换,平台是中间商,也是新价值制造商,当然平台会用来分析研究如何能从用户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隐私。

商家在隐私数据的基础上,针对用户的习惯、好恶、思想等,提供精确制导的广告推送、商品制造。用户亦因得到保姆般知心的服务,获得欲望之满足,对平台持续粘连、转化为对平台的长期的持续的依赖。三方闭环自循环。仅仅是这些吗?

当然不止了。既然这一条路径已经成熟,用户如雨后春韭般茂盛。平台自然农夫般将视作自己农田里的庄稼,农夫耕田、选种、灌溉、种植,亦施肥、除草、与拔掉不旺盛、卖相不好、或不能盈利的禾苗。农夫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耕耘,而不是按照庄稼的意愿。但是用户普遍接受被灌溉的这样的观念,平台是为自己服务的。

当Facebook这样的平台,被后起者发现有更刺激和吸引用户欲望的手段来超越,Facebook则迅速显得老化,因为,不够刺激。因为,用户期待更加刺激。用户的习惯、好恶、观点等等,这些是甚么?这些就是人类的属性,而且是属于人类这个物理身体的欲望的部分,也就是,可以通过物质手段诱导或刺激而产生的化学元素,这些化学元素带给人类神经所传导的东西。

人的这一类喜怒哀乐,用化学元素、相关药物即可简单操控。反过来说,这部分东西,是可以随着肉身的剥离而消失的,带不走。无法带走。但是2021年4月,苹果公司推出了“应用追踪透明度(ATT)”用户隐私保护政策。这直接冲击了Facebook之类社交平台的广告推送精准度。到2022年初,安卓系统所有者谷歌公司也采取新的隐私限制措施,削减安卓设备上所有APP的跟踪权限。

真是前有拦路虎,后有追兵至。而Meta之元宇宙,则是在这种窘迫下,另起炉灶,期待自己全权打造一个封闭的、用户的隐私乃至生命都完全在手的新平台。用户的社交、工作、娱乐、乃至基本整个人生,都可以托付于此平台。假如发展下去,很快政府机构、司法系统、财税系统、军队系统、以及各种犯罪组织等均会悉数进入。当然,硬件发展跟不上,系统打造也耗资过大,加上老板的急于求成,导致催熟失败,只是这并不代表扎克伯格押注的方向是错的,他们看得没错,在欲望驱使下,用户愿意奉上隐私、乃至生命。

人是社会性生物,是有强烈从众心理的,只要有媒体宣传、有人带动,无数精明人会悍然跟风。就算不是Meta,也会有另一个公司激进前行,就算没公司跟进,一些政府却已经在打造此类封闭平台。中共控制下的中国,早已从另外的角度切入,不计成本,顺利建成了第一个版本的云身份、云支付、云监控、云监狱的庞大体系。殊途同归,虽则出发点不同,需要的都是你的生命而已。

往深再想想,到这光景,云上的你的分身早已生成,锁死虚拟的它就能锁死真实的你。但是真实的你死了,它却不死。这时候,你到底死的还是活的?到底,哪一个是你呢?并且,你的死活谁能决定呢?甚至,谁是你是谁来决定呢?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人民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