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习近平

习近平能张嘴说话 还能伸手打手势 但是怕冷
2024-07-20

被媒体人们翘首企盼的中共三中全会结果终于出炉,最令人失望的首先是秦刚的下场居然是软着路,次令人失望的是会议公报中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概述的内容毫无新意可言。有媒体人把这个决定内容说成是政治口号连篇累牍,但笔者则认为用党八股和...

三中全会 习近平暗示将有第四任期(图)
2024-07-20

中共第20届三中全会落幕。专家向DW分析,在求变的口号之下,稳才是会议关键字。而习近平出席闭幕式的画面,打破了身体不适的谣言。有意见认为,三中全会的蛛丝马迹透露了习近平正为第四任期铺路。中共中央20届三中全会周四(7月18日)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翌日(19日)上午举行记者会,说明...

【立此存照】新华社: 改革家习近平
2024-07-20

CDT编辑注:新华社在7月15日发布近万字长稿《改革家习近平》,但这篇文章不久后就被从中国互联网被全面下架。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15日在北京开始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踏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一段时期以来,他提出新一轮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

习近平败了!三中全会幕后一次无声的政治交易(图)
2024-07-20

二十届三中全会幕后一次无声的政治交易:习近平放弃拔高自己历史地位的改变企图,换取党内继续接受“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以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权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败了!

颜纯钩:习近平中风十有八九,中共党面临生死之交
2024-07-20

万一高层权力斗争失控,各派恶斗造成中央分裂,内失一统局面,外临危机夹击,那就是中共的末日来临了,中国的时代巨变,会比我们期望的来得更快。

中共就阮富仲逝世致唁电 习近平打破一惯例【阿波罗网报道】
2024-07-20

阿波罗网记者孙瑞后报导/7月19日,越共总书记阮富仲去世。新华社7月19日报道,中共中央在唁电中指出,阮富仲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越共和越南人民的伟大领导者等等。网民发现,中共党魁习近平没有以个人名义致唁电。外国元首逝世通常由总书记亲自致唁电。阮富仲2011年1月起连续出任三届...

王赫:公报没说这一问题 习近平陷入“恶性循环”(图)
2024-07-20

三中全会公报套话连篇,值得解读的倒是其人事部分。总的来说,习近平用人已经陷入了恶性循环。先看看公报说了什么其一,免去秦刚中央委员,尚称其为同志。2022年10月二十大和来年三月的两会,秦刚从一个副部级的驻美大使骤升为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副国级官员,获习近平的垂青。...

震惊!习近平又有新官职了(图)
2024-07-20

三中全会立改革300项习近平再任文件起草组长中共20届三中全会昨天闭幕,官员今天透露,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这次再任三中全会文件起草小组组长,这也是中共18届三中以来习近平第三度担任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长,而本届三中全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据中央社今天引述中共官方消息报道称,中...

黄榆:三中全会观察之二——逃避和危险
2024-07-20

人们或许能够理解“三中全会”决定的矛盾性,看到它宁愿用繁冗的政治口号遮掩微小的调整和让步,而不愿意通过修宪或者倡议立法保障改革开放来真正提振人民信心;然后理解“三中全会”的历史性,遇见它注定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决定,如同此前无数个“烂尾”的政治工程,只为未来的连续执政和更为宏大的地缘政治野心做准备。 这或许是中共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所有与会者都不愿正视而是逃避的真正危险吧。

黄世泽:中共国作为美国首要敌人已成全民共识
2024-07-20

现在选举场上交锋的美国前后两任总统拜登和特朗普,在不少问题上都针锋相对,而共和党内,对援助乌克兰这件事,内部都有不同意见。只不过,不同的党派,在不同的议题分歧有多大都好,有一个课题,难得双方有共识,就是中国问题。美国两党各派,绝大部分人都视中国为威胁,如何处理中国只是程度上的分别...

王赫:习近平用人有疑(图)
2024-07-20

习疑心很重,很难相信人,用人而疑。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就给其相应的待遇、权力。习越是用人而疑,被用者往往并不会对习感恩戴德,反而更可能心有不满、忿恨;习如果感觉到了被用者的不满、忿恨,就更加怀疑、甚至换人。这样,习与中共高层干部群体之间,没有信任的纽带,相互猜疑,习越发觉得无人可用,宁缺毋滥,宁用老人,也不冒险大量提拔新人。

钟原:乏味的中共三中全会的几个看点(图)
2024-07-20

2024年7月15日,北京京西宾馆一角。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此召开。(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7月18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结束,会议公报冗长乏味,虽然充斥所谓改革的口号,但缺乏实质内容。中南海对经济问题根本束手无策,也并不热衷于改革。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