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二十大

李克强出路?【阿波罗网报道】
2022-08-12

有消息指中共二十大人事方案在北戴河会议上基本定案,一段时间以来,李克强常被媒体提及,他在二十大的出路倍受外界关注。阿波罗网首席评论员王笃然分析,明报说李克强若退休,与他同龄的汪洋和王沪宁可能都要退下来,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这也是习近平有多大权力的风向标。如果习近平大权在握,推进的力度大,可能三个人一起退。因为习近平想安排自己的人马。

岳山:“拿下政治局委员”的红朝魔咒
2022-08-12

今年7月27日,陈一新在中共中央党校机关报《学习时报》头版头条发表了署名文章捧习,并称“政治建设最急迫的问题”是“彻底肃清孙力军政治团伙流毒影响”。在二十大前陈一新放出的狠话,未必不是指向自己并不放在眼内的上司郭声琨,后者可能已被掌握问题线索。

分析:北戴河内定二十大人事 常委洗牌 政治局换11人(图)
2022-08-11

中国秦皇岛北戴河资料图。(合成图片)近日,中共高层集体隐身,一年一度的北戴河秘密会议被指已开启。有分析认为,此次会议将内定二十大人事布局,中共权力核心常委大洗牌,政治局换11名新人。常委两个空位5人受瞩香港《明报》评论文章说,按照惯例,二十大的人事方案在5、6月份已开始酝酿,8月...

二十大的政治局新人 9月拍板最可能的是他们
2022-08-11

按照往届中共党代会的筹备时程,二十大的人事方案应该在5、6月间已开始酝酿,高层北戴河休假后基本定案,在9月的政治局会议上拍板。虽然现时有关方案仍严格保密,但根据往届政治局成员来源构成看,新一届入局者大体来自三方面,一是地方大员,二是副国级官员,三是中央部委首脑。新入局者可分3类人...

福建开会意外泄漏中共真正对台战略?专家:军演意在泄愤 共军其实怕战
2022-08-11

共军对台军演引发全球关注,北京将要武统台湾的恐惧甚嚣尘上,不过中共高层在福建的开会却意外泄漏了中共其实并还没有打算要武力攻台,日本军事专家也说,习近平对台大军演,只是让中共可借此发泄内部对台湾的不满情绪,以便他在二十大能顺利连任,没有想要在此刻就武统台湾。

李强缺席上海重要会议 北戴河会议出结果?(图)
2022-08-10

中共七常委自8月1日起已“集体消失”一周,有消息说与高层人事布局有关的北戴河会议正秘密举行。近期多省市先后举行捧习主政十年的新闻发布会,均是党政一把手出席,但唯有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缺席,引发或提前进京任职猜测。有关李强仕途,外界有两极化的分析,并且被认为是习近平权力是否稳固的晴雨表。

北戴河会敏感期 曾庆红江西帮十官员落马(图)
2022-08-10

中共北戴河会议敏感期间,曾庆红老家江西的官场持续震荡,江西前厅官获刑11年,十名江西帮官员密集落马。(资料照片)8月5日,中共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前党组书记、厅长刘积福被判刑11年,罚金200万元(约29.25万美元),他被指控受贿超3563万元(约527万美元)。刘积福在任九江市长...

愈演愈烈 习近平被“闭门斗争”?北戴河会议黑箱操作【阿波罗网报道】
2022-08-10

台海局势紧张之际,外界猜测北戴河会议已经悄悄展开。有分析认为,面对疫情反复升温、清零政策冲击经济等国内外危机,习近平今年面临挑战,在会议上势必会承受更大的“闭门斗争”。

北戴河会议闭门内斗 习内外焦头烂额(图)
2022-08-09

在佩洛西访台、中共环台军演等敏感时机,中共高层集体隐身,外界纷猜北戴河会议或已进行。多个分析认为,就国际情势误判、台海局势升级、清零政策冲击经济等,习近平势必在此次会议上承受闭门斗争,导致内外焦头烂额。7月31日,中共政治局七常委集体参加共国防部八一招待会后,已集体消失一周,中共...

中共20大近了! 新华社突发7700字长文
2022-08-09

文章并强调,习近平在COVID-19 Omicron变种病毒疫情中“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战”。在中国民心因严厉防疫及经济迟滞面临浮动,重创习近平民望之际,这篇长文似有为习近平挽回声望,巩固他在中共20大连任总书记权力的意图。

赵乐际要出局? “大管家”被贬 二十大前中纪委大洗牌(图)
2022-08-08

近日,中共中纪委国家监委人员密集调整,赵乐际“大管家”张春生调任民政部,至少12个中央机构的纪检监察组长换人。专家分析,此番密集调整,意味着赵乐际可能在二十大卸任中纪委书记。

台海危机有利于习近平连任?(图)
2022-08-07

纽约时报记者弗里德曼就认为佩洛西访台计划无比鲁莽不负责任,他分析:“通过访问,佩洛西实际上给了习近平一个机会,可以让他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不再关注他的失败——通过封锁中国主要城市来阻止新冠蔓延;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出现破裂的迹象,并有可能制造银行危机;以及由于习近平无限制地支持国有产业而产生的巨大的政府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