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六四屠杀

89年6.4事件,谈谈民众由于对政权缺乏理解,那种撒娇心态的后果
2025-06-01

你提到"89年6·4事件"与"民众由于对政权缺乏理解,那种撒娇心态的后果",这实际上涉及了对国家权力逻辑、政治文化、以及普通人政治意识的一种反思。以下是一个尽量客观且思辨性的分析,供你参考:一、"撒娇心态"...

独家专访张先玲:“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怕我”被严密看管仍坚持说六四真相
2025-06-01

张先玲表示,无惧当局的严密看管和打压,挺住丧子悲痛,坚持说出六四真相,相信终有一天能公开悼念。(张先玲提供)今年是六四36周年,由遇难者家属成立的天安门母亲群体每年都会向外界发表祭文和公开信,呼吁当局公开六四真相,也因此受到打压。本台在今年六四前夕,独家专访天安门母亲发起人之一张...

王力雄:中国正在往“黄祸”的方向走【专访】(图)
2025-06-01

中国作家王力雄5月中旬在上海接受中央社专访。他在1991年出版的政治寓言小说“黄祸”读者众多,也让中共领导人重视。他说,这本书出版30多年后,中国距离书中描写的崩溃越来越近。中央社记者张淑伶台北传真114年5月29日(中央社记者张淑伶台北29日电)中国作家王力雄1991年出版备受...

苏暁康:六四“猫腻儿”
2025-06-01

【按:“闭关锁国”不止是贸易现象,也是文化现象,中共这个政权,至今害怕“欧风美雨”,连清末都不如,比如封堵“八九六四”真相,便是其一大宗,36年如故,然而你越封堵,民间越出幺蛾子,大概二十多年前了吧,从中国“输出”一本《中国六四真相》到海外,几位美国最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黎安友、...

1989年“六四”惨案三十六周年祭
2025-05-31

1989年发生在北京十里长安街上的六四惨案已经过去了36年,对于每个遇难者家庭来说,当年的所有情景刻骨铭心,永远不会忘却。这个由当时政府与执政者一手造成的人世间最为悲惨的惨案其伤痛时刻萦绕在心头,成为每个家庭挥之不去的噩梦。我们遇难者亲属经过36年的风雨磨难,每个家庭都发生了很大...

张先玲:2025六四祭文
2025-05-31

作者:张先玲(天安门母亲)尊敬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感谢大家来到这里一起悼念36年前在北京天安门惨案中遇难的人们,共同谴责北京当局惨无人道的暴行。我是天安门母亲成员张先玲,今年87岁了。我的儿子王楠就在离天安门几十米远的南长安街南口遇难,那时他才19岁,是个高中生。当时医院的...

严家祺:法兰西‘第一到第五共和’对中国的启示
2025-05-31

严家祺:30年无真相30年没正义|美国之音两次天安门事件在当代中国,发生过两次天安门事件。恢复天安门事件的历史真相,第一次已经引起中国历史的大变革。八十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1976年天安门事件恢复历史真相的直接结果,现在的中国,正在面临第二次大变革,这是超过第一次的前所未有的大...

胡平:推荐《天安门对峙》(图)
2025-05-28

在海外出版的众多的记叙八九民运的著述中,《天安门对峙》很有特色,值得推荐。迄今为止,海外出版的有关八九民运和六四惨案的纪实性著述,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回忆录,一类是大事记。回忆录难免不受作者个人视角的局限,大事记往往只有大事而缺少细节。《天安门对峙》一书超越回忆录的个人视角,...

傅志彬:三十六年后话六四
2025-05-28

今天是五月二十六日,三十六年前的今天,我正在北京,每天都要到天安门去打卡。那时我才二十五岁,很瘦,1米75的个头体重还不到60公斤,但头上的头发比现在要茂密多了,当然还都是黑发,穿一身夹克,带着玳瑁眼镜,典型的学生模样。五月三十一日,觉得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就和同学离开了北...

郝明阳:六四运动后继无人?(图)
2025-05-28

2025年5月11日,主持洛杉矶丁胖子广场六四纪念活动的石淑萍(右一)参加抗议游行。(受访者提供)1989年的六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学生运动,它不仅展现了青年学生的理想主义和勇气,也暴露了社会变革的复杂性与艰难性。三十多年过去,当代中国大学生似乎与当年的热血青年...

答轮奸女研究生江泽民一句话震惊全球(图)
2025-05-27

一个法国记者提问,问到因六四被捕的女研究生在四川监狱里被轮奸之事,江泽民当众脱口而出一句震惊全球的话。(网络图片)六四又快到了!27年前,一位外国摄影记者在天安门附近的北京饭店拍摄的一段坦克人录像和照片,成为六四民主运动的象征。录像中显示一个身穿白衬衫的中国年轻人在6月5日上午,...

长平:看见“看不见”,看不见“看见”
2025-05-25

我用这个绕口令似的标题,来描述中国媒体过去的三十年历程。它来自一个刚刚发生的事件: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的作品《看见》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被要求下架,随后在书籍和影视分享网站豆瓣上的页面被删除。一本十二年前出版的书,下架的理由是"因质量问题停止出版发行",要求...

苏晓康:八九年的一个错觉——李鹏政治智商析疑
2025-05-22

【作者脸书20250520按:“八九六四”临近了,学生和赵紫阳,都被一个丑类骗了,却似乎至今不愿谈他,被骗得最惨的是赵紫阳,他似乎没正眼看过这个总理,心里的蔑视是不消说的,然而正是这种对“傻B”的蔑视,造成正派君子的“政治幼稚”,而赵的失误,恰在于他被这个“傻B”离间了与邓小平的...

吴祚来:八九六四,没有胜利者——走进洛杉矶“六四纪念馆”的省思与感言
2025-05-22

吴祚来与王丹(中)、张伯笠(左)在六四纪念馆合影,王丹与张伯笠都因六四被中共通缉。(图:本文作者提供)三十六年前的那个夜晚,天安门广场上民主女神手中的火炬,未能照亮中国的前路;女神像被摧毁,一场以坦克与枪声收场的民主梦,破碎于血泊之中。如今,洛杉矶六四纪念馆重新开馆,透过展品、照...

艾晓明:迟到的纪念——怀念两位倒在坦克履带下的学生(图)
2025-05-18

艾晓明:迟到的纪念——怀念两位倒在坦克履带下的学生手机被停机,网络断线,今天才接上。迟到的纪念。1989年6月4日,我当时在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任教。两位同学王培文、董小军被坦克碾死,数位同学受伤。其中一位胳膊被碾断。在丁老师收集的名单中:王培文,男,遇难...

苏晓康:邓小平第一时间就要杀人(图)
2025-05-17

【按:鲍彤在临终前指出:六四屠杀,就是邓小平发动的一场推翻总书记赵紫阳的军事政变,这当然也是三十几年来,对六四屠杀最震撼、最新锐的定义。我认为,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这个定义是准确的,因为多年来,坊间一直有一个困惑在争论:面对天安门广场上手无寸铁的和平静坐的学生,有何必要动用坦克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