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唐朝

什么是不朽? 这就是 艺术上千古流芳 政治上官至宰相(图集)
2025-01-28

阎立本对此事非常重视,亲自负责审讯,发现这名年轻人虽然任职时间不长,但政绩突出,品德高尚,所犯之罪纯属诬告。为狄仁杰平反后,阎立本上奏朝廷,推荐将其提拔重用。正是有了阎立本慧眼识珠,狄仁杰逐渐在帝国官场崭露头角,后来成为挽救李唐王朝的中流砥柱。其他高官权贵早已化为一抔黄土,“宰相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却成为贞观、永徽盛世的象征,穿越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如大唐文化的脉搏,至今活跃地跳动着。大唐,有了阎立本这样的人,才真的了不起。

志为平民百姓歌的杜甫(图)
2025-01-24

读杜诗,多半是个严肃枯燥的活儿。因为他生活的特殊时代,因为他探讨的社会课题,需要你焚香净手,正襟危坐,摈弃私心杂念,全身心专注于诗歌的解读和思考。而若你读过许多杜诗,便真正能读出许多味道来。原来他的生活也曾色彩斑斓。诗中有绿意:邀一二良朋,涉绿水、抚翠竹,观夏木阴阴,青霄邈远。诗...

中国式面首的悲剧(图)
2025-01-03

南北朝的北朝,是个人种和文化混杂的时代,胡人汉化,汉人胡化,胡人改汉姓,习汉语固然是潮流,但汉人学鲜卑语,弹琵琶也很时髦。这点事,在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上有记载。隋唐两代君主,都是北周的贵族,到底身上胡人的血液多一点,还是汉人血液多一点,真的不好说。人种和文化的糅杂,别的不好说,...

一夜之间,天下大乱
2024-12-17

隋大业七年(611年),当穷兵黩武的隋炀帝杨广即将发兵征高句丽时,本是一介平民的王薄在山东举起了义旗。王薄自称知世郎,在长白山(在今山东章丘、邹平县境)号召农民起来反抗隋朝的繁重兵役,并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其中写道: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王薄起义...

唐朝之后 为何西安再也成不了首都?惊人原因浮现
2024-12-13

战乱只是导致西安无法作为国都的诱因,真正原因在于地球气候的变化。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唐诗每个人都知道。大家不知道的是,这里的荔枝可不是从广东那边送过来的,因为那时候的广东还是瘴气丛生的岭南之地,是未开发的流放之地。而且以荔枝难以保存的特性和当时的交通条件,广东荔枝送到长安,估计长的毛都二尺长了。据考证,当时的荔枝就生长在长安周边。

佞臣的市场(图)
2024-12-07

在后人眼里,恶贯满盈的李林甫,得到了善终。可是,他死后还没来得及下葬,就被杨国忠诬告,说他跟番将勾连谋逆,并诱使李家的族人出来作证,于是,李林甫遭到了死后的惩罚,被诏夺一切官爵,废为庶人,已经做好的华贵的棺材被废掉,换成庶人的小棺材。 李林甫也许想到了,他死后,杨国忠会整他,但却想不到,他临死前郑重托付后事的杨国忠,竟然用他的方式,毁了他和他的家族。恶人被用恶人的方式磨掉,正义即使得到体现,也是一个扭曲的结果。

大唐“开元盛世”的“穷”宰相(图)
2024-12-04

相者,原为辅助之义,后引申为辅助国君,管理国家政事者称为相。何谓贤相?或曰,在相位之治世名臣者;或据《荀子‧富国》云:若天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喂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中国数千年来,朝代更迭,贤相辈出。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年—公...

唐朝最悲惨和亲公主 婚后六个月被夫斩杀祭天
2024-11-22

历史教科书中,每每提到和亲公主,都是着眼于她们在民族融合、边疆稳定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比如著名的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亲自求娶,还为她建造布达拉宫,给我们一种印象:和亲远嫁虽然辛苦,但也是备受尊崇的。而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些和亲公主,存在感不高、少有人知,命运却极其悲惨。唐朝时就有两位和...

仅80字的千古名作:吾富有钱时(图)
2024-11-15

王梵志的诗作被埋没了千年之久,一直到敦煌写本的发现,他的诗才渐为人知。(图片来源:Adobe stock)王梵志,原名梵天,是初唐时期的白话诗人,有诗僧之称。由于两《唐书》(新、旧唐书)无传,《全唐诗》没有收入他一首诗,他的生卒年月皆无可考,以至于他的诗作被埋没了千年之久,一直到...

三教并立,神人辈出(图)
2024-11-02

唐朝有个唐武宗,在位时为了遏制佛教过度膨胀,推行灭佛政策,下诏把全国佛寺拆了。这可把天下僧尼急坏了。在江南,有座寺庙的和尚担心佛像被毁,于是想到一个法子,他们将大殿中的佛像抬下来,加上冠巾,送到附近的道观,请道士们保管。道士们二话不说,仗义相助,将佛像暂留寺中,对外宣称这是一尊老...

唐都长安中的留学生(组图)
2024-10-18

经过几个世界的发展沉淀,不同思想流派、地域和种族的文化在唐代融合,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海陆交通的开辟带来了大量外国使臣、商人和留学生,其中很多在唐都长安学习、居留。唐王朝是如何录取、管理留学生的呢?他们对传播中国文化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唐朝一代算命大师袁天罡,相术到底有多牛(图集)
2024-08-21

袁天罡,益州成都人,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道士。传说他善“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累验不爽。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 唐太宗在九成宫显德殿召见了袁天纲,对其术数之精奇深奥大为称赞,并问他:“古有君平(汉朝严君平,术数大师),今朕得卿,他与你相比怎么样?”袁天纲回答说:“严君平是生不逢时,臣要比他强得多!之后将袁天纲留居长安,以备垂询,袁天纲自此成为唐太宗的智囊。

郭子仪功高盖世 为何不招人嫉(图)
2024-08-01

郭子仪(图中坐着的长者)家中举办宴会,子孙齐聚一堂,好不热闹。朝鲜王朝(1392—1910)时代绘画,洛杉矶郡立美术馆藏。郭子仪(698年—781年)为大唐名将,历事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位皇帝,履仁蹈义,满腔肝胆为国尽忠。因其护国立下赫赫战功,唐肃宗...

唐朝的“宰相之职”多为三品,那一品、二品都是什么显赫的官职?(图集)
2024-07-11

唐朝一品、二品的职务多或为虚职,或不常设,常设的职事官在一品、二品是很难见得到的,即使如大历二年被提为正二品的中书令、侍中,他们虽在唐初为常设的职事官,但是到唐中期后,唐皇就以他们位高权重为由,不常置,唐晚期更是变成了藩镇武将的加衔,逐渐成虚职。如此,在一品、二品都是虚职,或是不常设的情况下,能到三品的官员就自然成为了朝堂上最为顶级的一批有实权的官员了。 而对于勋位、散官、爵位等,这些都只是荣誉称号,只象征地位,并没有明确的职掌。

安金藏剖心的一刀忠义震慑逆乱挽救了唐朝(图)
2024-06-13

忠义的光辉,穿破蔽日乌云。在唐中宗、睿宗之时,武则天夺嫡之谋得逞,肆行不义之威,大唐的国祚差点脉断武则天之手。然而就在睿宗被诬告谋反、命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一位忠臣义士舍命护主,忠义的魄力震慑奸逆,改变了逆乱之势。武则天为了帝位大开杀戒,李唐宗室和忠于李唐的朝臣几乎被她杀尽。公元6...

摄生高人孙思邈的神通与道行(图)
2024-06-01

宋代时传说苍生大医、修道高人孙思邈没有死,仍在峨眉山中。(示意图:大纪元)药王孙思邈淡泊名利,仙风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学识和道行高深,精识高道,深达摄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摄生之道,相传他活到141岁,外貌非常年轻,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闳、安期先生之类的神仙。孙...

唐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图)
2024-04-04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历二十一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唐王朝的前期,由唐太宗李世民直至玄宗开元年间国家一直处于大发展阶段,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空前繁荣,在此期间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