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中国经济

中共大基金三期难有效 专家析六大原因(图)
2024-05-30

在美国对中国芯片和人工智能(AI)产业技术管控升级的背景下,中共近日设立了史上最大的半导体投资基金。不过专家分析,有六大原因显示,中共集资数千亿元扶持半导体产业的成效不大。

红朝覆灭的强烈征兆(图)
2024-05-30

五十年超长期国债,是中共向民众征收的一笔"智商税"。前几天,另一种超长期国债(30年期)上市交易,盘面最高达到127元,当天收盘时价位被打回到100元原价,行情仅维持了一天,那些在127元高位接盘的人,一天的损失就高达27%。这种"智商税"本身就是一台韭菜收割机。如果你看好它的未来,你就买;如果你不相信它有未来,你就不买。中共希望每个民众都是"智商税"的纳税人。 当全社会都认清了中共超长国债的本质后,它会像当年国民党在上海发行的"金元券",稀里哗啦地崩盘,最后沦为一张废纸!

王友群:任仲夷的“政治遗言”为何成泡影?(图)
2024-05-30

任仲夷是2005年去世的,至今已有19年。他生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中共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他之所以留下上述“政治遗言”,是因为他没有从根本上认识中共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在任仲夷去世前一年,2004年11月,大纪元发表的系列社论《九评共产党》,将共产党的老底揭穿了。共产党无论它表面上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它都是一个以“假、恶、斗”为本质特征的邪教。 认清共产党的本质,就不难理解任仲夷的“政治遗言”为何成泡影了。

王赫:中国金融业的双重风险(图)
2024-05-30

金融是高度专业化的。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金融业,其从业人士不会公开反击习当局,但会软抵抗。例如,如以《商业银行法》规定的商业银行“三性四自”经营原则(即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为借口,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让习当局的相关政策难以落地。 对中国金融业来说,面临的是双重风险,除了金融本身的高风险之外,还有独特的政策空转风险,这在全世界都算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金融面临双重风险 全世界独一无二(图)
2024-05-30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重申推动金融监管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敢于较真碰硬,敢管敢严,并长期坚持。 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安排,次日,5月28日,天津市第二中级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华融国际”前总经理白天辉受贿超过11亿元,判处死刑。反腐判死刑是相当罕见的,而华融竟然出了两个。

威胁中国人一大经济危机爆发;中国正在大规模返贫,习说法变了【阿波罗网报道】
2024-05-30

近日,大陆民运人士魏京生在魏京生表示,中国现在的经济危机,和美国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如出一辙。 不仅中国一线城市,香港的写字楼出租率直线下跌,租金更是从2019年高峰以来已猛跌35%。 习近平清醒了?一年前,习近平曾对苦于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说,他们应该“吃苦”,学会忍受艰难困苦,但现在提法变了。 韩国政府抽检跨境电商“SHEIN”产品,有毒物质最高超标428倍

净园财经:大陆资金“走线” 21万亿外逃(图/视频)
2024-05-30

近日,大陆经济学者卢麒元称,中国经济增长乏力,是因为资本积累率降下来了。资本积累率为什么会降下来呢?第一大的因素是走了,走了多少呢?卢麒元表示:“我敢铁口直断的是不低于3万亿美元,3万亿美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2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你们可能不理解什么是21万亿,就是中国一年的财政收入被人拿走了。”

野村经济学家看衰中国楼市 演讲视频疯传
2024-05-29

最近中国经济界大热的话题仍然是楼市涨跌。近日,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的演讲在大陆社媒上疯传。民众将他的观点解读为大陆楼市“陷入死亡螺旋”。

中国有多少僵尸园?天津工业园被曝100多座楼烂尾
2024-05-29

中共当局虽然祭出各种“救市”措施,但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恶化。有报导指,天津一工业园区有100多座烂尾楼,人去楼空,目前变成了“僵尸园区”。大陆民众对此表示,“全国的僵尸园不知有多少,好好查查,触目惊心。”

华尔街日报:中国养老金即将耗尽(图)
2024-05-29

中国的养老金系统正在承受巨大压力。据中国社科院估计,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将于2035年耗尽。58岁的Li Zhong是一名中药销售员,两年后将退休,他并不担心自己的养老金。他担心的是女儿。最近,他贷款帮女儿在上海郊区买了一套房子。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在2021年破灭,...

中国存款利率低得令人痛苦
2024-05-29

中国金融市场现金充裕,甚至传统上缺乏流动性的公司也在资金中游弋。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机构正安然度过5月的最后几天,因为它们的短期借贷成本在过去12个月中有10个月底攀升后仍保持稳定。这是因为中国居民对银行不断下降的存款利率不感兴趣,开始将存款投入提供高收益财富和货币市场基金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