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慈禧发动戊戌政变,起初仅是听闻对自己不利的一些传言。打算收回给光绪的权力,并逮捕康有为等人,涉及面并不那么广,可能根本不会杀人。谭嗣同等人第二天还照常去军机处上班。但袁世凯听说政变发动,为求自保也好,出卖维新派求荣也罢,将谭嗣同面授的“围园杀后”计划和盘托出。直接导致慈禧大怒,逮捕了以谭嗣同等军机四章京,戊戌六君子血流刑场。慈禧彻底的当了一次逆历史潮流的大反动派,将“反动派”的烙印彻底印在了自己身上。
谭嗣同用他的生命,激起了更多有志之士对未来的思考,正如他所说,自古以来,想要改革总会流血,他用自己的鲜血给后人做了一个示范,也用自己的鲜血打开了那扇改革之门,谭嗣同虽然去世了,可更多的有志之士投入到改革中,守旧派慈禧等人最终还是无法阻挡时代前进的步伐,消失在了历史之中,而谭嗣同这样的人和牺牲精神,却永垂不朽!
在北大的历史上,大家熟知的校长严复、蔡元培、蒋梦麟、胡适、马寅初、丁石孙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许景澄的名字与他们相比,显得并不响亮。但,他却是唯一一个,因说了真话,被砍头的校长。 但在那个时代,说假话,说大话才是主子眼里的爱国,说真话说实话,上上下下都骂你是卖国。 坚持独立思考,坚持自由意志。而不是委身于权力,在大浪中随波逐流,无底线迎合权力,而致使国家和人民蒙受灾难。 这不但应该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所在,更是一所大学的思想灵魂所在。
福报应之说,然天下奇事多矣。 据说光绪戊戌年,赵舒翘为刑部尚书,维新案发后六君子被捕,慈禧太后怒命刑部严究其事。 身为刑部尚书的赵舒翘竟然向慈禧太后奏曰:“此等乱臣贼子,杀无赦,何必问供。” 慈禧太后在震怒之下,点头默许。 赵舒翘有个门生,任提牢厅。他与杨锐、刘光第是同乡。知其冤,求赵舒翘按律审讯,以免造成冤案。 数日后,赵舒翘的这个门生听闻六人将被处决,大骇。即叩见赵舒翘,力陈杨、刘此案定有冤情,请老师分别审讯,明辨是非,以免误杀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