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引爆3万人抗议!赖清德将被逼迫?蓝白扩权或颠覆台湾

——三万人抗议台湾立法院二读通过藐视国会等国会职权修正案

台湾在野党在立法院强推国会扩权案,引发朝野立委暴力冲突之后,国民党5月21日进一步推动法案加速表决,意外激起社会反弹声浪,三万名不满民众聚集立法院外抗议。

5月21日台湾立法院外聚集近三万人,高喊“假改革、真扩权”、“没有讨论、没有民主”等口号,抗议在野党强行加速表决国会扩权案。

2024年5月21日,台湾的立法院漏夜审查《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修正草案。场外近三万人抗议,痛批反黑箱、反扩权、民主已死。(路透社

十年前抗议国民党强行通过两岸服贸协议的太阳花运动是否将再重演,正引起台湾内外关注。

在野的国民党与民众党5月17日联手提出国会职权扩大法案,并利用席次优势,在21日午夜迅速二读通过“官员不得反质询”、“人事同意权”、“调查权”约20项修正条文。这次修法牵涉到《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中华民国刑法》、《立法委员互选院长副院长办法》等三部法律。争议四大重点包括“总统国情报告”、“调查调阅权”、“藐视国会罪”、“修订人事同意权”。

在法案17日首次审查时,席次较少的民进党立委透过各项议事杯葛,包括阻挡立法院长韩国瑜进入会场、主持议会等试图阻止法案的通过,最后甚至爆发扭打推挤冲突,6名立委送医。

21日续审时,朝野各自发动最高层级的动员,但是民进党终究无法阻止法案完成二读。让外界意想不到的是,对法案不满的民众集结在立法院外抗议,和执政党立委形成联合抗争的罕见场景。

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痛批国民党和民众党联手没收民主,质疑台湾立法院沦为“中国人大”、“香港立法局”。国民党团总召傅崐萁呼吁民进党团“不要当家闹事”,24日将再审该法案。

蓝白不讨论不协商迳付二读民进党批评破坏民主审议程序

国民党这次推出的扩权案,最大争议在于未照既定立法程序推动修法,包括未和民进党讨论和协商。尽管国民党版法案在进入审查前曾先举行3次公听会,15日进入委员会逐条审查,但最后并没有纳入民进党的版本,全数条文均保留送交党团协商。

旅美时事评论员唐靖远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分析指出,在没有经过充分讨论就立法,就像中国人大只是表面上走民主形式、过个场,实质搞变相黑箱作业、变相独裁。可能演变为政治报复、打击政敌的工具,民众党立委黄国昌甚至说“条文是最高机密”。

2024年5月21日,台湾的立法院漏夜审查《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修正草案,二读通过藐视国会罪、立法院调查权及听证权等多项条文。民进党立委在议场内手举向日葵高喊“反黑箱、反扩权”。(路透社)(路透社)

唐靖远提到,美国两党党争也挺厉害,但在面对中共渗透、重大国家安全问题高度一致。台湾两党、三党则在反对中共、防备中共渗透问题高度不一致。如果连委员都不知道条文内容就通过,是非常荒谬的事,此恶例一开,蓝白仗着多数优势,存在黑箱操作的巨大隐患。

白推“藐视国会罪”官员不得拒绝答复

21日完成二读的法条限定官员接受质询时“不得反质询”,否则将可能犯下“藐视国会罪”。法条明订被质询人不得拒绝答复、拒绝提供资料或其他藐视国会行为,违者处新台币二万元以上、廿万元以下罚锾;逾期仍不改正者,得按次连续课处罚锾。官员若有藐视国会行为,经出席委员五人以上连署或附议,院会决议后可移送监院弹劾或惩戒。政府人员于立法院受质询时,为虚伪陈述者,依法追诉其刑事责任。

唐靖远分析,订“藐视国会罪”法律条款是民主制度下的惯例,从十七世纪英国下议院就有,美国、日本、法国等民主国家也有类似条款,问题出在程序不正义和内容模糊,法案没有提到由谁判定?判定标准、犯罪要件为何?

唐靖远说:“如果这样强行、迅速通过,可能成为口袋罪,立委主观感受指控官员藐视国会,可能官员只是回答方式不妥、答非所问或提出反问,就可能被以模糊定义指控藐视国会,因言入罪。有可能损伤言论自由。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有没有可能受影响?美国有特定条件,国会对你传召,你拒绝出席,或你在国会听证会撒谎,证实虚假陈述,须承担相应责任。台湾的内容和美国的有所差异。”

“藐视国会罪”引疑虑敏感国防外交机密被迫公开?

民进党籍台北市议员林亮君就在脸书说,藐视国会条文,是把立法院变成中共人民大会堂,未来将成为全台最大刑堂。她质疑,反质询没有明确定义,未来任由蓝白决定是否构成“藐视国会”?未来敏感国防、外交议题,没有主席同意“一律得公开”、调查小组可要求企业、军队、社团、个人“直接”交出资料,若拒绝恐被开罚,且可连续开罚。有了这“天条”,立委变法官、检察官,无所不能。企业的机密、百姓的隐私可恣意得到,这些资料最后会落到谁的手上?这逾越司法权、监察权的界线。

2024年5月21日,台湾的立法院漏夜审查《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修正草案,二读通过藐视国会罪、立法院调查权及听证权等多项条文。民进党立委在议场内手举向日葵高喊“反黑箱、反扩权”。(路透社)

新任文化部长李远受访透露,自己是爱开玩笑的人,怕乱讲话,未来会严肃一点。

立法院21日晚间还二读通过“人事同意权”相关条文。国会人事同意权改采“记名投票”,及强化立院调查权。立院经院会决议设“调查委员会”,或经委员会决议设“调查专案小组”,对相关议案行使调查权与调阅权,并可举行听证,得要求政府机关、法人、团体、社会关系人员于5日内提供相关文件,若违反将送监院,法人、团体违反将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锾。

蓝白推立法要求总统赴立院“即问即答”

东吴大学法律学系教授胡博砚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在野提出总统赴立法院国情报告,采用“即问即答”质询,可能会违反权力分立。

胡博砚说:“重点不在于他国情报告,重点是你要赖清德去立法院,要他回答什么问题?因为我们的规定,宪法的最高行政首长还是行政院院长,如果赖清德回答的不是他的职权而是行政院长的职权怎么办?只会让整个权力分立的体系更混乱。”

胡博砚表示,他不会用“国会扩权”这种词,因为所有的民主理论、历史发展,都在想办法限制行政权、扩张立法权,而“国会”代表人民,扩张立法权,理论上不会有太大问题,问题在保持权力当中的平衡,否则宪政体制就会失衡。

胡博砚认为,场外涌入宣称的三万人,很大部分是不满十年前318占领立法院太阳花学运,黄国昌和学生站在一起反国民党,现在当上立委却和国民党站在一起,当年战友再集结是对其背叛的怒吼。民进党则为了保护新总统赖清德不受伤害,也不想要行政权面对立法院这么多质疑。

胡博砚也认为,藐视国会罪或调查权都是可以订的条文,只是性质上应怎么订才不会造成更大问题。2020年监察委员任命案同意权表决,也是没有答询、调查,就直接投票。这次纷扰在国民党一旦要提案审议,民进党就喊毁宪乱政,两边内容差距太大,逐条讨论没有意义,应公开辩论。

胡博砚说:“英国人意见不一样时,他们会坐在板凳的两边,由执政党和在野党分开辩论,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制度传统,就流于吵架,这是我们民主制度上的困境。德国人要援助乌克兰飞弹,投两次票,没有过,都会作辩论,只是看愿不愿意,制度上没有精进,台湾国会需要改革。”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方寻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