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抗战

谌旭彬:影响近代中国最深的三大谣言 组图
2016-08-05

例一:形容政改的“Sick Man”,曲解成嘲讽体质的“东亚病夫” 近日,原新华社记者李竹润出面澄清称,国内流传多年、影响甚广的谣言“西点军校学员学雷锋”,是他在1981年一时不察,以笔名“黎信”引入的一则西方“愚人节新闻”。揆诸历史,此类有意、无意酿...

最善战的粟裕大将抗日:歼日军三百 杀国军万人 图
2016-08-02

昨天「八一建军节」,北京重申中共是抗日战争中流砥柱。不过公认最善战的粟裕大将杀日寇并不算多,官方记录总共歼灭日军不过三几百人。 公认最善战的粟裕大将杀日寇并不算多,官方记录总共歼灭日军不过三几百人 据新四军主要战绩官方统计:毙伤俘虏日军118,477人...

大陆游客台北忠烈祠寻父 感动海内外华人 图
2016-06-27

(非本文当事人)图为忠烈祠接待官王惠民(左一)拥抱老兵伯伯。报系资料照/记者陈言乔摄影 分享 大陆多个社群主流网站包括天涯、凯迪及微信朋友圈最近转载一篇大陆游客到台北忠烈祠的见闻,他以一个大陆人的身分描述忠烈祠军官接待老爷爷来找寻他阵亡父亲的过程,震撼...

抗战名将王缵绪长孙痛责马英九公开信(图)
2016-05-21

“马先生在执政期间,不但无视大陆被害的国民党将士英灵,更不顾及忠义之士的命运,这种作法自然会让众多国军后人为之心寒,以至众叛亲离受到民众的倒戈相向,最终不得不把您请下台去!这在国民党百年历史的史册上,注下一笔,以警后人!” 2015年8月20日,马英九...

陈诚回忆失去东北对中日国力影响有多大 图
2016-05-15

陈诚所著,东方出版社出版的《陈诚回忆录》记载:日本本身资源实甚贫乏,但自侵占我东北后,情势为之一变。东北煤、铁产量极富。煤藏虽不甚厚,但采煤事业极为发达,如抚顺年产煤七百万吨,本溪湖年产煤六十万吨,两处产量已可占全国产煤之首席。至于铁则产量与储量均为全国...

大陆首展宋美龄照片 官方罕见褒扬其抗战"卓越贡献" 图
2016-04-29

4月28日,上海首次大量展出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历史照片,中共官方罕见正面评价宋美龄为抗战“做出卓越的贡献”。 4月28日,“她们.风华绝代”宋家姐妹特展在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举办。 中共党媒报导称,这是该特展的中国巡展首站。台湾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宋美龄孙媳...

唯一死在抗战中的中共将军左权,几乎是自杀 图
2016-04-25

从左权的故意求死看,他严格意义上算不上是为抗日而死,更不是为国牺牲,更与200多位战死在抗日沙场上的国民党将军,不可同日而语。只是不知在他求死的那一刻,是否后悔当初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微揭秘】惊呆 抗战时期中国教育如此伟大 组图
2016-03-22

毕唐书:【抗战时期一项伟大的教育决策】据侯杨方先生介绍,抗战期间,由中学到大学毕业,完全依赖国家贷金或公费的学生,共达128000余人,这其中就包括了“两弹一星”元勋钱骥、姚桐斌、邓稼先、程开甲、屠守锷、陈芳允、任新民、朱光亚、王希季等9人,还有李政道...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真相
2016-03-16

作为一个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日本投降书,不知是该感到庆贺还是该感到悲哀;作为一个中国人,第一次知道国军在抗战中是如此英勇无畏,不知是该感到自豪,还是该感到羞辱;大陆人曾经那么恨的国民党反动派,曾经那么恨的张灵甫原来都是抗战英雄……历史如此不堪入目:我们却依...

【微揭秘】十四年抗战 为何蒋介石没有全面展开?组图
2016-03-06

1、最重要的是中日实力悬殊,中国硬打亡的会更快,2、当时是中国经济处于黄金期,为争取更多发展空间,3、新疆在苏联的支持下建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一旦爆发全面抗战,中日冲突扩大,苏联反而会渔翁得利,新疆会与外蒙一样丢掉,4、红军是中国人,本应听命于中国,却听命于苏联,为防止红军赤化中国,先剿后战。

触目惊心的中国“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图
2016-02-12

双方数千人曾经在这里展开了三个小时的白刃肉搏,这是整个抗战期间规模最大的白刃战。日军历来是以擅长白刃战而闻名,但在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空前惨烈的肉搏战中,国军11师官兵却硬是凭着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赢得了胜利。双方遗留的尸体在战场上层层叠叠,触目惊心。 金门...

将军披露台湾秘密档案 曝8年抗战惊人史实(视频/图)
2015-12-12

乔金鸥将军有机会接触和利用大量台湾秘密档案进行研究,揭露中共在抗战中通过统战、谍报及掠夺敌后资源等方法扩张其实力,最终打败国军的历史事实。

国军抗战最悲惨战役 揭秘毛致电彭曝中共不抗日 图
2015-11-03

很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的顾虑其实和在中条山战 役配合国民党作战问题的顾虑是一样的。那就是,对八路军现状的担心。这时,中共中央“敌后抗战的总方针”业已确定,那就是“熬时间,储力量”。在武器装备等技术条件没有改变之前,尽量不用积极的军事行动刺激敌人。

美学者郭岱君:日本最后投降不是因为两原子弹 组图
2015-10-27

美国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院研究员郭岱君25日在纽约演讲“不容青史尽成灰:重探抗战史”,她强调说,“有人讲日本最后投降是因为两颗原子弹,我们的答案是‘不是’。”郭岱君表示,蒋介石所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抗战的中流砥柱地位毋庸置疑,蒋的日记显示对大战略的坚持与贯彻...

蒋介石一生中不能抹杀的四大功绩(图)
2015-09-20

中华民国陆军特级上将蒋介石 蒋介石一生有四大功绩不可抹杀:统一中国、坚持抗日、土地改革、反对台独。 1,形式上统一了中国。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归附于国民政府的领导,中国从形式上走向了统一(台湾等岛屿除外)。 2,坚持抗日不动摇,并最终赢得了...

皖南事变前 新四军歼灭国军12个团 将黄桥送日军
2015-09-20

1940年5月8日,陈毅向中央报告:“解决苏北问题,应先向省韩(指韩德勤)下手。”1940年7月,粟裕指挥新四军出其不意的渡过长江,一举消灭了黄桥的国军12个团。1941年1月,新四军撤出黄桥,日军随后占领黄桥。黄桥战役是新四军在抗战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国学者茅于轼加入抗战历史论战引热议 组图
2015-09-10

中国二战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尾声之际,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微博上发帖质疑中共对抗战的领导地位,引起网民热议。 86岁的茅于轼连发三条微博谈论其对抗战纪念与阅兵的看法,当中批评了年轻人不了解历史,至今合共吸引超过1.5万人次转发,网民留言1...

VOA抗战纪录片:穿越1945(视频)
2015-09-10

编者按: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美国之音制作纪录片《穿越1945》,带观众回顾八年抗战的关键战役,探索抗战历史的真相,并且藉由历史人物之间的纠葛,剖析美中两国在二战期间的盟友关系及其如何影响今日的美中台关系。纪录片带观众走进台北的中正纪念堂和北京...

傅桓:大陆阅兵的阐释及其分裂 图
2015-09-09

因为持有解构阅兵的理论常识,也形成了对阅兵的反感乃至于憎恶的情绪,这与拥戴阅兵、高唱祖国颂歌的人形成了对冲。而在这两种阵型的对垒中,反而是那些以为能置身之外的人卷入其间。对范玮琪等台湾艺人的咒骂,就是第三条道路及娱乐思路被政治斩断的表现。

百团大战歼敌人数考 中共和日本差百倍!!!
2015-09-07

对百团大战各种歼敌数据的分析比较从主流数据毙伤日军20645人,到10645人,再到不知具体出处的5800人……究竟哪个数据更接近百团大战的真实歼敌数 据?最主流数据:毙伤日军20645人,俘虏伪军18407人,消灭敌伪据点2993个目前大陆学界对百团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