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北京北部密云区,民众涉水穿越积水街道
在《王维洛:北京7月暴雨洪水灾害成因的初析(一)》一文中笔者分析了以下四个成因:
一、2025‧7北京暴雨未超过1949年以来北京乃至海河流域的暴雨纪录;
二、天气预报未达到中央政府的要求;
三、虽然说暴雨非常幸运地降临到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方,出奇高的森林覆盖率却没有发挥应有的减灾作用;
四、2023年京津冀暴雨洪水灾害后中央政府慷慨地拨出1万亿特别国债,用于灾后重建和防洪工程的升级。当暴雨降临时,许多工程正在施工之中,对暴雨的降临没有任何准备,工程被毁,造成溃坝洪水。
下面继续讨论其它六个成因:
五、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有33座小型水库、101座塘坝紧急泄洪或发生溃坝。溃坝洪水的特点是,流量大,流量远远超过自然洪水,破坏力也比自然洪水大;
六、清水河,一条长度只有30多公里的小河流,在洪水过程中流量竟然达到每秒2800立方米,为平均流量的1500倍。清水河流量的暴增,水位的抬升,是密云区太师屯镇老年照料中心被淹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七、由于诸多小型水库和塘坝紧急泄洪或发生溃坝,使得下游北京近二十座大中型水库紧急泄洪,许多居民没有在水库泄洪前收到预警和撤离的通知,使得人员和财产损失扩大;
八、北京密云水库是中国防洪能力最大的水库(官厅水库也是同样),但是密云水库在暴雨洪水过程中两次调度出错;
九、密云水库于1958年9月开工建设,1960年竣工,至2025年7月,密云水库竣工近65年,但至今只完成移民工作的第一步,尚未完成全部移民任务,极大地限制了密云水库所谓的防洪效益;
十、洪水不但淹没了水库大坝下游地区,也淹没了大坝上游的库区,淹没了当地人建造的“自建”民宿。北京美丽新农村建设,错误地将美丽新农村的选址直接选在山区河流的岸边,特别是河湾地区,重复了2023年7月水淹北京门头沟新镇的错误。
最后笔者要指出的是,北京市政府在2025年7月暴雨洪灾过程只举行过一次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死亡人数为44人,失踪失联9人。之后这个数据没有得到任何更改,也再没有人关心洪水造成的真实的后果,当然更没有人关心造成洪水灾害的原因。笔者根据掌握的资料和数据分析,人员死亡的数据远远在53人之上。中共严格封锁灾情信息,是近年来灾害变多变重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因为死亡失踪人数在中共领导人的心中就是一个枯燥的数据。
下面是关于其它成因的论述。
五、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有33座小型水库、101座塘坝紧急泄洪或发生溃坝,河道在有桥梁处发生堵塞,形成临时的堰塞坝,坝后水位升高,蓄水量加大,紧接着堰塞湖坝(有时连同桥梁一起)被洪水冲垮,形成溃坝洪水。溃坝洪水的特点是,流量大,流量远远超过自然洪水。比如说溃坝洪水的流速是自然洪水的5倍,破坏力是自然洪水的25倍(5的平方)。
2025年7月31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率一批官员出席,这是北京市政府在2025‧7暴雨洪水过程中举行的唯一的一场北京市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1]。而在2021年7月郑州市、河南省暴雨洪水过程中,一共举行了十场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民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时隔四年,中共在公开防汛救灾信息方面是大踏步地后退。
恰恰是这个关于水库、塘坝、河流、河堤遭到破坏的消息,没有引起中共官方媒体的重视,许多报导中甚至将这一关键数据予以删除。
在新闻发布会上,市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党委副书记吴振坤说,初步统计,交通设施方面,主要受灾区公路受损756公里,桥梁受损242座,25个乡镇、90个行政村出行受阻。电力设施方面,6条10千伏供电线路、93条支线受损,213个村断电。通信设施方面,72条光缆受损、820余公里通信线路受损、1971个基站退服,16个乡镇、69个村通讯中断。水务设施方面,379处供排水设施、344公里供排水管网受损。水利工程方面,33座水库、101座塘坝、30余条河道、340公里堤防、38处水文监测设施不同程度水毁。此次洪涝灾害共造成30余万人受灾,2.4万间房屋受损。
33座水库、101座塘坝、30余条河道、340公里堤防、38处水文监测设施不同程度水毁。就是说,33座水库、101座塘坝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毁,受损程度轻的,必须立即泄洪,受损程度重的,发生了溃坝,形成了溃坝洪水。
33座水库、101座塘坝、30余条河道、340公里堤防、38处水文监测设施不同程度水毁,主要分布在北京的密云区、怀柔区和平谷区。这里是北京的北部,是山区,也是北京许多大型、中型水库的上游。33座水库、101座塘坝发生紧急泄洪或者形成溃坝洪水,30余条河道、340公里堤防发生河水溢出或者溃堤,都将迫使下游的大型、中型水库紧急泄洪。
以密云水库为例,7月26日21时入库流量由每秒的569立方米开始激增,6小时后达每秒6550立方米,是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大数值的两倍。以这样的流量,5分钟就能灌满一个颐和园昆明湖。
虽然说北京2025‧7暴雨始于7月23日8时,但是如北京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所说,影响最大的是26日晚到28日上午连续两次出现3小时累计降雨量超过180毫米极端情况。在自然情况下,进入密云水库的洪峰要在暴雨后1至2天之后才会形成,而且只有约三分之一的降水会形成地表径流(即洪水),因为这个地区的植被比较好,降水会被植被、土壤阻挡、吸附、吸收,并有一部分进入地下水。而2025‧7暴雨降临6小时后,密云水库入库流量从每秒569立方米激增到每秒6550立方米,正好说明这个流量激增是受到上游水库、塘坝、河道、堤防受损后发生了流量的激变。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所提到的33座水库、101座塘坝、30余条河道、340公里堤防、38处水文监测设施不同程度水毁,还没有包括水库上游河北省的水库、塘坝、河道、堤防水毁的情况,因为中共推行的是地方政府负责制度,发生在北京水库上游地区的灾变、或者发生在北京与河北省交界地区的灾变,不属于北京市政府的责任范围。但是洪水、泥石流是不会因为到了行政区划的边界而停留下来的。
六、清水河,一条长度只有30多公里的小河流,在洪水过程中流量竟然达到每秒2800立方米,为平均流量的1500倍。清水河流量的暴增,水位的抬升,是密云区太师屯镇老年照料中心被淹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北京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全区受灾最重的太师屯镇,上游的干峪沟12小时降雨量达到290.7毫米(特大暴雨级别),同时清水河水位暴涨,降雨、山洪、河流洪水叠加。28日清晨,清水河流量骤增,最大流量达每秒2800立方米(超百年一遇),是平时流量的1500倍,迅猛的来水进入太师屯镇区,造成巨大灾害[2]。
2025年7月29日,北京市郊密云区遭暴雨袭击后,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街道成河,许多被洪水冲走的车辆连同被折断的树木等杂物堆叠在街区里。(Adek Berry/AFP via Getty Images)
图为示意图。图为2025年7月29日,北京市郊密云区辛安庄村遭暴雨袭击后,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大片住宅区和农田被淹。(Adek Berry/AFP via Getty Images)
关于清水河的数据,相互打架的多。中国有许多条清水河,北京起码有两条清水河,一条清水就是德云社演员们演唱的《探清水河》民歌中的清水河,在北京西郊。现在的京密引水渠也叫清水河,是西郊清水河的延长,至密云水库西。另一条清水河,就是流经太师屯镇的清水河。
据北京市密云区政府网站信息,清水河在密云水库上游,属潮河支流,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雾灵山下,分两条支流,一条支流在雾灵山南侧,从河北省兴隆县经密云大城子镇流入北庄,另一条支流在雾灵山的北侧经大、小黄岩河交汇于北庄。这些河流在北庄镇域内汇聚之后,汇成清水河主干,继续南下,流经太师屯镇,最终汇入密云水库。关于清水河的长度,一说只有30多公里,一说61公里。可能是在北京市密云区内清水河的长度为30多公里,加上河北省内的长度,61公里。在中国,61公里长的河流,只能算是一条小河。
余卫国说,28日清晨,清水河最大流量达每秒2800立方米,是平时流量的1500倍。也就是说,清水河平时流量不足每秒2立方米。
但是《界面新闻》的题为“洪水冲入太师屯,北京暴雨转移8万人!直击北京密云抢险救援现场”的报导说,清水河平时流量为每秒50立方米[3]。
谷歌人工智能查询显示,清水河的平均流量大约为每秒2.78立方米,年径流量为2.55亿立方米。这条信息也有错,第一,平均流量每秒2.78立方米,年径流量只有0.88亿立方米。清水河的平均流量大约为每秒2.78立方米,是指发源于五台山的紫霞谷及东台沟、最后流入滹沱河的清水河,不是流入密云水库的清水河。
这里还是采用北京市密云区党委书记余卫国提供的数字,清水河平时流量不足每秒2立方米,28日清晨最大流量达每秒2800立方米。根据新华社题为“北京:暴雨中的营救”[4]的报导,清水河近10年的平均流量仅1.62立方米/秒。
下图是清水河在非洪水期时的景象,也是经过全面人工渠化后的景象。
清水河依靠挡水堰呈现的“美景”,在洪水过程中的直接结果就是抬高水位,或者容易形成堰塞坝和溃坝洪水。(网络截屏)
清水河平均流量不足每秒2立方米,但是河道宽度大于50米。自然流量是不足以支撑这么宽的河道,所以就需要增建挡水堰,需要在河底建设隔水层,需要建设泵站不断地把流下去的水再抽上来。而这些人工干预的工程措施,在洪水过程中都会加大洪水灾害,这个危害在计划这些工程时是不会被考虑的。
2025年7月28日凌晨5时左右,突发洪水在清水河汇入密云水库前的最后一个几字弯处冲出河道,涌向北京密云区太师屯镇的正阳社区和葡萄园村,造成大片房屋被淹和人员受困,桥梁、河堤、道路、电路、通讯等设施受损。太师屯镇上一位百货商店老板说[5],28日一早,南边的清水河发了水,大水没过了大约1米高的台阶,“眼看着水往屋里进,我赶紧把门关上,跑上了二楼”。高书红一家住在清水河北岸不远处的一处民房,洪水来袭时,一家四口躲到了屋顶上[6]。
密云区北庄镇的陈女士回忆道,27日晚暴雨升级后,清水河水迅速倒灌进村里,地势低的房子瞬间被淹,只剩屋顶露出水面。她的家人一夜未眠,动员组织清水河沿线的受灾群众转移到村内地势较高的区域。
2025年7月28日,北京郊区密云区太石屯村暴雨过后,淹水区域可见受损道路。(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清水河流量暴涨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上游水库、坝塘的溃坝或者泄洪,包括在河北省境内的水库、坝塘;
第二,获得国家财政资助的密云水库防灾减灾及蓄水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开工,太师屯镇清水河上游清水河正在实施河道整顿、坝塘钢筋水泥化工程。在工程开工前,需要建设临时河堰将河水阻挡。当暴雨来临时,施工单位没有采取紧急措施,导致河堰溃决,形成溃坝洪水;
第三,洪水带下来的树木等物件在挡水堰或者是横跨河流的桥梁处形成暂时的堰塞坝,壅高水位,在高水位的压力下,堰塞坝溃决,形成溃坝洪水。
根据宁宇的《为了解密云灾情,先学些地理知识》[7]一文,潮河还有一条支流叫红门川,也是从东向西流过来的。红门川上有个纱厂水库,本来还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由于上游雨量太大,被迫泄洪,代价是淹了穆家峪镇的辛安庄村。纱厂水库被迫宣泄的洪水最后还是进入了密云水库。
七、由于上游诸多小型水库和塘坝紧急泄洪或发生溃坝,使得下游北京近二十座大中型水库紧急泄洪。许多居民在水库泄洪之前并没有收到预警和撤离的通知,使得人员和财产损失扩大。
北京市共有二十一座大中型水库,其中四座大型水库,分别是
1.密云水库,总库容43.75亿立方米;
2.官厅水库,总库容41.60亿立方米;
3.怀柔水库,总库容1.44亿立方米;
4.海子水库,总库容1.21亿立方米。
十七座中型水库分别是黄松峪水库、西峪水库、遥桥峪水库、半城子水库、沙厂水库、白河堡水库、大水峪水库、北台上水库(又称雁栖湖)、十三陵水库、桃峪口水库、珠窝水库、斋堂水库,大宁水库、永定河滞洪水库、崇青水库、牛口峪水库库、天开水库。
根据市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党委副书记吴振坤的介绍,此次北京受灾最严重的三个地区分别是密云区、怀柔区和平谷区。2025年7月27日北京平谷区水务局发布消息[8],受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目前全区海子、西峪、黄松峪、杨家台、花峪五座水库正在开展泄水作业,全区河道将出现明显涨水过程,流速较快、水流湍急。
2025年7月29日,北京北部密云区,民众涉水穿越积水街道。(Adek Berry/AFP via Getty Images)
可见北京受灾最严重的平谷区的灾情,与海子等五座大中型水库紧急泄洪有直接关系。
八、北京密云水库是中国防洪能力最大的水库,但是密云水库在暴雨洪水过程中两次调度出错。
北京密云水库是中国防洪能力最大的水库。衡量一个水库大坝工程的防洪能力,只有一个技术指标,就是库容系数。库容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水库库容除以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
关于密云水库的总库容为43.75亿立方米,密云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9亿立方米。密云水库的库容系数为43.75亿立方米除以14.9亿立方米等于2.94。用日常用语来说,密云水库可以容纳将近三年的来水。而三峡水库的库容系数仅为0.09,无论怎样吹嘘三峡工程的抗洪能力,它得不到技术数据的支持。
按照斯大林的教导,水库大坝工程既能防洪又抗旱,还能发电,最主要的办法就是把汛期的洪水装到水库里,用于旱季的灌溉。这是一种理想状态——洪水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们预先可以知道的。
人们用水库与洪水干旱博弈,获胜的前提是气象预报要十分准确。但是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做到气象预报十分准确。所以用水库与洪水干旱博弈,出错的概率还是相当高的。
但是中共水利部认为,只要技术设备上去了,只要数字孪生系统上去了,准确地调度水库库容应对洪水和干旱是完全可能的。水利部目前在全国推广的水库管理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和相关部门的数据合作,工程态势感知都在一张图上。轻点屏幕,一张流域信息图在眼前展开,可以提前半个月就能知道哪些地方下雨、哪些水库需要加大泄水、形成多大流量,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9]。
如果洪水到来之时,水库里已经装满了水,就没有多余的库容可以容纳洪水,这是一种调度错误;如果洪水到来之时,水库里有多余的库容可以容纳洪水,但又考虑到后续可能会有更大的洪水,所以没有把多余的库容投入蓄洪,为可能出现的更大洪水做准备。结果后续可能出现的更大洪水没有到来,这是另一种调度错误。
可惜,在这次2025‧7暴雨洪水过程中,气象预报并没有达到习近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按照中共官方媒体的报导,2025‧7北京暴雨洪水是从2025年7月23日8时开始至7月29日11时结束,跨度7天、持续了147小时。
又根据北京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影响最大的是26日晚到28日上午连续两次出现3小时累计降雨量超过180毫米极端情况。这样可以把2025‧7暴雨洪水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从于7月23日8时到26日晚8时是第一阶段,一共84小时;26日晚8时至29日11时是第二阶段,一共63小时。
7月23日8时暴雨降临之前,密云水库已经将水位降到汛限水位152米。
7月23日8时到26日晚8时,北京发生暴雨。密云水库没有采取泄洪的措施,这是水库调度中的一个错误。虽然说,密云水库号称有的总库容43.75亿立方米,但是通过工程目标的更改,汛限水位的提高和60多年的移民任务没有完成,可以用于防洪的库容仅仅只要约5亿立方米,只是43.75亿立方米中的很小一部分。如果按照水利部的要求,暴雨开始的14天前,就已经知道哪里降水,降水多大,水位多高,密云水库正确的做法就是果断采取泄洪措施,控制泄洪流量。可惜密云水库没有这样做。
26日晚8时至29日11时北京暴雨进入第二阶段。
26日晚8时北京暴雨进入第二阶段,密云水库依然没有采取泄洪的措施。直到27日下午3时密云水库才开始泄洪,而且迅速将泄洪流量从每秒200立方米提升到每秒1120立方米,据说是为了腾出库容防止后续更大的洪水。
这是密云水库调度中的第二个错误。
因为北京的这一次暴雨过程至29日11时就已经结束了。密云水库的最高水位达到155.56米[10],虽然说这比2024年的最高水位155.35米还要高0.23米,但是距离密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57.5米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密云水库水库还有很多设计的防洪库容没有投入使用。
因此,在北京7月23日8时至7月29日11时的暴雨过程中,密云水库水位调度两次出错,在该泄洪时没有泄洪,致使水库处于高水位;在采取紧急泄洪时,并迅速提升泄洪流量,造成水库大坝下游不必要的淹没损失,没有预测到这场暴雨即将结束。
从2025‧7暴雨洪水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要精准地预报天气,特别是中长期的天气预报是不可能的。在这样的技术条件下,要发挥中共所宣传的水库大坝工程的防洪效益也是不可能的。
九、密云水库于1958年9月开工建设,1960年竣工,至2025年7月,密云水库竣工近65年,但至今还没有完成移民任务,极大地限制了密云水库所谓的防洪效益。
密云水库是中共大跃进“多快好省”的产物,工程于1958年9月开工建设,1960年竣工,达到了“一年拦洪、两年完工”的目标,被称为是水库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密云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是157.5米,最高蓄水位是158.5米,坝顶高程160米,大坝上面还建有防浪墙,防浪墙顶高程为161.0米。按照密云水库设计,坝顶高程海拔160米以下地区为移民范围[11]。
密云水库应该移民多少?实际移民多少?密云水库竣工65年后没有人说得清楚。
根据赵纯厚等编著的《世界江河与大坝》,密云水库淹没耕地11,270公顷,移民4600人[12]。
根据《记者手记:密云水库建成60年后》[13]一文,从水库修建开始,到20世纪末基本结束,密云水库移民三次,累计移民16,010户,69,346人。
根据《北京日报》记者黄加佳的题为“密云水库的建成之路有多艰险?长文回顾”[14]的报导,密云水库的第一次移民发生在1959年。密云水库155米水位高程以下的65个村、11,510户、55,309人要迁走,5万多间房要拆除,还有1000多万棵树要砍伐。这些任务都要在1959年入汛之前完成。密云县专门抽调一名县委副书记和30多名局长负责移民安置工作。当年陪副县长李广田搞过移民安置工作的康克良感慨道:“也就是那时候人觉悟高,思想单纯。”库区移民大部分被安置在密云城关、高岭、东田各庄、西田各庄、塘子等5个公社的84个村。各安置村的干部逐户动员,让大家腾房、搭炕、准备好生活用品,欢迎库区移民。西田各庄公社统军庄大队支书家有11间大瓦房,他主动腾出8间给移民住。在干部的带动下,两天内全公社共腾出2.8万余间房。
按照中共政府的计划,这65个村、11,510户、55,309移民都按时搬迁,保证了到1959年8月白河和潮河两座主坝以及其它5个副坝,先后达到或超过拦洪高程,达到了“一年拦洪”的目标。
可是到了1961年3月,不少移民返回库区,搭起窝棚,又种上了地。至1963年底,密云县先后批准18个村,2586户、12,887人,返回库区安家生产。第一次移民遭受重大挫折。
按照密云水库设计,坝顶高程海拔160米以下地区为移民范围。本来计划移民工作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搬迁155米以下的居民,完成“一年拦洪”目标;第二步再搬迁155米至160米范围内的居民。没有想到,155米以下的移民完成,1960年9月密云水库竣工,中共政府热热闹闹地庆祝了一番。到1961年3月,不少移民就返回库区。从此好像忘记了移民工作还有第二步要走,应付第一批移民就已经让中共政府焦头烂额了。
密云水库的第二次移民发生在1974年。当时,密云水库蓄水水位达到153米,是自水库建成后水位最高的一年。库区“压宝地”(157.5米以下)大部分被淹,库边一部分村庄房屋进水,生产生活出现了困难。从1974年到1976年,共有13个村近4000人迁往水库南部的十里堡、西田各庄[15]。第二次移民是为第一次移民失败买单。
密云水库的第三次移民发生开始于1995年。经过这几次移民,密云县90%的村都有移民户。水库总面积33.6万亩,占用耕地24万亩,占当时全县耕地总面积的三成多,到上世纪90年代初,水库周边地区的人口已严重超载。国务院决定将居住在水位155米以下和生活条件比较差的15,000人搬迁出库区。1995年首批移民迁出,历时6年,从密云水库周围共分三批移民12,484人到通州和顺义,另有2724人选择了投亲靠友[16]。第三次移民是为前两次移民工作的失误继续买单。
到了2025年7月23日暴雨来临时,密云水库只完成155米以下的移民工作,也就是原计划的第一步,而移民工作第二步60多年来就没有展开过。尽管在所有的资料中都宣传说,密云水库总库容有43.75亿立方米,这是水位159米时的库容。而受未完成的移民工作影响,密云水库的最高蓄水位为155米,对应的库容只有约35亿立方米,比宣传的43.75亿立方米小许多。
2025‧7北京洪水过程中,密云水库最高蓄水至155.56米,超过已经搬迁的155米移民红线0.56米,造成人为的淹没损失。
水库,特别是大型水库,并不是如毛泽东所说的“平湖”,是有水力坡度的,尽管这个水力坡度的绝对数值很小,用肉眼也难以识别。但是这个水力坡度是随着流量、流速的变化而变化。流量小、流速慢,水力坡度趋向零;随着流量增加、流速变快慢,水力坡度会变大,水位会迅速抬升。密云水库也是如此。密云水库最高蓄水至155.56米,是指大坝后的水位。而像太师屯镇这些库尾地区的水位会比155.56米更高。
正如中科院气象学博士后,曾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气象科普委员会委员李汀所指出的,泄洪前需要保障的绝不只是“下游”,而是整个泄洪风险区,包括库区、上游河网周边、两岸堤坝、汇水支流等区域。因为一旦泄洪开始,水位迅速抬升、流速加快,除了下游面临主洪峰压力,上游和侧岸也可能因回水、分洪、支流顶托等次生因素受到严重冲击。所以这些区域同样是被纳入预警、转移和重点防护范围中的[17]。
十、洪水不但淹没了水库大坝下游地区,也淹没了大坝上游的库区,淹没了当地人建造的“自建”民宿。
根据卓明信援负责人郝南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18]:北京密云区在26日—28日先后两次连续受灾。先是26日晚上到27日凌晨,北京的密云、怀柔、延庆部分地区以及承德的滦平遭遇极端降水,山区洪水快速汇流后导致密云水库上游的潮河、白河流域沿河谷村镇大量被淹,其中受灾最重的是密云的石城镇、冯家峪镇与不老屯镇和怀柔的琉璃庙镇、宝山镇。
例如密云水库淹没了24万亩农田,一部分失去土地的移民听从党和政府的号召,自谋出路,靠山吃山,靠湖吃湖,依靠养鱼、捕鱼为生。后来党和政府称水箱养鱼,破坏了密云水库的水质,水箱养鱼就被禁止了。移民不得不另找出路,他们听从党和政府的号召,利用湖滩地养牛、养鸡鸭鹅。过了几年,党和政府又说养牛、养鸡鸭鹅污染的密云水库的水质,又被禁止了。于是他们又听从党和政府的号召,发展旅游业,搞民宿,搞度假村。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北京的其它大中型水库,如怀柔、海子水库等,沿着河道两侧、特别是在河湾地区建造民宿,建设度假村等。洪水来了,把民宿冲掉了,把度假村冲掉了,农民欲哭无泪。党和政府,特别是中共官媒说,这是农民自建房,没有建筑许可,也没有经营许可。他们根本不提,这都是按照美丽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是在政府指导和许可下建设的,这是政府规划错误的结果。
北京密云、怀柔等地美丽新农村建设错误地将美丽新农村的选址直接选在山区河流的岸边,特别是河湾地区,重复了2023年7月水淹北京门头沟新镇的错误,比较典型的地区就是怀柔区琉璃庙镇和下属的村庄。
也许一下读者还记得原新华社记者唐老鸭在2023年7月洪水期间到北京门头沟报导当地受灾的情况,其中提到原新华社的一位人事负责人在门头沟买了一座别墅。据说这座别墅的风水特别好,就直接坐落在改造过的河道旁。洪水来时别墅的一楼全部被淹没,夫妇两人均丧生。把住房建筑直接建在山区河流的旁边,或者河湾平坦处,都是城市规划的错误。可惜新华社的这位领导干部缺乏一般常识而断送了卿卿性命。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义等人分析了北京市门头沟新城“23‧7”特大暴雨洪水灾害成因[19]指出,门头沟新城现状防洪系统在山洪截流疏导、防洪河道治理、城市竖向建设和应急管理等方面存在短板。而张义等人的分析显然没有引起北京市负责人的重视,北京2025‧7洪灾又重来一次。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程晓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20]:值得注意的一个新趋势是,近年来,密云、怀柔等山区越来越积极地发展旅游经济,吸引了很多外部人员来当地建民宿,很多设施甚至直接建在山洪道上,也增加了洪水溢出的风险。程晓陶进一步指出,另一个问题来自“村村通”工程。过去,山区的道路大多是“漫水路”,沿着谷底铺设,遇到洪水时交通会中断,洪水过后就能恢复。但“村村通”工程之后,很多道路沿河修建了“路坝”,这是像水坝一样的路基,路基底下埋着很多便于排水的涵管。但如果遇到特大暴雨,木头、石块等杂物被冲下来,堵住涵管,水淤在里面,就会造成“路坝”连续溃决,这进一步放大了山洪的危害。
村村通工程是国家计划建设的一个系统工程,其包含有:公路、电力、生活和饮用水、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等。与美丽新农村工程结合后,就有了道路路面硬化(水泥化)的要求。
结束语
最后笔者要指出的是,北京市政府在2025‧7暴雨洪灾过程只在7月31日举行过一次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死亡人数为44人,失踪失联9人。之后这个数据没有得到任何更改,也再没有人关心洪水造成的真实的后果,当然更没有人关心造成洪水灾害的原因。
笔者根据掌握的资料和数据分析,人员死亡的数据远远在53人之上。在北京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之前,2025年7月28日晚21时54分新华社发布题为“习近平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面压实政治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1]的报导,其中总理李强提到北京市密云区暴雨洪涝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海外媒体注意到,在新华社发布习近平的重要指示和李强的批示中都提到北京市密云区暴雨洪涝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而之前北京市市委和市政府以及密云区党委和区政府都还没有披露过具体遇难、失联和受伤人数。北京官媒星期天(27日)报导称,密云全区共转移3270人,实现应转尽转,暂无人员伤亡与失联。北京一家中央级官媒高管在微博发文称:“这个信息披露的方式太让人意外了。”[22]《北京日报》发布题为“密云太师屯消防员开铲车解困养老院”的报导[23]称,从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获悉,7月28日上午,经过消防救援人员近6小时艰苦攻坚,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的48位被困者全部被转移至屋顶处安全地带。报导强调被困者全部被转移至屋顶处安全地带。报导只字未提有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人员死亡。
2025年7月29日凌晨,中共官方媒体报导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先后报导,7月29日,北京市发布消息,截至7月28日24时,北京此轮强降雨因灾死亡30人,其中密云28人、延庆2人[24]。显然这是在习近平和李强披露北京洪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后的紧急公关行为。
直到7月31日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夏林茂才在唯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称,死亡人数为44人,失踪失联9人。其中,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31人,失踪失联人员中有4名是一线抢险救灾的村党支部书记[25]。后来找到了那位失踪的村党支部书记,是来自怀柔区琉璃庙镇的。
中共官方媒体7月29日称,北京此轮强降雨因灾死亡30人,其中密云28人。到7月31日修改为北京死亡人数为44人,其中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31人。
问题在于,7月29日公布的密云死亡28人,是否包括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人数?从逻辑上来推断,应该是没有包括。《北京日报》发布报导称,7月28日上午,经过消防救援人员近6小时艰苦攻坚,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的48位被困者全部被转移至屋顶处安全地带。发布报导的时间是7月29日上午9时。再说按照中共政府的规定,造成30人以上的就是特别重大事故。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31人属于特别重大事故,要专案报告,特别处理。由此推理,密云死亡28人,是不包括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人数。
媒体人李沐阳在《新闻看点》节目中公布了一位观众提供的信息,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人数不是31人,而是50多人,尸体在北京顺义区殡葬场火化。笔者认为这条信息可靠,因为养老中心的69名老年居民中有55人完全或部分失能,行动需要工作人员帮助,养老中心那天只有八名工作人员。而且水淹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发生在凌晨,在很短的时间内养老中心一楼就完全被水淹没。要让八名工作人员救出起码24位完全或部分失能的人员,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提到,除密云区之外,受灾最严重的还有怀柔区、平谷区,这些受灾地区的死亡人数都没有公布。
严格封锁灾情信息,是近年来灾害变多变重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因为死亡失踪人数在中共领导人的心中就是一个枯燥的数据X。X和X+1,在中共领导人的心中没有区别。只有当每一个因灾死亡人员的名字(包括性别和年龄)都得到公布时,中国的每一条生命才会得到尊重。
北京市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举行本次洪涝灾害造成30余万人受灾,2025年8月1日,来源:《北京日报》,刊登在:北京市人民政府网,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zdt/202508/t20250801_4163942.html↑
全区约11.3万群众受灾北京密云通报太师屯镇养老中心受灾救援情况,2025年7月31日,来源:《北京日报》,
https://www.beijing.gov.cn/ywdt/yaowen/202507/t20250731_4163753.html↑
洪水冲入太师屯,北京暴雨转移8万人!直击北京密云抢险救援现场,2025年7月30日,来源:界面新闻,
https://finance.sina.cn/2025-07-30/detail-infihfyq8204932.d.html↑
新华全媒+丨北京:暴雨中的营救,2025年7月29日,来源:新华社,
https://www.news.cn/20250729/cc42c84b4a304949b4d6b5e339b45aac/c.html↑
同上↑
同上↑
宁宇:为了解密云灾情,先学些地理知识,2025-年月29日,虎嗅网,
https://m.huxiu.com/article/4630699.html↑
北京平谷五座水库正在开展泄水作业,2025年7月27日,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https://bj.people.com.cn/n2/2025/0727/c14540-41304306.html↑
护安澜畅航道送绿电——大藤峡水利枢纽综合效益显着,2023年11月22日,来源:《人民日报》,刊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1/content_6916445.htm↑
密云水库升至建库以来最高水位,2025年7月29日,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刊登在:新浪网,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7-29/doc-infieiim4417248.shtml?froms=ggmp↑
密云水库的修建和密云人民的无私奉献,2019年8月1日,来源:密云史志办,刊登在: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网,https://www.bjmy.gov.cn/stmy/zjmy/mysk/tsmysk/201908/t20190801_191146.html↑
赵纯厚等:世界江河与大坝,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北京,第420页
记者手记:密云水库建成60年后,2023年9月22日,来源:中国文明网,刊登在:新华网,
https://www.news.cn/politics/2023-09/22/c_1212272068.htm↑
记者黄加佳:密云水库的建成之路有多艰险?长文回顾,2025年7月28日,来源:《北京日报》,刊登在:京报网,https://news.bjd.com.cn/2025/07/28/11249978.shtml,本文首发于《北京日报》2018年4月3日第9版↑
贾晓燕:修建密云水库的那些事儿,2018年12月21日,来源:《北京日报》,刊登在:清华大学校史馆网,https://xsg.tsinghua.edu.cn/info/1003/1340.htm↑
王可心: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水是怎么来的?2017年11月20日,来源:《北京日报》,刊登在:中国网,https://www.china.com.cn/news/2017-11/20/content_41915770_3.htm↑
北京暴雨密云水库泄洪背后的惊人真相,2025年8月3日,人民报,
https://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8/4/91675b.html↑
北京暴雨,为何造成重大灾害?2025年7月29日,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刊登在:凤凰网,
https://i.ifeng.com/c/8lOLPMnVAiZ↑
张义、魏保义、费明龙、索滢:北京市门头沟新城“23‧7”特大暴雨洪水灾害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防汛抗旱,2023年9月第9期第33卷,2023年9月,
https://www.cfdm.cn/cn/article/pdf/preview/10.16867/j.issn.1673-9264.2023332.pdf↑
北京暴雨,为何造成重大灾害?2025年7月29日,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刊登在:凤凰网,
https://i.ifeng.com/c/8lOLPMnVAiZ↑
习近平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面压实政治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25-07-2821:54,来源:新华社,刊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7/content_7034198.htm↑
李强:北京密云暴雨洪涝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联合早报》,2025年7月28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50728-7236649↑
密云太师屯消防员开铲车解困养老院,2025年7月29日,来源:《北京日报》,刊登在:北京市人民政府网,https://www.beijing.gov.cn/ywdt/zwzt/2024aqdx/fxjz/202507/t20250729_4160813.html↑
北京本轮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30人因灾死亡,2025年7月29日,来源:新华社,https://www.news.cn/20250729/708c395614894f93a87c96bf9f5e09b6/c.html↑
北京市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举行本次洪涝灾害造成30余万人受灾,2025年8月1日,来源:《北京日报》,刊登在:北京市人民政府网,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zdt/202508/t20250801_4163942.html↑
(大纪元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