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美中关系

习近平讲话拜登专注倾听不时低头记录?(图)
2022-11-25

G20峰会结束好几天了,官媒还在回顾习近平出席峰会的“高光时刻”,机会难得,‘人民日报’还有点沉醉在习拜会的“花絮”中。

白宫:拜习会 并不意味着美中关系缓和(图)
2022-11-24

11月22日,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John Kirby)表示,拜习会并不意味重置美中关系。图为2022年8月4日,柯比在白宫的新闻会上讲话。(SAUL LOEB/AFP)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John Kirby)周二(11月22日)...

习近平欲摆脱美中脱钩梦魇 可能正在考虑这政策(图)
2022-11-22

拜登和习近平在G20峰会期间会谈了三小时,确实有助于缓和双方紧张关系,正式结束之前的公开对抗,双方同意高层官员跟进访问和会谈,也有助关系进一步缓和。但是在外交关系开启缓和之路以外,双方的经济关系,却仍然继续恶化,向脱钩的方向发展。中共可能正在考虑放宽清零政策的措施,但如果寄望这波经济刺激能够扭转根深柢固的脱钩梦魇,成功机会可能不大。

中美继续扩大缓解:魏凤和称愿见奥斯汀
2022-11-21

中国周日表示,对将在柬埔寨举行的地区安全论坛防长扩大会议期间与美国国防部长会面持开放态度,这是本月中两国最高领导人早些时候会面后两国关系解冻的又一迹象。据路透社今天报道称,中国表示愿意与美国国防部长会面。中共国防部长魏凤和和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劳埃德此前分别证实,他们将出席与东南亚...

美中紧张,北京一行为更加露骨
2022-11-20

韩国舆论最近对中共在朝核问题上的态度极为不满。《朝鲜日报》发表社论说,两人的会谈只进行了25分钟就结束了。这个时间并不足以就朝核等三年来积攒的主要待解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朝鲜仅今年就违反了数十次安理会制裁,如今甚至祭出第七次核试验这张牌,就是笃定中国会袒护自己。这篇以中文发表的社论抨击中国“露骨地包庇朝鲜”

习拜会后中美也难顺风顺水 未来过招仍将激烈
2022-11-19

本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相继在印尼和泰国举行。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连续出席相关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同时还与多国政要举行了密集的双边会晤。内地学者表示,各方的诚恳交流有利于相互理解、推动合作,给全球发展与稳定注入信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拜习会后 美中关系走向何方?(图)
2022-11-18

备受舆论瞩目的拜习会落幕之后,美国总统拜登曾公开表示,外界不必担心美中出现新冷战。中共官方则呼吁两国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不过,有美国学者警告说,中共早已对美发动冷战,美国及盟友必须就此做好充分准备。

主宰地球展开角力?拜习会体现了一个欧洲忽视的事实(图)
2022-11-17

柏林出版的《世界报》以"新冷战对手的首次会晤"为题,刊发了由该报出版人StefanAust撰写的社论。文章指出,中美峰会体现了一个欧洲人往往忽视的事实:主宰地球事务的就是中美两强,俄罗斯早已没有什么话语权。 阻止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崛起,并提升美国本土产品的地位,这是民主共和两党为数不多的共同点之一。巴厘岛上的首脑峰会很快就会在华盛顿和北京被淡忘,但双方都不会忘记就主宰地球展开角力。

中美关系长期难有交集,但会因这事引发冲突
2022-11-17

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峰会场边举行首度面对面会谈,连日来引发各方解读,曾任澳洲总理、现为美国智库亚洲协会会长的陆克文15日表示,拜习会显示双方致力管控战略竞争,防止关系破底,但两国长远来看难有交集,仍朝因台湾议题而冲突的方向前进。根据中央社报道,陆克文(Kevi...

拜习会,美中两大强权的矛盾暂停不等于缓和(图)
2022-11-17

暂停不等于缓和,因为美中两大强权的矛盾是结构性的和本质上不可调和的。习近平在台湾问题上重申中方立场,从事后中方公布的公告看,甚至“维持现状”的概念也从北京的官方语言中消失,我们读到的是“台湾问题构成中美关系的第一道红线”,“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