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外企

外企调整在华布局现隐性撤离 中国制造变印尼制造
2014-10-20

外资大规模撤离成为近期舆论焦点。一方面,在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国际资本调整布局;另一方面,中国加大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力促产业升级,且招商引资更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对在华外资正在去超国民待遇化,在华外资经营压力加大。对此,《经...

人工太贵伤不起 外企纷纷离大陆 组图
2014-10-11

中国经济正经历转型期,当地工资水平迅速增长。这对许多台湾公司来说成本已经过于昂贵,纷纷撤离大陆转移阵地,而欧洲企业可能也会步其后尘。 几十年以来,大量廉价劳动力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基石。外国企业趋之若鹜的争取在这个近14亿人口的国家建立厂房。而今,...

Adobe中国公司突然关闭 10月底遣散员工
2014-09-24

全球知名多媒体软件Adobe将关闭中国公司,约400名员工从10月底开始将陆续被遣散。据财新记者了解,Adobe今后在中国只保留销售部门,中国区的业务将移交Adobe印度公司。Adobe中国的公关公司明思力回应称,Adobe决定撤销并关闭在中国的研发分公司...

多家外企欲将区域总部迁出大陆 新加坡成热门目的地
2014-09-17

上个月,通用汽车国际业务部告别上海。世界上最大的油籽、玉米和小麦加工企业之一,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也将把亚太业务中心转移至新加坡。有西方公司掌门人表示,许多十年前奔赴上海设立亚洲总部的美国公司都感到后悔。网友评论:想当初你们个个都以为这里人傻钱多是块...

中共为何突然要对外企翻脸?和内斗有关?!(图)
2014-08-29

为什么中南海要自断财路、杀掉生蛋的母鸡呢?一种解释可以是:中共内斗的对立派别,在当时引进外资时,一定安插了自己的人手和保障了自己的利益。而在清理和打击这些派别时,对方在国企内部的人马可以直接处理,但对在外企内的敌人就很难下手。怎么办呢?通过所谓的“反垄断”来介入,可能就是一个巧妙的办法。

美媒:五年内外企将离开中国
2014-08-21

根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的8月19日的报导,由于中国的工资上涨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波士顿谘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认为,在五年内,在华的很多美国外企将会达到忍耐的临界点,把制造产业转向美国本土和墨西哥。中国货...

谢田:中共为何突然要对外企翻脸?
2014-08-17

微软公司(Joe Raedle/Getty Images) 最近外企在中国受到调查的很多,令海内外许多人士困惑不解。其中的原因何在?这些事件对中国经济的下一步影响如何?为什么中共当年拚命吸引外企、收买外企,现在又恐吓外企,似乎在向外驱赶外企?为什么中国...

外媒揣测 中国为何要“敲打”外企
2014-08-09

境外媒体称,中国政府以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开始对日本12家汽车相关企业展开调查。中国在信息技术、食品等领域,也针对海外大企业相继曝光。此举具有旨在保护国内产业的「敲打」外资企业意味。据参考消息援引《日本经济新闻》8月7日报道称,中国「敲打」外资企业的原因...

英媒:中共反垄断是保护主义的开端?图
2014-08-08

外国汽车企业在中国的收入占本身营收份额很高。 中国近期不断对大型外资进行反垄断调查。中国国家发改委调查的对象从药业、乳业、科技一直到汽车业。 发改委周三通报,奥迪、克莱斯勒两家车企确实存在垄断行为,近期将会受到相应处罚。12家日本汽车企业也因价格垄断将...

奔驰遭查:“中国发出的第一个信号” 组图
2014-08-06

有消息称,中国发改委反垄断调查小组周一突击查访了位于上海沪靑平公路989号的奔驰办事处。德国汽车专家认为,这应该被看作是中国政府发出的变线信号。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上海财经新媒体"界面"记者报道,8月4日"9名中国发改委工作人员没有预约……设法进入办...

北京催促奥迪和同伙降价 图
2014-07-31

据德国《商报》报道,中共发改委批评德国和外国汽车价格太高,并要求外国生产商降低高级轿车的修理费和备件价格。奥迪已做出积极响应,预告将会在中国降低备件价格。

美制造商 弃中国大陆转而进军墨西哥 图
2014-06-02

鉴于中国的工资节节升高,美国制造商已不再一窝风抢进中国设厂,转而进军墨西哥。经济学者说,美国制造商对墨西哥已表现出1990年代初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实施以来未有的热情。 一些在中国设厂的美国制造公司逐渐转移阵地,将生产线移到墨西哥。图为墨西哥的克莱斯勒工...

德媒:世界从热衷与“北京屠夫”做生意到起变化
2014-06-01

周六的《南德意志报》经济版的一篇文章称,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后,欧盟企业对其在华前景不再乐观。“欧洲企业的'中国热'开始降温。工资的上涨、增长的放缓和对中共法治信心的缺乏,这都压抑了企业主们的情绪--这是欧盟商会周四在北京公布的一项调查的结果。商会会长伍德克(Jörg Wuttke)说,中国的经济疲软导致了重新洗牌。” 文章写道,尽管北京政府承诺改革--更多市场经济和自由化,然而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似乎仍然有所动摇。只有略高于五成的受访公司认为会发生真正显著的改变。47%认为改革的承诺明显无法实现。

欧盟商会主席:“中国大行情已经结束” 组图
2014-05-31

在中国打拼的欧洲企业中弥漫着一股悲观情绪。经济景气下滑,商业环境恶化,而且在短期内没有改观的迹象。中国欧盟商会周四(5月29日)公布了年度商业信心报告。一年前,欧洲在华企业的情绪就不太高涨,而现在的情况则更加糟糕。当时,在中国欧盟商会对成员企业进行的年度调...

路透社:欧洲在华公司哀叹黄金时代已结束
2014-05-29

中国欧盟商会周四说,在华外国公司面临一个“发人深省”的商业环境,对于盈利薄弱的担忧以及中共政府对国内竞争者的支持令一半欧洲公司哀叹,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市场准入制度和监管障碍 路透社5月29日报导说,中国欧盟商会在有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商业环境的报告中说...

依赖中国:德国车商的隐痛 组图
2014-04-18

德国车商过去的几年在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也让他们对中国市场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分析人士担心,目前的这种发展状况是否正常?与此相对照的是,中国车商正不断失去市场。 四月,是世界上最大汽车市场举办最重量级车展的时候。2014年北京国际汽车展预计将迎来8...

英方便面厂从中国迁回 许多英商将海外生产线迁回
2014-04-08

近期有许多英国商家将海外生产线迁回英国,不少商家表示做出这样的商业决策是因为远东的工资上涨以及运输成本大幅增加,此外海外生产线制造的产品品质问题也是主要决策因素。约克夏邮报星期一的报道也指出,思明顿重回英国生产面条的因素,除了在确保大幅缩短生产供应链,也包括要确保生产的品质。这个面条工厂从中国生产重回英国生产的搬迁决策,在英国的约克夏郡制造了数十个新的就业机会,思明顿也投入250万英镑到新工厂的运作中。

《经济学人》:外企的“中国梦”正在渐渐变成噩梦(图)
2014-01-26

外企的“中国梦”正在渐渐变成噩梦 已故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罗伯特-戈伊苏埃塔曾说,1981年4月15日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子之一”。那一天,该公司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家可乐瓶装工厂。 这个观点有些夸张但绝非无稽之谈。文化大革命摧毁了中国的经济,那时中国人的...

卡梅伦:1/3美国公司考虑把生产从中国移回本国
2014-01-25

2014冬季达沃斯论坛于22日至25日在瑞士举行。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在做特别演讲时表示,在美国主要的普查发现差不多有1/3的公司在积极的考虑把他们的生产从中国移回美国。大卫-卡梅伦说,最近对中小企业的一次普查发现,10%的公司已经把他们过去外包海外的生产...

外企撤退发出中国市场恶化信号 组图
2014-01-21

继露华浓宣布退出中国之后,欧莱雅也正将旗下的卡尼尔品牌撤出中国市场。一直以来,外国企业都被中国大众消费市场的广阔前景吸引,如今他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市场的价值。 外资消费品公司撤出中国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大众消费市场并没有看上去那么诱人。继美国化妆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